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中國空間站將開展地外生態係統模擬實驗

發布時間:2024-01-18 14:17: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搭載的科學實驗載荷中,有一種叫厭氧古菌,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也是地球大氣甲烷的主要貢獻者,廣泛分布於(yu) 深海、水稻田、反芻動物的胃等厭氧環境中。

  厭氧古菌隨天舟七號貨運飛船被送入中國空間站,以驗證它們(men) 在模擬火星的環境中以及宇宙輻射的極端環境下是否能夠生存,幫助人類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這一重大謎題。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東(dong) 秀珠:為(wei) 什麽(me) 拿這個(ge) 菌做(實驗)呢?這類的菌,它吃的東(dong) 西特別簡單,咱們(men) 人要吃澱粉、吃肉,它就一個(ge) 氫氣、二氧化碳就能活,然後就變成甲烷了。

  

  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教授 劉竹:我們(men) 把這個(ge) 厭氧的古菌選定,然後把這個(ge) 微生物放到這個(ge) 裝置上,把它上行到(中國)空間站的平台上。然後利用這個(ge) 空間站平台的這種暴露在宇宙輻射條件,加上它微重力的環境,加上它的一些其他的一些比如說像溫度,這樣一些比較極端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來看一下,來測試一下,看看地球上早期的這個(ge) 生命能不能在它這個(ge) 環境下存活。

  

  據了解,美國航空航天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自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已經多次探測到不明原因的甲烷信號,科學家推測這些甲烷有可能是外星生物代謝的產(chan) 物,而產(chan) 甲烷菌被科學家們(men) 認為(wei) 是火星或土衛二上最有可能存在的潛在生命形式之一。那麽(me) ,如何探明產(chan) 甲烷菌是否存在呢?科學家曾設想,在火星等行星上開展地外生命信號的原位探測,但這一舉(ju) 動所需時間和經濟成本都十分高昂。另一方麵,使用現有同位素儀(yi) 器等設備的話,以目前人類的技術來說,探測精度不足以支撐原位探測中實現對甲烷信號的生物來源的鑒別。這兩(liang) 種方法隻能放棄,那有沒有其他方法呢?

  

  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教授 劉竹:我們(men) 這個(ge) 實驗就為(wei) 了從(cong) 一種反向驗證的角度來驗證一下。如果它(產(chan) 甲烷菌)能在這個(ge) 環境下存活,並且能夠比如說能產(chan) 生甲烷,能夠很好地生長,那麽(me) 就能論證實質上地球上的原始的生命實際上是可以在地外的環境裏麵生存的,甚至是生長的。那麽(me) 它也就可以給我們(men) 一個(ge) 很大的啟示,火星上發現的甲烷有可能是生命來源的話,那麽(me) 這個(ge) 生命有可能跟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同源性的。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