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研人員完成高精度土耳其地震後地表破裂記錄
中新社武漢1月19日電(馬芙蓉 王俊芳 焦思勤)中國、美國、土耳其等國科研人員聯合完成高精度的土耳其地震後地表破裂記錄,發現地震中地表最大位移不一定出現在震中位置。相關(guan) 研究成果於(yu) 北京時間1月19日發表在《Science》上。
論文第一作者為(wei)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博士生孟建南、湖北巴東(dong) 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教授蒂姆·科斯基(TimothyKusky),共同通訊作者為(wei) 蒂姆·科斯基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專(zhuan) 家沃爾特·穆尼(WalterMooney)。
當地時間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生強烈地震。震後第十天,孟建南抵達震區,與(yu) 土耳其中東(dong) 技術大學專(zhuan) 家共同開展震後地質調查。
在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現場考察中,孟建南等人對該次地震造成死海斷層、東(dong) 安納托利亞(ya) 斷層的地表位移進行係統測量,並選取代表性區域,對地震導致的地表破裂進行厘米級數字填圖,完成高精度的震後地表記錄。
據研究發現,整個(ge) 地震區域實測地表位移最大值為(wei) 6.7米,位於(yu) 死海斷層納爾勒段和東(dong) 安納托利亞(ya) 斷層交匯處。該位置距離震中47.5千米,而震中位置未見顯著的地表破裂,這與(yu) 此前普遍認為(wei) 的“震中為(wei) 地表破壞最大位置”的觀點不同。
團隊進一步揭示破裂過程和變形特征在震區斷層係統間的傳(chuan) 遞機製,即地表最大位移恰好位於(yu) 斷層交匯位置,破裂通過交匯處沿東(dong) 安納托利亞(ya) 斷層繼續傳(chuan) 播,誘發新的大規模地震活動,這又對傳(chuan) 統觀點“斷層的交匯處通常會(hui) 限製破裂的傳(chuan) 遞”提出挑戰。
孟建南表示,此次研究成果記錄了震後地表的破裂特征,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斷裂係統中的傳(chuan) 播規律,揭示多個(ge) 轉換型板塊邊界對板塊運移的響應和形成災難型地震事件的具體(ti) 過程,為(wei) 進一步研究地震事件對人類社會(hui) 的直接影響提供了重要參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