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點評類APP評分失真 江蘇省消保委提醒:刷虛高評價被法律禁止

發布時間:2024-01-19 14:38:00來源: 揚子晚報

  “3.5分餐廳”爆火折射點評類APP評分失真

  省消保委提醒:刷虛高評價(jia) 被法律禁止

  不久前,“好館子評分3.8到4之間”引起熱議;“評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年輕人報複性擠爆3.5分餐廳”登上熱搜。1月18日,江蘇省消保委分析,高分餐廳“不香”“3.5分餐廳”爆火,折射出現代人消費觀念的轉變,反映了點評類APP分數失真的情況。

  現代人消費觀念的轉變

  近年來,在選擇商家之前,打開點評類APP進行一番查分挑選,成為(wei) 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標準流程”甚至“肌肉記憶”,餐廳的網絡評分越來越影響到消費者的就餐選擇。但有消費者反映,“經常會(hui) 碰到評分挺高,但東(dong) 西一般的情況。”也有消費者稱,“有的老板不會(hui) 特別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分高低,特別是小館子或是做了很多年的,靠的是口口相傳(chuan) ,不是網絡評分。”有消費者對此頗有共鳴,稱“不是高分餐廳吃不起,而是3.5分更有性價(jia) 比。”

  江蘇省消保委分析,“3.5分餐廳”爆火折射的是現代人消費觀念的轉變,也反映了點評類APP分數失真的情況。

  除了一些餐廳確實是因菜品、環境和服務水平等不盡如人意,導致評價(jia) 較低以外,還有一些商家有固定客群,銷售渠道穩定,不依賴線上引流招徠消費者,特別是一些主要麵向中老年客群的餐廳,由於(yu) 顧客群體(ti) 的特殊性,也很難在點評類APP上取得有效評分;一些商家菜品口味不錯,但店內(nei) 裝修、服務沒有亮點,也會(hui) 導致評分不夠高……再加之,一些商家願意用“好評返現”和“好評送菜”的方式吸引顧客刷五星好評,那些“低調”的餐廳更加難以望其項背。

  評分不應演變為(wei) 商家牟利工具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wei) ,設置評分係統的初衷是為(wei) 了幫助消費者識別餐廳的質量,便利消費者作出就餐選擇,推動不同餐廳之間健康、公平競爭(zheng) ,不應演變為(wei) 商家牟利的工具。

  部分商家以為(wei) ,在顧客流量與(yu) 線上評分深度綁定的情況下,“刷評分”或許才是更具性價(jia) 比的選擇。於(yu) 是不想著以美味征服食客,而是想方設法刷出虛高評價(jia) 。殊不知這是被法律禁止的行為(wei) 。《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jia) 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e) 宣傳(chuan) ,欺騙、誤導消費者。”

  省消保委建議:商家自身應積極提升產(chan) 品品質以適應市場需求。把注意力多放在雕琢菜品、提升口味的本職工作上,不斷增強“好吃”和“衛生”這兩(liang) 個(ge) 核心競爭(zheng) 力,真正贏得好評。

  點評平台應進一步完善評價(jia) 機製和展示機製。如開通用戶舉(ju) 報通道,堵住“刷好評”的漏洞,讓評價(jia) 機製回歸真實;完善“唯分數”的規則,建立更多元的展示機製,避免“明珠蒙塵”。同時,相關(guan) 部門也要加強監管。

  通訊員 阿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