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等部門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
生態環境部近日與(yu) 有關(guan) 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提高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水平,補齊農(nong) 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快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
《指導意見》就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成效評判提出了基本標準,即基本看不到汙水橫流,公共空間基本沒有生活汙水亂(luan) 倒亂(luan) 排現象;基本聞不到臭味,公共空間或房前屋後基本沒有黑臭水體(ti) 、臭水溝、臭水坑等;基本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為(wei) 多數村民群眾(zhong) 認可。
《指導意見》明確,要優(you) 先采取資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對距離城鎮較近且具備條件的村莊,可采取納入城鎮汙水管網的治理模式,對人口集中或者相對集中的村莊,因地製宜采取相對集中式或者集中式處理模式。
對於(yu) 一些地區農(nong) 村改廁與(yu) 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未有效銜接的問題,鼓勵推廣有利於(yu) 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對確有必要建設相對集中式或集中式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村莊,統籌考慮廁所糞汙治理。
對於(yu) 有關(guan) 的治理資金,《指導意見》明確建立地方為(wei) 主、中央補助、社會(hui) 參與(yu) 的資金籌措機製。
(總台央視記者 蔣曉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