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多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你的工資不能低於這個數

發布時間:2024-01-23 14:47:00來源: 國是直通車

  文/汪俐辰

  近日,人社部官網發布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4年1月1日)。上海、江蘇、浙江、北京月最低工資標準全國居前。江蘇、浙江、遼寧等多個(ge) 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多地最低工資在2000元及以上

  按照《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非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

  從(cong) 月最低工資標準來看,上海以2690元位居全國首位。從(cong)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看,北京以26.4元排名第一。

  此外,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nei) 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

圖源:人社部官網

  

  圖源:人社部官網

  國是直通車梳理發現,此次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1日),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地區有18個(ge) ,分別是北京(2420元)、天津(2320元)、河北(2200元)、上海(2690元)、江蘇(2490元)、浙江(2490元)、安徽(2060元)、福建(2030元)、山東(dong) (2200元)、河南(2100元)、湖北(2010元)、廣東(dong) (2300元,其中深圳2360元),海南(2010元)、重慶(2100元)、四川(2100元)、西藏(2100元)、陝西(2160元)、甘肅(2020元)。

  從(cong)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截至2024年1月1日)來看,第一檔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在20元及以上地區有20個(ge) ,京津兩(liang) 地全國領先。

  多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

  2024年以來,江蘇、浙江、遼寧等多個(ge) 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1月15日,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發布《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關(guan) 於(yu) 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cong) 2024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

  《通知》明確,月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2490元;二類地區2260元;三類地區2010元。非全日製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地區24元;二類地區22元;三類地區20元。企業(ye) 支付給頂崗實習(xi) 學生的實習(xi) 報酬和勤工助學學生的勞動報酬按照小時計酬,並不得低於(yu) 當地非全日製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同日,浙江省人社廳發布《浙江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從(cong) 2024年1月1日起,全省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wei) 2490元、2260元、2010元三檔,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wei) 24元、22元、20元三檔。

  此外,遼寧、河南等地近期也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

  《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關(guan) 於(yu) 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明確,2024年5月1日起,月最低工資標準一檔為(wei) 2100元,二檔為(wei) 1900元,三檔為(wei) 17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一檔為(wei) 21元,二檔為(wei) 19元,三檔為(wei) 17元。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調整河南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決(jue) 定自2024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一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21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20.6元;二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9.6元;三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18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7.6元。

  工資未達到標準如何維權?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低於(yu)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不支付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依法責令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加付賠償(chang) 金。

  用人單位違反最低工資標準規定的,勞動者有權投訴舉(ju) 報,也可以依法申請勞動爭(zheng) 議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常莎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指出,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低於(yu) 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者有權要求補足差額,申請支付賠償(chang) 金;勞動者以此為(wei) 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一年一個(ge) 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chang) 。

  如果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工資低於(yu)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可通過以下方式維護合法權益:

  一是向“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熱線投訴;

  二是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三是向當地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