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糧食春運”的守護人
央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記者陶澤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係列報道“新春走基層”,總台記者將分赴全國各地,深入基層一線,觀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澎湃動力,記錄勞動者的奮鬥堅守,展示百姓喜迎新春的暖人故事。本期推出《“糧食春運”的守護人》。
嚴(yan) 冬臘月,渤海灣畔的遼寧營口港寒風呼嘯。清晨,一列滿載3300多噸玉米的貨運列車,緩緩停靠在營口港鐵路卸貨區。像往常一樣,營口港糧食分公司生產(chan) 部負責人李宇翔與(yu) 同事早早來到這裏,等待卸貨。
李宇翔24歲來到營口港,從(cong) 一名普通理貨員成長為(wei) 生產(chan) 負責人,從(cong) 沒離開過港口生產(chan) 一線。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李宇翔早已習(xi) 慣了這種忙碌的狀態。卸完貨顧不上休息,他趕往港口進行巡查。
李宇翔:了解現場的作業(ye) 情況,調度的生產(chan) 組織,裝卸車、裝卸船。
在去往港口的路上,一個(ge) 電話讓他眉頭皺緊,裝卸線的傳(chuan) 送設備出現了故障。
李宇翔:最近這段時間,船比較多,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千萬(wan) 別有大問題。
隨著一座座高聳的糧食筒倉(cang) 越來越近,李宇翔擔憂的神情愈發凝重。
李宇翔:怎麽(me) 了,嚴(yan) 重嗎?
操作員:還行,皮帶有點跑偏,磨兩(liang) 側(ce) 。
經過了半個(ge) 多小時的維修和調試,傳(chuan) 送設備重新運轉起來。看到現場恢複正常,李宇翔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了下來。他仔細檢查了一遍全部設備的運行後,又趕往下一站。
不知不覺間,港口的燈火亮起來。夜幕中,一艘貨輪正向燈火通明的營口港駛來。李宇翔的夜班工作也開始了。在營口港工作了22年,李宇翔已經連續21年沒有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了。
李宇翔:全體(ti) 港口人都挺辛苦,都不容易,撇小家,為(wei) 大家,為(wei) 港口運輸,我們(men) 覺得都挺值得的。
夜色闌珊,路旁的彩燈不停閃爍,遠郊傳(chuan) 來陣陣鞭炮聲,小城的年味越來越濃了。再過十幾天的龍年春節,將會(hui) 是這位海港守護人在崗位上度過的第22個(ge) 除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