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經濟隨筆:中國春節,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意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新華社經濟隨筆:中國春節,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暖意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潘潔、王悅陽
春節,是中國老百姓最隆重的節日,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扇重要窗口。
今年,積澱數千年曆史的中國春節,被列入聯合國假日。神州大地煙火氣升騰,“百花齊放”爭(zheng) 春忙,也為(wei) 當前複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注入了暖意。
這份暖意,來自於(yu) 中國大市場所具有的吸引力。
看車站、機場熙熙攘攘,“人潮”帶動“人氣”,匯成一幅流動中國的長卷;看酒店餐館熱鬧繁忙,門口排起長龍,包間“一桌難求”;看文旅市場活力升溫,熱門景區、博物館一票難求,影院劇場座無虛席。
龍年春節假期,春節檔電影票房首次突破80億(yi) 元,快遞業(ye) 日均投遞量比2023年春節假期增長82.1%,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次同比增長34.3%,多項指標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德國《法蘭(lan) 克福評論報》指出,春節期間人們(men) 外出聚餐、購物、旅行的意願大幅提升,假日消費需求充分釋放。
春節消費熱潮不僅(jin) 席卷中國,更席卷全球。可口可樂(le) 在越南發布帶有金龍標誌的龍年特別版,亞(ya) 馬遜等跨境電商上架了紅包、窗花等各類龍元素的春節裝飾,期待捕捉春節帶來的新商機。
市場是當今世界的稀缺資源。14億(yi) 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新的一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誠邀各國共赴美好風景。
共尋“詩和遠方”,中國遊客的“重返”有力提振了世界旅遊業(ye) 發展信心。繼去年11月份同馬來西亞(ya) 宣布簽證便利政策後,中國今年1月份又同新加坡、泰國相繼簽署互免簽證協定,中國出境遊目的地更加多元。春節假期,全國口岸日均通關(guan) 人數達到169萬(wan) 人次,較2023年春節同期增長2.8倍,恢複至2019年春節同期的近九成。泰中旅遊總商會(hui) 副理事長吳明揚說,中泰實行互免簽證為(wei) 泰國旅遊業(ye) 的複蘇注入強大動力。
共享中國消費大市場“蛋糕”,中國有意願,更有作為(wei)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援引摩根大通策略師分析稱,中國“不可投資”的觀點大錯特錯,投資者在中國仍有機會(hui) 。
這份暖意,來自於(yu) 人文與(yu) 經濟交融共生的發展之道。
從(cong) “龍墩墩”受到熱捧,到各地接連登場的新春年味市集活動、博物館和非遺熱潮湧動,以文化浸潤經濟,傳(chuan) 統年俗更有寄托。年味更濃的春節經濟,不斷豐(feng) 富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涵。
紐約帝國大廈塔尖亮起中國春節主題燈光,瑞士日內(nei) 瓦萬(wan) 國宮高懸起大紅燈籠,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龍燈飾熠熠生輝……世界各地舉(ju) 辦別樣新春慶祝活動,鼓舞著人們(men) 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麵貌努力奮鬥,開啟自信滿滿的新一年。
乘著春節東(dong) 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正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秘書(shu) 長蕾韋卡·格林斯潘所言,龍象征著力量,象征著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現在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種積極的力量。
這份暖意,來自於(yu) 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真心誠意。
春節假期,中歐班列、遠洋貨輪晝夜穿梭,載著電子產(chan) 品、衣帽服飾等“中國製造”奔向世界各地。諸多外貿企業(ye) 爭(zheng) 分奪秒,節日期間就出海跑展會(hui) 、談生意、拓市場,與(yu) 國際同行共克時艱。拉美社報道稱,中國對外貿易的腳步並未停歇。
人勤春來早。浙江溫州商務部門帶領200餘(yu) 家眼鏡企業(ye) 參加意大利米蘭(lan) 國際光學眼鏡展覽會(hui) ,安徽合肥市經貿代表團赴泰國、阿聯酋、沙特等國家開展經貿、外事和城市推介活動……春節前後,多地組織外貿企業(ye) “走出去”、吸引海外客戶“走進來”,推動國際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
作為(wei)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國始終拉緊與(yu) 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紐帶,以開放合作之姿促進互利共贏。
“市麵”有活力,“賬麵”顯韌性,“人麵”見希望——中國經濟新春“麵麵”紅紅火火,將向世界釋放更大利好,也向世界有力證明“下一個(ge) 中國還是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