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 重點區域交通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記者從(cong) 交通運輸部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持續開展運輸服務協同聯動,加快構建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綜合運輸通道格局不斷完善。多節點、網格化、全覆蓋的交通網絡基本建成,重點區域交通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裏程達到1208.6公裏。北京與(yu) 周圍衛星城、功能承載地之間的軌道聯係更加便捷,1小時可達雄安、天津、保定。京台、京雄、京昆、津石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環京津地區高等級公路基本實現全覆蓋。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總裏程達到約1.1萬(wan) 公裏。
目前,“雙核兩(liang) 翼多節點”的京津冀機場群布局完成。大興(xing) 機場通航,首都機場國際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天津濱海、石家莊正定機場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形成了京津冀機場群協同分工、差異化發展的格局。
港口方麵,河北省港口通過能力穩步提升,天津港北航道、唐山港新天LNG碼頭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成完工,港口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 侯振興(xing) :京津冀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主要城市間基本實現2小時通達。綜合運輸通道格局不斷完善,多節點、網格化、全覆蓋的交通網絡基本建成,重點區域交通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同時,交通運輸還帶動了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
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正在“起飛”
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持續優(you) 化,已初步形成統一管理、差異化發展格局。隨著區域交通設施的完善,京津冀三地之間聯係更加緊密,已成為(wei) 便捷老百姓出行,帶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引擎”。
在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廊坊城市航站樓內(nei) ,辦理值機手續的旅客絡繹不絕。家住廊坊市的旅客餘(yu) 配中正在辦理值機手續,準備去廣州上學。通過掃描身份證件、打印登機牌、辦理行李托運,餘(yu) 配中很快辦完了登機前的各種手續,登上直達機場的免費巴士。
旅客 餘(yu) 配中:廊坊航站樓開設以後,我不論是從(cong) 廊坊回到廣州上學,還是從(cong) 廣州回家,都有機場的免費大巴接送,更加方便快捷。
餘(yu) 配中所在的廊坊城市航站樓,不僅(jin) 方便快捷地銜接起大興(xing) 機場,也是華北地區首座服務於(yu) 首都、大興(xing) 、天津“三地三場”的城市航站樓,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服務旅客24.26萬(wan) 人次。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公共區管理部運輸服務業(ye) 務經理 黃亮:大興(xing) 機場投運4年多來,草橋、固安、涿州、廊坊4座城市航站樓累計服務旅客超135萬(wan) 人次。京雄高速和津興(xing) 城際鐵路開通,目前每日開行列車26對,覆蓋北京、天津、雄安、霸州、固安、唐山等區域;通過鐵路換乘,大興(xing) 機場兩(liang) 小時地麵交通圈可以覆蓋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
2014年,天津機場T2航站樓與(yu) 地鐵2號線同步啟用,實現天津機場到北京南站的全程軌道交通“零距離換乘”。2019年,石家莊機場承運空鐵聯運旅客達到130萬(wan) 人次,占機場客流量的10.9% 。
十年間,北京大興(xing) 機場、秦皇島北戴河機場、承德機場等相繼建成投運,京津冀主要機場群實現一體(ti) 化運營管理和運行協同;“雙核心”+“雙輔助”+“多節點”的三級機場梯隊初步形成。數據顯示,2019年,京津冀地區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47億(yi) 人次,航線總數達到了1156條,通航348個(ge) 航點,一個(ge) 世界級機場群正在“起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