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城際鐵路“地鐵化”運營 給生活及城市群發展帶來哪些可能?

發布時間:2024-03-13 14:1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進入3月,廣東(dong) 佛肇、莞惠城際鐵路啟用了新版列車運行圖,來往於(yu) 佛山與(yu) 肇慶,東(dong) 莞和惠州間的列車運營服務時間每天最長增加了3小時,而平均行車間隔縮短至25分鍾以內(nei) 。

  廣佛環線佛山西站(不含)至廣州南站段和佛莞城際軌道交通廣州南站(不含)至望洪站(不含)段順利完成逐級提速試驗,這意味著今後廣州、佛山、肇慶、東(dong) 莞、惠州等廣東(dong) 這些城市之間的城際鐵路將迎來更快的速度。

  隨著城市之間人口流動、資源共享等需求的增加,不少地方的城際鐵路正與(yu) 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相連互通,換乘無縫銜接、票製統一、發車間隔越來越短。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一些地方正在實現城際鐵路的“地鐵化”“公交化”運營;還有網友開玩笑說:“廣州地鐵正逐漸變為(wei) 廣東(dong) 地鐵”。連點成線、連線成麵的城際交通,給人們(men) 的生活及城市群發展帶來哪些可能?

  

  楊勝強(化名)是廣州一家外貿公司的員工,愛人在惠州工作、生活,越來越多的車次和不斷提速的列車,讓“雙城生活”變得更加靈活。

  楊勝強說:“我女兒(er) 在廣州讀書(shu) ,我愛人帶著我們(men) 家小朋友在惠州讀書(shu) ,因此每個(ge) 周末都有家庭團聚的需求。以前,比如說從(cong) 廣州到惠州都要兩(liang) 個(ge) 小時以上,現在至少提速了一倍,基本上半個(ge) 小時就會(hui) 有一班(列車)。我也經常往返廣州和深圳,基本上是當天來回,坐比較早的車,至少可以見三撥客戶,還可以回廣州吃個(ge) 晚飯。”

  城際鐵路之外,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交通圈的構建還有多種途徑。

  2023年下半年,黃熒從(cong) 廣州搬到了佛山居住,位於(yu) 佛山南海區的這套住房是前些年父母買(mai) 下來準備周末休閑用的,比起繁忙的廣州,佛山更加宜居,父母先搬了過去。去年底,黃熒也開始了每天的跨城通勤。

  黃熒說:“南海區地處廣佛交界的地方,有比較多廣州人到南海這邊買(mai) 房子,然後上班通勤,我也是其中一員,每一天的路程需要1小時20分鍾左右。南海有軌電車能夠接駁到廣佛線的地鐵去,到了廣佛線的終點再換一趟。”

  黃熒乘坐的廣佛線,是國內(nei) 第一條跨城地鐵線路。廣東(dong) 省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執行會(hui) 長彭澎認為(wei) ,從(cong) 全國範圍內(nei) 來看,廣東(dong) 各城市之間交通的互聯互通走在前列。

  彭澎表示:“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對來說密度是最高的,有時候城市之間的距離比較近,所以我們(men) 開通了全國第一條城際的地鐵,就是廣佛地鐵;後來我們(men) 又有了廣珠城際。而且原來我們(men) 在廣州南站,它主要是坐高鐵和城際,現在我們(men) 是高鐵站、城際站和地鐵站,成為(wei) 一個(ge) 立體(ti) 交通樞紐。”

  

  未來珠三角“四線貫通運營”,惠州可以直接前往東(dong) 莞、廣州、佛山、肇慶幾座鄰近城市(央廣網發 廣州地鐵供圖)

  各類通勤方式邊界的融合,首先提升了普通乘客的出行體(ti) 驗。黃熒發現,城際鐵路越來越“地鐵化”“公交化”,想要去鄰近的城市選擇很多:一頭從(cong) 地鐵站進,另一頭從(cong) 城際鐵路出,無論買(mai) 票還是換乘,很多地方已實現無縫銜接。

  黃熒說:“到中山、珠海、江門這幾個(ge) 城市,它開通的叫做廣珠城軌,到中山一小時左右,再到珠海需要1小時20分鍾左右。去年東(dong) 莞、江門都開演唱會(hui) ,可能晚上看的演唱會(hui) ,你下午到高鐵站去,晚上回來,沒準還能趕上最後一趟。”

  在彭澎看來,這種“地鐵化”“公交化”,源自軟硬件兩(liang) 個(ge) 方麵的發展。硬件是指車廂、票製互通、座椅等方麵的變化;軟件則包括城際鐵路的運營權從(cong) 鐵路向地鐵集團轉移。

  “城際(鐵路)跟地鐵的區別在哪裏?從(cong) 直觀來講,一個(ge) 是在地下,一個(ge) 在地麵上,但是它掛的車廂有所不同,速度也有所不同。從(cong) 廣州的18號線開始,它的座位設置發生了變化,原來地鐵都是橫著坐,它這個(ge) 可以前後那麽(me) 坐,跟城際的座位差不多,因為(wei) 速度快了,你側(ce) 著坐就可能容易搖晃,它又像地鐵又像城際(鐵路)。軟件來看,原來地鐵公司隻負責廣州市區裏的地下軌道交通,現在地鐵公司既管地鐵,還要管城際,從(cong) 長遠來看,這裏麵可能它要進行協調和對接。”彭澎說。

  

  廣州與(yu) 佛山兩(liang) 地線路融合成一張網,在佛山任意地鐵站進站都可到達廣州地鐵任意站點,全部實現站內(nei) 換乘,無須出站(央廣網發 廣州地鐵供圖)

  2020年10月,廣州地鐵獲得城際鐵路運輸許可證,今年1月,廣州地鐵集團正式接管了包括莞惠城際在內(nei) 的兩(liang) 條鐵路線。接管當天,就有網友發布觀察到的變化:首先,與(yu) 普通火車票的“對號入座”不同,這兩(liang) 條城際線路的車票不限某一趟列車,旅客隨到隨走;其次,各種標識也與(yu) 廣州地鐵更趨於(yu) 一致。

  “中國的軌道交通,它是跳躍式的發展,比一些發達國家發展軌道交通要快得多。我們(men) 曾經提出‘軌道上的大灣區’,全部都要連成城際軌道網,而且跟地鐵相銜接,能通地鐵的通地鐵,能通城際的通城際,這裏麵(就)體(ti) 現了把一個(ge) 城市群變成一個(ge) 大城市的感覺。”彭澎介紹。

  全國範圍內(nei) ,更多省份在探索以“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方式串聯城市群的發展路徑。

  2023年6月,湖南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正式載客始發。長沙市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西環線分公司副經理楊春輝說,開通以後,乘客可以從(cong) 滬昆高鐵湘潭北站上車,自南向北,一直坐到長沙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的起始站點——從(cong) 線路圖上看,可以理解為(wei) 長沙地鐵一直延伸到了鄰近的湘潭市。

  

  長株潭城市群規劃(央廣網發 圖片來源:長沙地鐵公眾(zhong) 號)

  楊春輝說:“西環線開通後,與(yu) 長沙地鐵3號線是貫通運營的,行車間隔也是與(yu) 長沙地鐵3號線一致,近期我們(men) 的運行最高速度是每小時80公裏,遠期會(hui) 到120公裏每小時。西環線跟既有線的地鐵采用的是同網同價(jia) ,可以通過公交卡以及長沙地鐵的App、支付寶上麵的小程序,都可以實現無縫從(cong) 既有線的地鐵站進,從(cong) 西環線這邊直接刷出,兩(liang) 市人民坐地鐵去長沙成為(wei) 現實。”

  管理、票製的融合,越來越密集的行車間隔,給普通人帶來了“地鐵化”“公交化”的出行體(ti) 驗。對於(yu) 區域經濟來說,則意味著資源、產(chan) 業(ye) 等融合發展的可能。

  中國商業(ye) 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表示:“促進了城市間資源的調配和市場的共享,而且有利於(yu) 促進城市空間規劃布局相向而行,在這些城市融合、產(chan) 業(ye) 融合、市場融合的過程中,又有利於(yu) 拉動旅遊、餐飲、零售等的消費市場的繁榮,增加了城際間經濟發展的活力,提升了城際間產(chan) 業(ye) 發展的動能,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與(yu) 此同時,互通互融還存在著其他需要通盤考慮的問題。例如城際鐵路的運營,涉及鐵路與(yu) 地鐵公司之間權責轉移的問題,需要協調、梳理;城際鐵路與(yu) 軌道交通的建設,往往有一定的超前性,如何算好投入產(chan) 出這筆賬,也十分重要。

  宋向清說:“建設應該考慮可行性,另外一個(ge) 要考慮前瞻性,適當超前有利於(yu) 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市之間都可以建設城際鐵路,兩(liang) 個(ge) 城市之間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之間的互補性,這是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一個(ge) ,還要考慮建設成本、運營成本的問題,未來發展的支撐力,這些是我們(men) 要考慮的。”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