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3348名高技能人才獲評專業技術職稱
央廣網呼和浩特3月20日消息(記者李春雪)“能獲評高級工程師,感覺咱技術工人得到了社會(hui) 的認可和尊重,我們(men) 幹勁兒(er) 也更足了。我開始更加關(guan) 注個(ge) 人發展,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希望日後能在交通運輸領域作出更多貢獻。”提起這樁高興(xing) 事兒(er) ,內(nei) 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公路管護和運輸保障中心的汽車運用工程高級技師劉佳德止不住的笑意。
一直以來,技能人才與(yu) 技術人才執行不同的職業(ye) 能力評價(jia) 體(ti) 係,兩(liang) 者之間缺乏橫向銜接,技能人才職業(ye) 通道狹窄、路徑單一,對於(yu) 很多一線技能勞動者來說,獲得高級技師的職業(ye) 技能等級後,幾乎就觸到了職業(ye) 發展的“天花板”。為(wei) 加快破解技能人才發展瓶頸問題,進一步暢通高技能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自2022年起,內(nei) 蒙古人社廳製定了高技能人才與(yu)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職業(ye) 發展貫通的具體(ti) 措施,推進職稱製度與(yu) 職業(ye) 資格、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有效銜接,在工程、農(nong) 業(ye) 、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ti) 育、技工院校教師等八個(ge) 係列明確了貫通評價(jia) 標準,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ye) 資格考試,搭好技能人才成長“階梯”。截至目前,全區已有3348名高技能人才獲得了相應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17.29萬(wan) 人。
“2023年,我順利通過了高級農(nong) 藝師職稱評審,這是對我從(cong) 事鄉(xiang) 鎮農(nong) 技三十年來工作的肯定,也是我莫大的榮譽,我感慨萬(wan) 千,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副高級職稱。通過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基層技能人員的職稱傾(qing) 斜政策,取消了學曆、專(zhuan) 業(ye) 等的限製,讓隻有大專(zhuan) 文化程度的我取得了副高級職稱。”在烏(wu) 蘭(lan) 察布市興(xing) 和縣長期從(cong) 事基層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的呂海峰說道,讓他感到喜悅的是,這不僅(jin) 是一個(ge) 人的“身份突破”,更讓基層一線技能人才看到了職業(ye) 發展的多重可能和廣闊空間。
在評價(jia) 標準上,內(nei) 蒙古創新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jia) 機製,破除以往的學曆、資曆、論文等條件限製,重點突出工作業(ye) 績、專(zhuan) 業(ye) 技能、創新價(jia) 值、職業(ye) 道德等方麵素質。明確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ye) 的高技能人才在申報評審職稱,或報考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業(ye) 資格時,可分別按照中專(zhuan) 、大專(zhuan) 、本科學曆對待;對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ye) 等級的高技能人才,達到相應工作年限即可申報職稱評審。此外,還建立“綠色通道”,讓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評得快”,對獲得世界技能大賽金、銀、銅牌,中華技能大獎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不需要逐級晉升,為(wei) 長期堅守在生產(chan) 服務一線崗位工作的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打通職業(ye) 發展道路。
近年來,內(nei) 蒙古持續深化職稱製度改革,堅持破“四唯”立“新標”,新修訂出台25個(ge) 係列56個(ge) 專(zhuan) 業(ye) 職稱評價(jia) 標準,建立起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wei) 導向的評價(jia) 體(ti) 係,將科學評價(jia) 貫通人才職業(ye) 發展全周期,鼓勵更多人才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讓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耕專(zhuan) 業(ye) ,激發創新創造創業(ye) 活力,促進更多優(you) 秀人才脫穎而出,為(wei) 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完成好兩(liang) 件大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