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迄今最大三維宇宙地圖發布

發布時間:2024-03-21 14:27:00來源: 科技日報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繪製了迄今最大的三維宇宙地圖,記錄了大約130萬(wan) 個(ge) 活躍類星體(ti) 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位置。它將成為(wei) 探測類星體(ti) 、暗物質暈和超大質量黑洞的強大工具。發表在最新一期《天體(ti) 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展示了這張地圖。

  科學家們(men) 利用歐洲空間局蓋亞(ya) 空間望遠鏡的數據製作了這張新地圖,其中最遠的類星體(ti) 在宇宙隻有15億(yi) 歲的時候就開始閃耀光芒(宇宙現在的年齡是137億(yi) 歲)。

  類星體(ti) 是宇宙中最亮的物體(ti) ,是星係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可見部分。當黑洞的引力使附近的氣體(ti) 旋轉時,會(hui) 產(chan) 生一個(ge) 極其明亮的圓盤,有時還會(hui) 產(chan) 生望遠鏡可以觀察到的光射流。

  類星體(ti) 居住在被巨大暗物質暈包圍的星係中。天文學家認為(wei) 暗物質暈和類星體(ti) 之間存在聯係。暗物質暈可能會(hui) 將更多物質引導至星係中心,為(wei) 超大質量黑洞提供能量並點燃類星體(ti) ,甚至有助於(yu) 形成更大質量的星係。

  天文學家利用遙遠類星體(ti) 及其宿主星係的位置能更好地了解宇宙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膨脹。例如,將新的類星體(ti) 地圖與(yu) 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宇宙微波背景)進行比較,以研究物質聚集在一起的強度。

  地圖共同創建者、美國熨鬥研究所計算天體(ti) 物理中心的資深科學家戴維·霍格表示,這不是擁有最多類星體(ti) 的地圖,也不是測量類星體(ti) 質量最好的地圖,但它是繪製宇宙總體(ti) 積最大的地圖。

  該團隊使用了蓋亞(ya) 第3次發布的數據,其中包含660萬(wan) 個(ge) 類星體(ti) 候選者。結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和斯隆數字巡天調查的數據,研究小組從(cong) 蓋亞(ya) 的原始數據集中刪除了恒星和星係等汙染物,並更精確地確定了與(yu) 類星體(ti) 的距離有多遠。

  該團隊還製作了一張地圖,顯示了塵埃、恒星和其他幹擾物質預計會(hui) 阻擋人們(men) 觀察某些類星體(ti) 的位置,這對解釋類星體(ti) 地圖至關(guan) 重要。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