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呼籲建立長效機製處置家庭過期藥品
囤得多用得少 回收體(ti) 係待健全
業(ye) 內(nei) 呼籲建立長效機製處置家庭過期藥品
“半個(ge) 垃圾桶裝的都是布洛芬”“促銷活動囤兩(liang) 箱肺寧片全部過期”……《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由於(yu) 針對家庭過期藥品目前尚未有健全的回收處置體(ti) 係,很多藥品過期後丟(diu) 垃圾桶、倒下水道等隨意處置現象較為(wei) 普遍,產(chan) 生浪費的同時,也會(hui) 造成環境汙染。這些藥品如果被非法回收,還可能威脅公眾(zhong) 身體(ti) 健康。
每年家庭過期藥重約1萬(wan) 輛小汽車
“前幾天發現一大堆過期藥,裝了3個(ge) 垃圾桶,最後全部扔到垃圾站。”記者在貴州省貴陽市一個(ge) 小區走訪,曠女士講述了她家處置過期藥品的情況。
前段時間,江蘇一檢察院在走訪社區時發現,居民家中常備藥品的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多,產(chan) 生了很多過期藥品。之後,該檢察院送達檢察建議書(shu) ,建議相關(guan) 部門從(cong) 引導群眾(zhong) 按需購藥、規範藥店銷售行為(wei) 、科學設置回收點位等方麵加強過期藥品回收監管工作。
我國一家以中醫藥為(wei) 主業(ye) 的知名世界500強企業(ye) 發布的《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shu) 》顯示,被調查者中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xi) 慣,90.1%的被調查者有將過期藥品隨意丟(diu) 棄的經曆,全國產(chan) 生過期藥品預計達1.5萬(wan) 噸,相當於(yu) 1萬(wan) 輛小汽車的重量。
《中國藥物經濟學》刊載的一篇調查文章顯示,74.3%的被調查者選擇將過期藥品直接扔掉。記者采訪的多家藥品回收企業(ye)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也常見有人谘詢是否收購家庭常見過期藥品,這表明家庭用藥產(chan) 生大量剩餘(yu) 。“單個(ge) 垃圾收集點並不明顯,但整個(ge) 小區累計起來數量驚人,粗略測算,二十多個(ge) 點位每天累計起來有二三十斤‘垃圾藥品’。”一個(ge) 大型社區垃圾處理站負責人介紹。
記者采訪的醫保部門人士透露,在家庭過期藥品中,不少是醫保用藥,有的是通過各級醫療機構公費配來,表麵是藥品過期,實質是大量醫保資金浪費。從(cong) 2000年到2022年,國家醫保目錄內(nei) 藥品從(cong) 1535個(ge) 增至2967個(ge) ,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根據調查,家庭小藥箱大概容納三五百元藥品,這些藥品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醫保購買(mai) 。”這位人士介紹。
家庭過期藥品也可能對環境造成汙染。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報告《世界河流的藥物汙染》采集了全球19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58條河流水樣,分析了其中61種藥物活性成分。結果發現,在超過1/4的監測點,藥物濃度達到或者超過了潛在毒性水平。這表明地表水中這些汙染物的存在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威脅。研究還發現,很多感冒藥的主要成分對乙酰氨基酚,是分布最廣的汙染物之一。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婁小強等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過期藥品通常化學成分複雜,將其隨意丟(diu) 棄和露天焚燒正在成為(wei) 汙染物的重要來源。這些汙染物以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內(nei) 分泌幹擾物和抗生素為(wei) 代表,區別於(yu) 傳(chuan) 統汙染物,通常具有生物毒性、環境持久性等特征,對生態環境和人體(ti) 健康的損害更加持久、隱蔽。
過期藥回收難
記者采訪的多位醫衛界人士介紹,包裝劑量過大在客觀上導致過期藥品產(chan) 生。“‘以藥養(yang) 醫’現象一定程度存在,醫生超出患者需求量開大處方會(hui) 導致藥品浪費。”多位藥監部門人士分析說。“一人買(mai) 藥全家不花錢”,醫保卡使用缺乏閉環監督,這也一定程度導致大量家庭過期藥品產(chan) 生。
此外,一些家庭的過度囤藥習(xi) 慣也導致過期藥大量出現。很多家庭一次性購買(mai) 大量藥品,從(cong) 而產(chan) 生浪費。同時,藥品促銷風也助長藥品浪費。記者采訪發現,一些藥店、藥房為(wei) 了推銷藥品“玩花招”,有的甚至通過各種“充卡優(you) 惠”套牢老年人,最終導致家庭藥品大量過期浪費。江蘇一市場監管部門曾發文通報,轄區內(nei) 某藥店以“買(mai) 藥贈藥”形式銷售甲類非處方藥,被給予行政處罰,安徽某藥店在店內(nei) 擺放“買(mai) 三贈四”標牌,涉嫌違規“買(mai) 藥贈藥”,被監管部門下令整改。
回收處置體(ti) 係不健全讓過期藥品轉變成汙染隱患。“在實際生活中,家庭過期藥品不可能完全避免。”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藥劑科一位主管藥師說。如果病情發生變化,那麽(me) 用藥就要及時做出調整,購買(mai) 的藥品停服後很可能變成過期藥。目前,過期藥品的回收處置缺乏長效機製。盡管藥品管理法對藥品生產(chan) 、銷售、使用都做了明確要求,但對於(yu) 過期藥品特別是零散家庭過期藥品的回收處理缺乏具體(ti) 規定。
近年來,盡管一些地方探索了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實踐,不過普遍存在“活動性”“臨(lin) 時性”“公益性”的特點。記者采訪某製藥企業(ye) 發現,家庭過期藥品的無害化處理,從(cong) 轉運、倉(cang) 儲(chu) 到焚燒的全鏈條成本,每噸需要大約1萬(wan) 元,遠高於(yu) 每噸普通垃圾的處理成本。部分企業(ye) 表示,沒有相應政策支持,難以長期堅持下去。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hui) 一位專(zhuan) 家分析,在現行的藥品管理法中,家庭過期藥品屬於(yu) 劣藥,禁止在市場上銷售。然而,目前我國尚無專(zhuan) 門處置家庭過期藥品的有關(guan) 規定。此外,《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附錄《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規定,家庭日常生活或者為(wei) 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chan) 生的廢棄藥品屬於(yu) 生活垃圾中的危險廢物。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guan) 於(yu) 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明確,“廢棄藥品及其包裝物”按有害生活垃圾回收。
綜合施策完善回收體(ti) 係 減少浪費
受訪人士建議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以構建權責明晰的過期藥品回收處置體(ti) 係,強化藥品流通環節監督管理,加大公費醫療、醫保開藥監管。
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應建立科學回收處置體(ti) 係。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彭新林等專(zhuan) 家建議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進一步製定並完善過期藥品回收處置的管理辦法,建立可行的長效機製。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建議將過期藥品的監管主體(ti) 通過法律界定為(wei) 藥監部門,負責監管回收、處置全過程,並嚴(yan) 厲打擊非法回收藥品的行為(wei) ,將過期藥品的回收主體(ti) 通過法律界定為(wei) 藥品生產(chan) 和經營企業(ye) 或行業(ye) 協會(hui) 。
此外,可建立相應激勵機製,鼓勵企業(ye) 、消費者參與(yu) 過期藥品回收。廣藥白雲(yun) 山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已遍及全國200多個(ge) 城市,20年來累計回收家庭過期藥品1600多噸。去年以來,昆明2800多家藥店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市民可攜帶過期失效藥品到指定藥店進行回收。針對類似做法,建議進行扶持和激勵。
同時,還需從(cong) 源頭著手,強化藥品流通監管。記者采訪的多名監管部門人士指出,根據相關(guan) 規定,藥品生產(chan) 、經營企業(ye) 不得以搭售、買(mai) 藥品贈藥品等方式向公眾(zhong) 贈送處方藥或者甲類非處方藥,然而在現實中,有違規之嫌的藥品促銷行為(wei) 未得到有效遏製,建議加強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規範藥品銷售端的市場行為(wei) 。建議公眾(zhong) 購藥應多方了解、多方谘詢,不要盲目大量囤藥。藥廠端可以適當做多規格藥品的生產(chan) ,小規格包裝或者拆分包裝,以滿足多樣化購藥需求。
貴州省藥學會(hui) 理事長孫義(yi) 軍(jun) 等建議,對於(yu) 公費醫療、醫保開藥等行為(wei) 要有更為(wei) 嚴(yan) 格的製度約束。同時,加大對不法商家、不法分子利用醫保卡套現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記者 汪軍(j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