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1.46萬起
21日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舉(ju) 行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據介紹,全市多措並舉(ju) ,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1.46萬(wan) 起,實施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guan) 等案件38起,並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
2023年,北京市共組織實施了大氣、水、土壤、生態、固廢、機動車以及生態空間保護等10方麵40項綜合執法重點任務,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wei) 1.46萬(wan) 起,實施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guan) 等案件38起。落實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製度,引導企業(ye) 及時主動改正輕微違法行為(wei) ,給予適度容錯糾錯空間,全市辦理不予處罰案件近340起。
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總隊長趙誌威介紹,去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踐行“剛性執法+柔性服務”,全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剛性執法在“嚴(yan) ”上下功夫。對不正常使用防治汙染設施、超標排放等造成實質性汙染違法行為(wei) ,對弄虛作假、偽(wei) 造或篡改監測數據等惡意違法行為(wei) ,堅決(jue) 依法嚴(yan) 厲查處、絕不手軟。2023年,生態環境部門陸續查辦了大氣領域重點排汙單位篡改自動監測數據汙染環境案、跨區域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在偵(zhen) 破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案時,案件涉及金額較高,可能觸及刑事犯罪,經過前期調查,北京生態環境執法部門與(yu) 市、區兩(liang) 級公安機關(guan) 執法部門密切配合,在全市10餘(yu) 個(ge) 點位同步快速出擊,起獲環境監測報告和原始記錄千餘(yu) 份,刑事拘留20人,檢察機關(guan) 批捕13人,重拳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也對弄虛作假行為(wei) 形成了嚴(yan) 厲震懾。
柔性服務注重質量。生態環境部門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規範行使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落實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製度,引導企業(ye) 及時主動改正輕微違法行為(wei) ,給予適度容錯糾錯空間,全市辦理不予處罰案件近340起,免罰金額3000餘(yu) 萬(wan) 元;實施正麵清單動態管理,結合企業(ye) 需求提供幫扶服務,以非現場方式為(wei) 主開展執法檢查,減少對守法企業(ye) 的“打擾”。
海澱區一家集成電路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會(hui) 排放揮發性有機物(VOCs),雖然安裝了廢氣治理設施,但是處理效果不佳,VOCs濃度居高不下,又始終找不到原因。在現場執法時,企業(ye) 負責人向執法人員訴說了“煩惱”。執法人員隨即查閱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情況、運維台賬等資料,現場檢查集氣罩、廢氣管道、閥門、風機等設施,對比監測記錄,發現企業(ye) 購買(mai) 的活性炭“碘值”較低,影響吸附效果,且活性炭更新不夠及時,導致廢氣處理效果不佳。之後,企業(ye) 重新購買(mai) 了活性炭,並調整了更換頻次,終於(yu) 解決(jue) 了問題。
在執法檢查中,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去年,依托熱點網格推送預警、報警網格2600餘(yu) 個(ge) ,經過精準排查、順藤摸瓜發現問題6500餘(yu) 個(ge) ,大大提高了執法效能。
生態環境部門還聯合市場監管、公安、檢察院、法院四部門開展打擊第三方弄虛作假專(zhuan) 項行動,移送公安部門1起,刑事拘留20人,批捕13人,移送市場監管局完成行政處罰9起;以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以及劣質油品汙染為(wei) 重點,密切與(yu) 公安部門協作;聯合城管、公安、水務等部門,開展揚塵、餐飲、“點穴式”、流域等執法行動,形成執法工作合力。
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將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核心目標,推動落實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各項要求,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大局,重點在查辦大案要案、統籌執法力量、建強執法隊伍、提升執法效能等方麵持續發力,為(wei)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執法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