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店鋪衝擊“5星金牌”後評分驟降 “尾款”糾紛揭開真相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孫瑩)隨著互聯網平台經濟的發展,以網上購物為(wei) 主的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在線下購物時,消費者往往傾(qing) 向於(yu) 逛人多的店鋪,買(mai) 熱銷的產(chan) 品,在線上購物,消費者往往會(hui) 參考商品銷量、店鋪好評率、商品點讚量以及“買(mai) 家秀曬圖”等。
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發現,一些糾紛的產(chan) 生恰恰與(yu) 這些網上的銷量、點讚、好評數據有關(guan) 。北京三中院披露的一起合同尾款支付糾紛,就查明了“劇本殺”店鋪衝(chong) 擊“5星金牌”後評分驟降背後的貓兒(er) 膩。
為(wei) 劇本殺店鋪做線上推廣 約定“5星金牌”支付尾款
北京三中院披露的案件中,原告技術公司與(yu) 被告傳(chuan) 媒公司簽訂了《線上推廣服務協議》,雙方約定由技術公司為(wei) 傳(chuan) 媒公司經營的劇本殺店鋪提供網上推廣服務,合同上寫(xie) 著:“做人氣榜前三,首付10000元,到5星金牌給尾款。”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技術公司表示協議約定“5星金牌”標準已達到了,但被告傳(chuan) 媒公司一直未支付剩餘(yu) 尾款,所以起訴到法院要求支付尾款,官司一直打到二審。北京三中院立案庭法官鄭吉喆說,法官在審理中發現了問題。
鄭吉喆說:“此案二審中,我們(men) 注意到合同實際履行中除了正常的視頻拍攝剪輯、網頁設計等服務外,還有一項‘組織大V體(ti) 驗然後寫(xie) 點評’,確保做到‘好評60個(ge) 、筆記20條、訪客20000個(ge) 等’。”
好評全是“組織的”停止服務評分驟降
經法庭進一步詢問,雙方承認由原審原告技術公司組織招募玩家來店體(ti) 驗並撰寫(xie) 好評,結束後由被告傳(chuan) 媒公司退回相關(guan) 費用。雙方合作出現糾紛後,傳(chuan) 媒公司經營的劇本殺店鋪評分一路下滑。
鄭吉喆說:“雙方承認在合同履行期間,某點評APP上展示的除了差評外剩下的好評均是某技術公司組織的,現某技術公司停止服務後,該店鋪的評分出現了下滑,最低下降至4.2分。”
北京三中院立案庭副庭長鄧青菁說,法庭之所以認真審查案涉點評類APP上的數據這樣的證據,是因為(wei) 可以直接反映雙方訂立合同的目的,以及對消費者和同業(ye) 競爭(zheng) 者的權益是否有影響。
鄧青菁說:“點評類APP已成為(wei) 很多年輕人的消費指南,點評內(nei) 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對於(yu) 消費者的選擇至關(guan) 重要。消費者之所以信賴點評類網站,正是源於(yu) 積分和用戶評價(jia) 是在消費者真實消費及自發分享的真實消費意見的基礎上所形成,因此對消費活動具有重要的參照價(jia) 值。”
違背公序良俗條款被判定無效
法院認為(wei) ,對合同效力的判斷不僅(jin) 要關(guan) 注合同的文本內(nei) 容,還要結合合同目的及具體(ti) 履行方式綜合分析。
鄭吉喆說:“雙方合同履行中包含了以刷單炒信方式進行虛假宣傳(chuan) 用以提升某傳(chuan) 媒公司平台評價(jia) 的行為(wei) ,使得點評平台的積分和評價(jia) 失真,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擾亂(luan) 了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秩序,損害了其他誠實守信的同業(ye) 經營主體(ti) 的合法權益,屬於(yu)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wei) ,應當給予否定性評價(jia) 。”
考慮到雙方的線上推廣合同中還包含了視頻拍攝、剪輯、網頁頁麵設計、日常操作運營維護、日常運營等合法內(nei) 容,所以二審法院認定雙方《線上推廣服務協議》部分無效。
鄧青菁說:“本案中的行為(wei) 使得點評平台的積分和評價(jia) 失真,這既侵犯了消費者對商家信譽和服務質量的知情權,損害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破壞了電商信用評價(jia) 機製,明顯違背了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法治、誠信等價(jia) 值原則。”
“刷單炒信”構成欺詐 消費者可要求懲罰性賠償(chang)
這個(ge) 糾紛發生在經營者與(yu) 合作方之間,法院認定他們(men) 違背誠信原則的部分合同條款無效,如果是消費者起訴這類利用“刷單炒信”的經營者,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chang) 。
鄭吉喆說:“刷單炒信行為(wei) 是目前平台經濟消費領域較為(wei) 突出的問題之一,也是平台經濟時代所產(chan) 生的新型‘消費欺詐’。提醒廣大經營者要從(cong) 本案中汲取教訓、積極反思,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法治精神、誠信精神指引自身行為(wei) ,不得損害消費者、其他同業(ye) 經營者及平台主體(ti) 的合法權益。”
法官表示,刷單炒信行為(wei) 更加隱蔽化,更難以察覺,侵犯了消費者對商家信譽和服務質量的知情權,嚴(yan) 重擾亂(luan) 了網絡市場的交易秩序,侵害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法院將繼續嚴(yan) 厲打擊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jia) 、利用非正常手段提升排名的方式進行虛假商業(ye) 宣傳(chuan) ,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