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臥底相親交友平台:圍獵男性用戶,女聊天員日賺上千元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記者郭佳麗(li) )近日,山東(dong) 的劉楊先生向央廣網反映,年前家裏催婚催得緊,有天他在刷短視頻時,看到了平台推送的一款交友軟件的廣告視頻,視頻內(nei) 容稱有很多單身女性在該平台上,可以通過打遊戲匹配認識合適的對象。
劉楊說,下載該軟件後,他3個(ge) 小時刷了3000多元的禮物,對方說可以線下見麵交流,但等他再發信息時,發現對方已經把他拉黑了。隨後,他向該平台客服投訴,客服讓其提供證據,但提交後仍無結果。
3月20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該平台客服:“為(wei) 什麽(me) 刷禮物後被拉黑?”客服人員表示,平台不強製消費,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如果遭遇欺騙可以上傳(chuan) 證據,會(hui) 有專(zhuan) 人進行審核處理。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以“充值聊天”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類似投訴有6000多條,涉及不同交友平台,但都打著“脫單交友”的旗號。
通過這些交友軟件真能實現“脫單”嗎?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不知情的消費者發出的每一條文字、語音、視頻都被明碼標價(jia) ,而他們(men) 支付的費用進入聊天員錢包。在這些軟件上,部分女性聊天員是通過一些“公會(hui) ”的代理團隊招募而來,然後對代理進行抽成,有些抽成比例高達50%。實際上,用戶付費脫單交友模式背後,已經形成一條“公司—團隊—代理—聊天員”的產(chan) 業(ye) 鏈。
拉黑男性用戶的聊天員
劉楊回憶,今年2月8日,他在一款名叫“我C語音”軟件注冊(ce) 後,一名女主播拉劉楊進入語音直播間。“你要真心相處的話,再刷一個(ge) 禮物,我就是看你對我的一個(ge) 態度。”
在某品牌手機應用商店,“我C語音”自稱是一款專(zhuan) 注聊天、交友、組CP的社交應用,“找遊戲伴侶(lv) ,找戀人伴侶(lv) ,聊你所聊,見你所見”。
他說,剛注冊(ce) 成功時,大量女性用戶賬號發來消息,上述女主播說跟自己在同一個(ge) 地方,也想找對象。劉楊發現,他要想繼續聊天,需要先添加對方好友,但想要交好友,要花費10個(ge) 虛擬金幣,需要充值8元。
添加好友後,女主播在該平台建立“直播房間”,開始與(yu) 劉楊語音聊天。根據劉楊提供的直播間錄屏,女主播簡單聊幾句工作、生活的內(nei) 容,便會(hui) 提出下一個(ge) 刷禮物的任務。“我為(wei) 啥要線上刷禮物?我就是看看你的誠心,再看要不要走到線下,先把兩(liang) 個(ge) 盲盒開一下吧。”
劉楊稱,在對方引導下,他先後送出CP戒指、CP盲盒等虛擬禮物,不到三個(ge) 小時,共消費3000多元。
他說,刷完禮物後,對方表示初五或初六可以線下見一麵,但等他再發信息時,頁麵顯示自己已被屏蔽。“這時我才意識到受騙了。”
近日,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發現,“我C語音”平台的投訴有300多條,投訴內(nei) 容主要集中在誘導消費者充值聊天,充值後,對方不回複信息或被拉黑。
記者注冊(ce) 後,大量賬號發來消息(央廣網發)
3月15日,記者在某品牌手機的應用商店下載“我C語音”軟件,並以男性身份進行了注冊(ce) 。剛登錄進去,就收到七八名女性賬號發來的信息,甚至有的直接發來語音邀請。
簡單聊幾句後,對方表示如果想繼續聊天需要加好友,加好友需要10個(ge) 金幣,充值8元。
記者充值後,添加了對方好友。對方表示,自己會(hui) 開一個(ge) 語音房間,在語音聊天中,該主播不斷以“組CP、公開關(guan) 係、舉(ju) 辦婚禮”等虛擬設定為(wei) 由,催促記者繼續充值,送出虛擬禮物。在記者提出“為(wei) 何送禮物後才能繼續聊天”的質疑後,被踢出直播間。
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台,有用戶投訴稱,在“我C語音”平台上,某女性賬號先以該用戶是同一個(ge) 地方的話術套近乎,並表示可以線下見麵,引導消費者相繼花費近8萬(wan) 元後,最後消費者無法聯係到對方。
被“圍獵”的男性用戶
“本來是奔著相親(qin) 去的,甚至在聊天中付出了金錢和情感,最後卻聯係不上人了,精神備受打擊。”劉楊說。
劉楊至今不明白,那個(ge) 跟他聊天的女主播是誰。3月12日,記者在一個(ge) “聊天副業(ye) ”的公眾(zhong) 號注意到一則招聘女性聊天員的帖子。
該招聘信息顯示,招募18-50周歲的女性,工作的主要內(nei) 容是在交友軟件上和陌生男性用戶聊天,隻要對方有回複就有收益。文字聊天收益0.11元-0.4元/條,語音聊天1.1元-4元/分鍾,視頻聊天2元-6元/分鍾。聊天越多等級就會(hui) 越高,能設置的單價(jia) 也就越高。
一名代理分享的“聊天員”收入明細(央廣網發)
根據招聘文章提示,記者掃描二維碼,添加了一位所謂“推廣員”的微信。添加後,對方詢問是否是女性,以及是否成年後,便向記者推薦了“伊對”App。他表示,這個(ge) 是大平台,流量大,可以先試試。
根據對方發來的注冊(ce) 步驟,記者需要填寫(xie) 邀請碼才能完成對“伊對”App的女性賬號注冊(ce) 。在某品牌手機的應用商店,記者看到,該App已經有3億(yi) 次安裝,且被標注為(wei) “脫單神器”。
注冊(ce) 後,記者收到推廣員發來的一份內(nei) 部的“使用手冊(ce) ”。該手冊(ce) 詳細介紹了不同用戶界麵的區別、私信區的收益功能、平台的推流機製、資料編輯和提現方式等。
“聊天員”界麵顯示每條回複獲得的收入(央廣網發)
記者注意到,“使用手冊(ce) ”第一頁聲明中稱,隻參與(yu) 軟件推廣,不涉及套路教學、虛假聊天、誘導充值。當記者對是否能賺到錢表示擔憂時,該推廣員發來一份“社交聊天日入千元攻略”,包含怎樣設置頭像、如何引導對方視頻聊天、如何拒加微信等信息。
一名代理人員表示,聊天員一天收入300元-500元很正常,做得好的話收入可達上千元。
相關(guan) “話術培訓”(央廣網發)
根據上述“使用手冊(ce) ”,記者注意到,“伊對”App上的聊天員對禮物的抽成比例是35%。
另一社交平台推廣員向記者發來的聊天員話術培訓文件提到,“你想要更多回複,要有精美的真人頭像,昵稱也要吸引人,別寫(xie) 英文。”招呼語,盡量不要發“你好,吃飯了嘛,在幹嘛”。比如,“你是廣州的,可以發‘哥哥在廣州哪裏?我也在廣州,單身很久了,想找個(ge) 人,你呢?’”
上述文件還提到,收益高的聊天員,平均每個(ge) 人一天打1000-1500個(ge) 招呼語,招呼量是基礎,隻有量起來了“看到你的男用戶才越多”。
記者調查發現,大量交友軟件都在招募聊天員,而一些交友App在手機的應用商店並沒有上架,需要通過推廣員發來的鏈接才能下載。在安裝時,用戶會(hui) 收到“存在風險”的手機安全提示。
記者提出“手機的應用商店沒有這些App,會(hui) 不會(hui) 沒有多少用戶”疑問時,某平台推廣員表示,“我們(men) 平台的流量很大,男用戶永遠比女用戶多。”
“說白了,就是男性用戶付費,女聊天員賺錢。”一名推廣員說,女聊天員主要是管對方要禮物,文字收益最少,掙錢還得靠語音和視頻聊天。
層層的代理等級
記者發現,每個(ge) 推廣員給記者發來“聊天員”注冊(ce) 步驟後,都會(hui) 囑咐記者必須填寫(xie) 邀請碼,並且注冊(ce) 成功後,再把ID發給他們(men) 。
一名推廣員告訴記者,在不同交友平台注冊(ce) 成功後,聊天員需要將平台的ID發給推廣員,而推廣員則會(hui) 在代理後台將ID填入,這樣代理就成功發展了一名聊天員,才會(hui) 有業(ye) 績分成。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招聘廣告發布者被稱為(wei) 推廣員,也稱為(wei) 代理,分屬不同“公會(hui) ”。一般“公會(hui) ”負責人與(yu) 交友App運營方進行洽談,盡力爭(zheng) 取為(wei) 代理拿到較高的傭(yong) 金抽成(業(ye) 界稱為(wei) “點位”),然後再製定不同等級的“點位”,代理再去招募聊天員。
3月15日,記者向一位推廣員表示想做代理,該推廣員發給記者某傳(chuan) 媒公司的推廣海報。記者根據這個(ge) 推廣海報,注冊(ce) 成為(wei) 了一名代理,等級為(wei) LV1級。
在代理後台頁麵,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負責推廣“花夕、覓伊、伊對、聊有伴、在身邊”五個(ge) App。記者發現,不同平台,傭(yong) 金的抽成比例也不一樣。例如,“伊對”App,作為(wei) LV1級的代理,直推抽成為(wei) 18%,平級抽成為(wei) 5%。該代理告訴記者,直推是指代理發展的聊天員,平級是指該代理可以繼續發展代理。
3月16日,記者獲得的一份某公司代理的傭(yong) 金分成表顯示,不同App平台對傭(yong) 金的抽取比例不同。以“伊對”為(wei) 例,代理的等級分為(wei) LV1—LV7共七級。每個(ge) 級別對應的“點位”分別從(cong) 18%—30%,每升一級增加2%。其他不太知名的App抽取的傭(yong) 金比例更高。比如,“覓伊”的抽成比例為(wei) 32%—50%。
根據“傭(yong) 金表”,劃分代理等級的標準和抽成比例是要看團隊業(ye) 績,即代理旗下女性用戶的流水總額。以“伊對”為(wei) 例,團隊業(ye) 績為(wei) 20萬(wan) 元則為(wei) 最高級LV7級代理,可以抽取流水額的30%。也就是說,不同等級的“點位”由代理手下的聊天員團隊的業(ye) 績流水決(jue) 定。
不同等級代理對於(yu) 不同App的傭(yong) 金抽成表(央廣網發)
記者從(cong) 幾家號稱傳(chuan) 媒公司或文化公司的推廣公會(hui) 了解到,不同公會(hui) 推廣的App有所不同,代理收取的點位抽成也有區別,但模式都是上級享受下級的業(ye) 績提成。而行業(ye) 內(nei) 的代理選擇哪個(ge) 公會(hui) ,往往會(hui) 看抽成比例的高低和推廣平台的活躍度、穩定性。
另一家公會(hui) 推廣員向記者透露,各個(ge) 交友App的套路都一樣,可能玩法上有些區別。代理的賺錢方式就是通過推廣女生聊天,各方麵的注意事項和違規的東(dong) 西也都一樣。
存在風險的商業(ye) 模式
記者在代理後台注意到,推廣公司都表示合法推廣,根據平台規定邀請有真實社交、脫單需求的女用戶。
近幾年,“婚戀交友”騙局的案件也在全國多地發生。據媒體(ti) 報道,日前,北京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利用婚戀交友App詐騙案件。當事人馬某某報案稱,在某交友平台上添加了一名陌生網友。該網友自稱是一名女檢察官,是剛離婚的單身母親(qin) ,沒聊多久就對馬某某表示好感,雙方在網上確立男女朋友關(guan) 係。
此後,對方多次以孩子出車禍、介紹工程項目等理由向馬某某借錢,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馬某某共向對方轉賬34000餘(yu) 元。在一次次要求視頻和線下見麵未果後,馬某某意識到被騙。
辦案民警介紹,這名所謂的“女檢察官”實際上是河北某地一個(ge) 男性菜農(nong) ,把賬號性別注冊(ce) 成女性,編造身份和男用戶聊天。發現馬某某動感情“上鉤”後,便開始連續騙錢。
2022年7月,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摧毀了一個(ge) 跨區域“婚戀交友”電信詐騙團夥(huo) ,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凍結涉案資金2000餘(yu) 萬(wan) 元。其公開的資料顯示,該團夥(huo) 自稱“博今傳(chuan) 媒”,自2021年以來,在數人的組織下,大量招募鍵盤手、聊天員,偽(wei) 裝年輕漂亮女孩,以想交友的單身男子作為(wei) 詐騙對象,通過交友軟件與(yu) 對方套近乎聊感情。通過謊稱與(yu) 受害者同城,許諾線下見麵,以事先準備好的聊天話術增進感情,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和好感,引流到某App,誘騙受害人不斷充值轉賬,以此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一名知情者告訴記者,在他農(nong) 村老家,很多女性使用這些App賺錢。甚至,“一個(ge) 人的手機上會(hui) 下載十幾個(ge) 軟件,一年收入十幾萬(wan) ”。
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分局雲(yun) 集派出所張超警官告訴記者,這種商業(ye) 模式是否構成犯罪比較難界定,必須結合實際案例來判斷。此外,這也要看女方的具體(ti) 行為(wei) 是否涉及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如果不涉及,一般屬於(yu) 民事經濟糾紛中的一種欺詐行為(wei) 。
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法工委副秘書(shu) 長胡鋼向記者表示,這樣的商業(ye) 模式對消費者是存在較高風險的。即使聲明合法合規,但在實際推廣中,無法對推廣人員的身份、目的進行核實和監測。鑒於(yu) 案情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具體(ti) 個(ge) 案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需要結合具體(ti) 案件,由公安機關(guan) 依法偵(zhen) 辦。
胡鋼認為(wei) ,如果不構成犯罪,這種商業(ye) 模式也需要市場監管部門、網信部門、工信部門等有關(guan) 部門進行綜合治理,壓實平台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用戶權益,促進公平規範市場秩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