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平原林2024年春“補櫟”百萬株 種源為百年古樹

發布時間:2024-04-02 14:50:00來源: 北京日報

  這個(ge) 春天,北京鬱鬱蔥蔥的平原生態林中將補植上百萬(wan) 株櫟樹,京城的森林也將逐步實現“長高、延綠、長壽”的目標。這是記者從(cong) 昨天(1日)召開的現場推進會(hui) 上獲悉的。

  五大措施讓森林更健康

  初春的通州漷縣林場,垂柳、刺槐和毛白楊已泛出青綠,路旁有大叢(cong) 金黃的迎春花盛開。推進會(hui) 就在一片12年前栽下的刺槐林間召開。

  “2012年以來,北京先後開展了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累計造林增綠219萬(wan) 畝(mu) ,平原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更是翻了一倍,城市總規確定的綠色空間結構也基本形成。”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說。如今,很多樹木生長茂盛,冠蓋相接,互相爭(zheng) 奪陽光和養(yang) 分,並不利於(yu) 森林健康發展。“下一步,我們(men) 的工作重點是提升森林質量,培育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係統。”

  今後,本市將通過“調密度、補幼苗、沃土壤、防病蟲、強功能”五大精準養(yang) 護措施,實現平原林“長高、延綠、長壽”的目標。今年春天,本市將在平原林的林窗、林中空地等適宜地塊,補栽160萬(wan) 株闊葉樹,以櫟樹為(wei) 主。

  同時,平原林還將開展“林緣補楊”,即在森林邊緣地帶補植至少3萬(wan) 株優(you) 質雄性毛白楊,這種高大筆直的樹木能夠讓森林“長高”。

  種源來自京郊百年古樹

  一片美而健康的森林,不該是齊刷刷的同齡純林,而應該是一個(ge) 穩定的、能自我演替的生態係統。裏麵既有高大喬(qiao) 木也有花灌木,有高壽大樹也有初生小苗,有針葉林也有闊葉林。在市園科院生態修複研究所所長金瑩杉看來,一片森林的理想狀態應該有“複層、異齡、混交”的特點,“林下補櫟”則是最有效的手段。

  為(wei) 什麽(me) 被選中的是櫟樹呢?在綠化專(zhuan) 家眼裏,這種樹渾身都是寶。它又名橡樹,是北京第一大闊葉樹種,根深葉茂,抗性很強。“有研究發現,櫟樹的生物量大、枯落物多,一株樹就能為(wei) 500多個(ge) 生物提供棲息地,櫟樹下的土壤也比其它樹更肥沃。哪怕在嚴(yan) 寒冬季,它的褐色葉子也總是堅強地掛在樹上。”金瑩杉一口氣兒(er) 道出了它的很多好處。此外,櫟樹還是重要的產(chan) 業(ye) 樹,木材可製成紅酒木塞、橡木桶,某些種類的橡果還可以做涼粉。

  不論是“林下補櫟”還是“林緣補楊”,樹木的種源都來自京郊的百年古樹。王小平介紹,櫟樹和毛白楊的種源分別來自平穀和大興(xing) 等地,為(wei) 百年古樹枝條“幼化”而來。

  林間將嵌入動物棲息地

  “自然恢複為(wei) 主、人工促進為(wei) 輔”,是平原生態林養(yang) 護措施遵循的基本原則。

  市園林綠化局生態修複處副處長楊浩介紹,除了“林下補櫟”,本市還將對密林進行疏伐,清理劣質、病腐樹木,培育高大優(you) 勢林木。同時,本市還將在適宜地塊補植高大闊葉鄉(xiang) 土樹種和常綠鄉(xiang) 土樹種的小苗,形成針闊混交林,讓全市平原生態林形成春有花秋彩葉,冬春還有綠,四季有美景。

  肥沃的土壤才能孕育健康的森林。本市通過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將枯枝還田、落葉化土,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為(wei) 培育大樹、大森林紮實根基。在林業(ye) 有害生物防控方麵,還將加強治本措施綜合運用,優(you) 先對有害生物危害林木進行更新改造。

  未來,平原生態林將更加生機勃勃。星星點點的保育小區、小微濕地、本傑士堆、昆蟲旅館等將嵌入平原林。林間也將補植蜜源食源植物,保留自然帶,不斷提升林地生物多樣性水平。

  2018年以來,全市已建成新型集體(ti) 林場128個(ge) ,今年還將新建至少10個(ge) ,助力平原生態林的精細化養(yang) 護。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