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有“升”有“降”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惠及醫生患者
從(cong) 2021年開始,國家醫保局在福建廈門、河北唐山等五個(ge) 城市先行先試啟動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廈門市作為(wei) 首批試點城市,試點改革幾年,給患者、醫療機構、醫生帶來哪些變化?記者在首批試點城市廈門進行了調查采訪。
傅大伯今年75歲,前不久他出現了心髒衰竭,所幸及時發現,手術後,恢複得不錯。等到出院繳費時,傅大伯的家人發現,檢查、檢驗的費用便宜了不少。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12日,廈門市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第二階段落地執行,一大批醫療服務項目降價(jia) 。像是核磁共振平掃的檢查費用,就從(cong) 原來的700元下降到了630,降幅10%。傅大伯住院期間做的心血管CT、抽血等檢查項目,也有不同程度的降價(jia) 。
從(cong) 2021年起,廈門市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中,不少服務量較大的檢查檢驗類項目費用,都出現了明顯下降。像日常體(ti) 檢、糖尿病複診都需要做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價(jia) 格從(cong) 原來單次72元,下降到了64元,降幅達到了11%;尿沉渣定量價(jia) 格從(cong) 過去的20元下降到了16元。過去一年,廈門各醫療機構尿沉渣定量服務量74.5萬(wan) 人次,此次調價(jia) 後,僅(jin) 這一個(ge) 檢查項目,每年或將省下醫療費用近300萬(wan) 元。
廈門市民 吳先生:我今天發現給小孩做了一個(ge) CT和抽血,交了幾十塊錢,我預想應該是一兩(liang) 百的。
廈門市民 曲女士:複查從(cong) 以前是300多元,現在降到了200多元左右,單次我們(men) 都會(hui) 省100多元。
廈門在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的過程中,強調有“降”有“升”。對於(yu) 一些價(jia) 格長期處於(yu) 低位,但技術勞務價(jia) 值高的項目進行調價(jia) 。調價(jia) 前,腎移植手術的醫療服務價(jia) 格是9000元,調整為(wei) 11700元,漲幅為(wei) 3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調整後的價(jia) 格,醫保報銷的比例並沒有改變,因此,漲幅的大部分仍然是由醫保基金來支付,患者的自費負擔並沒有增加多少。
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左正宏:作為(wei) 器官移植手術來說,它屬於(yu) 優(you) 勞優(you) 得的範圍,因為(wei) 它的技術含量非常高,那麽(me) 在價(jia) 格上應該適當得到體(ti) 現。醫保價(jia) 格的改革,更能激發器官移植醫務人員去改進自己的技術質量,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對學科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
廈門重點將風險、難度較大的手術類項目納入改革調整範圍。截至目前,調增項目中疑難手術占比達到了近80%。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結構性心髒病科負責人 陳翔:像我們(men) 之前做的一些手術,基本上都是五六個(ge) 小時一台,有相應的更匹配的賦值,對我們(men) 整個(ge) 團隊都有很大的鼓勵。
另外,對於(yu) 那些價(jia) 格長期處於(yu) 低位,但技術勞務價(jia) 值高的,例如急救、換藥、注射及部分中醫和兒(er) 科類項目,價(jia) 格也做了相應的上調。
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廈門醫院急診科主任 婁慶:我們(men) 兒(er) 科主要調整了體(ti) 現醫療技術這方麵的服務價(jia) 格,這一部分的提高,充分體(ti) 現了對我們(men) 醫務人員技術價(jia) 值的認可。
截至目前,廈門已順利實施2輪調價(jia) ,共調整項目價(jia) 格1093項,在這個(ge) 過程中,設備物耗占比為(wei) 主的檢查化驗類項目降了,就醫患者從(cong) 降價(jia) 中直接得到實惠.
廈門市醫療保障局局長 花育明:減下來的錢用來保障到能夠體(ti) 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動價(jia) 值的這些項目上,優(you) 化了我們(men) 的價(jia) 格結構,促進了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醫療機構先對項目篩選 價(jia) 格升降總量綁定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除了財政投入外,公立醫療機構的收入,主要靠藥品差價(jia) 、醫用耗材差價(jia) 和醫療服務費用。隨著藥品耗材零差率銷售、集中帶量采購等措施落地見效,公立醫療機構對醫療服務收入的依賴程度逐年加深。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醫院是否能夠主動參與(yu) ?又受到怎樣的影響?
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會(hui) 議室裏,一場有關(guan) 複雜性醫療服務項目報價(jia) 的論證會(hui) 正在進行中,來自急診、檢驗、影像、兒(er) 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們(men) 正在發言。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er) 科主任 楊運剛:我們(men) 目前的價(jia) 格,遠遠和我們(men) 醫生的成本付出是不匹配的。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吳楊玲:我們(men) 想說,提高大搶救的費用,能夠充分體(ti) 現我們(men) 臨(lin) 床的價(jia) 值。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科主任 汪建華:希望尊重我們(men) 影像科的勞動付出。
這場論證會(hui) 就像是一場臨(lin) 床科室間的“辯論賽”,事關(guan) 自己科室的醫療服務項目能否納入改革範疇,服務價(jia) 格是提高還是降低?
很顯然,這場“辯論賽”的各方“辯手”都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作為(wei) 相關(guan) 科室的負責人,他們(men) 都提出了各自需要調價(jia) 的醫療項目以及調價(jia) 的理由。
根據廈門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規則,醫療機構首先在醫院內(nei) 主動對項目進行篩選,價(jia) 格得有升有降,除了漲價(jia) 的項目,還必須要有降價(jia) 的項目,而且升降總量綁定在了一起。也就是說,調增總量越高,調降總量也越多。醫院每次上報複雜性醫療服務價(jia) 格調整前,醫務部、護理部、財務部等職能部門都需要結合曆史數據進行再次論證,力求多維度科學體(ti) 現醫療服務價(jia) 值。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保與(yu) 物價(jia) 管理部副主任 吳寧寧:實地解決(jue) 患者就診的費用問題,解決(jue) 這個(ge) 學科麵臨(lin) 的運營壓力,以及技術勞動價(jia) 值的體(ti) 現。
在價(jia) 改的探索中,醫院從(cong) 原來的被動執行者變成了主動參與(yu) 者,價(jia) 格形成也從(cong) 原來“政府說了算”,轉化為(wei) “機製說了算”。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王占祥:價(jia) 格調整牽扯到方方麵麵,我們(men) 特別重視每次價(jia) 格調整以後的效果。既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同時也能夠讓各科室接受,也能夠讓醫院可持續發展。讓科室醫務人員辛苦付出的技術價(jia) 值、勞務價(jia) 值能有充分的體(ti) 現。
醫療服務報價(jia) 與(yu) 分析平台 實現智能化管理
從(cong) 2021年啟動試點以來,廈門已經先後在2023年1月1日和今年3月12日完成了兩(liang) 輪調價(jia) ,共調整醫療服務價(jia) 格項目1093項。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調整,一度對醫保相關(guan) 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場“硬仗”,因為(wei) 從(cong) 報價(jia) 材料的提交、價(jia) 格的計算都要人工來進行,費力費時。現在,廈門創建了醫療服務報價(jia) 與(yu) 分析平台,實現了對醫療服務價(jia) 格的動態調整評估、總量調控測算等功能。
複旦大學附屬兒(er) 科醫院廈門醫院衛生管理研究實習(xi) 員 楊燕芬:醫保局把各家醫院的工作量都導入到係統中了,我們(men) 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去年的工作量,能夠更好地貫徹執行報價(jia) 方案的細則。
廈門市醫療保障局醫療服務價(jia) 格處副處長 葉喆喆:這個(ge) 平台可以實現從(cong) 醫院報價(jia) 到項目經濟分的生成,到最後方案形成的全流程,極大地提高了我們(men) 的工作效率。
接下來,廈門醫療服務價(jia) 改,將繼續逐步疏導價(jia) 格矛盾突出問題扶持薄弱學科發展,重點對中醫、兒(er) 科等學科進行政策傾(qing) 斜。持續推動降低部分大型設備檢查治療及化驗類醫療服務項目價(jia) 格。
廈門市醫療保障局局長 花育明:動態調整好醫療服務價(jia) 格,在群眾(zhong) 能接受,醫院能發展,基金能負擔之間尋求最大的公約數,力爭(zheng) 為(wei) 全國深化醫療服務價(jia) 格改革提供更多更好可複製可推廣的“廈門實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