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屬公園清明假期首次開啟“雲賞花”
清明假期將至,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北京市屬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將圍繞“憶滿京城 情思華夏”的主題,推出賞春花、憶先烈、尋傳(chuan) 統、愛自然等清明遊園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陶然亭、玉淵潭、香山等公園將在清明假期首次開啟雲(yun) 遊賞花慢直播,展示市屬公園中的春日美景。
陶然詩會(hui) 首次線上直播
清明節是中國古老而傳(chuan) 統的節日,自古就有踏青賞花的習(xi) 俗,並與(yu) 園林文化交織形成獨有的節日氛圍。
眼下,玉淵潭公園第三十五屆櫻花文化活動暨第五屆春季花卉聯展、中山公園第二十九屆春花暨鬱金香觀賞季、國家植物園第二屆桃花觀賞季、陶然亭公園第九屆海棠春花文化節都已拉開帷幕。一係列寓教於(yu) 樂(le) 的賞花遊船、自然導賞、科普體(ti) 驗,以及非遺展示、手工製作等遊園文化活動,讓遊客在賞花踏青的同時,深入了解園林生態知識,領略傳(chuan) 統文化韻味。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清明假期,天壇公園神樂(le) 署雅樂(le) 團將以配樂(le) 歌唱的方式,推出《詩經》專(zhuan) 場演出,觀眾(zhong) 線上就能體(ti) 會(hui) 中國古人八音克諧、神人以和的境界。同時,園內(nei) 將定時舉(ju) 辦“清明祭祀思時之敬”“聲尋回音壁”等互動活動,帶領觀眾(zhong) 走進祈穀壇建築群、皇穹宇等,探尋中國古建築與(yu) 清明習(xi) 俗的關(guan) 係。
陶然亭公園將開展趣味投壺活動,並將首次在官方抖音直播陶然詩會(hui) ,以吟、誦、唱等形式,供遊客觀眾(zhong) 線上線下共同追憶先賢、緬懷先烈。紫竹院公園邀請民俗學者、音樂(le) 家、朗誦家從(cong) 清明節的起源、曆史、習(xi) 俗、詩詞等方麵解析文化內(nei) 涵,與(yu) 市民遊客在澄碧山房景區共赴一場清明雅集。玉淵潭公園開設手工風箏體(ti) 驗區,清明當天邀請遊客繪製專(zhuan) 屬風箏,體(ti) 驗“蹴鞠”、“射箭”等清明傳(chuan) 統民俗。
此外,景山公園攜手中國文促會(hui) 推出“景山國學講堂”,通過“高山流水”古琴文化公益講座,實現聽眾(zhong) 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時空對話。北海公園推出“老北京門墩兒(er) 藝術攝影展”,從(cong) 門墩兒(er) 的作用、造型、紋飾等,揭示傳(chuan) 統文化、古建保護、曆史文物之間的關(guan) 係。中國園林博物館通過文化體(ti) 驗活動、沉浸式快閃演劇、公益主題導賞等形式,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博物館和古典園林中的雅致園居氛圍。
清明定時開啟紅色講解
清明節期間,市屬公園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將為(wei) 遊客市民提供紅色課堂和講解服務。
據悉,陶然亭公園慈悲庵和高君宇烈士墓在原有預約講解的基礎上,特別推出假期定時講解,與(yu) 遊客共同感悟紅色文化內(nei) 涵。頤和園益壽堂推出“追憶紅色印記 弘揚趕考精神”互動答題,遊客可預約“準考證”,參與(yu) 體(ti) 驗“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zhuan) 題展覽”考試。
香山公園持續推出“行走的思政課堂”,邀請青少年走進公園中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學習(xi) 了解香山紅色文化和植物、建築知識。中山公園組織青少年在公園中尋找紅色印跡,沉浸感受百年前中國早期進步人士宣傳(chuan) 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的活動場景。天壇公園設置“天壇裏的紅色故事”展區,由文化小使者為(wei) 市民遊客講述天壇裏的紅色故事。同時,市民遊客可在香山公園革命紀念地舊址、玉淵潭公園中國少年英雄紀念碑參加集章打卡活動,感悟革命精神,傳(chuan) 承紅色文化。
推出多條自然導賞路線
清明假期,市民遊客還可以到市屬公園參與(yu) 自然筆記、古樹觀察等科普活動。市公園管理中心推薦北海公園南門至瓊島春陰碑、中山公園科普小屋至西壇門山、國家植物園(北園)科普館、北京動物園水禽湖至鳥苑、陶然亭公園科普小屋至東(dong) 門等自然導賞路線,具體(ti) 參加方式可關(guan) 注“科普公園”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
此外,市屬公園還將舉(ju) 辦豐(feng) 富的互動體(ti) 驗活動。市民遊客到香山公園登山打卡,不僅(jin) 能收獲清明限定冰箱貼,還能在致遠齋參與(yu) 手繪沙燕小風箏、幹花團扇製作、植物拓染等。景山公園則將舉(ju) 辦指尖上的微盆景製作活動,專(zhuan) 業(ye) 老師帶遊客設計製作“六月雪”微型盆景作品。國家植物園(北園)節氣昇活館將舉(ju) 辦新式花草燈製作活動。紫竹院公園招募遊客參與(yu) 鉤織“桃花朵朵”、製作“梅花書(shu) 簽”、填色“水墨紙鳶”等體(ti) 驗活動。文/本報記者 王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