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全麵啟動
新設項目亮點紛呈,文化資源供給全麵躍升,線下參與(yu) 高校學生預計實現翻番、達10萬(wan) 人次以上……日前,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全麵啟動。隨著行動計劃《項目指南》正式發布,7大機製、25個(ge) 項目、65項活動將全年鋪開,進一步推動首都高校人才培養(yang) 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雙向互動、相互賦能。
市委宣傳(chuan) 部、市委教育工委於(yu) 2023年創新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把優(you) 秀文化送進高校,一大批理論專(zhuan) 家、文化名家走進高校,一大批經典劇目、文藝佳作走近學生,一大批榜樣楷模走上講台,讓首都文化持續滋養(yang) 青年成長;把高校學子請出校園,打卡首都發展地標、講述紅色故事、開展文物研究、參與(yu) 誌願服務……青年學生在親(qin) 身實踐中感悟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在深度參與(yu) 新時代首都文化建設中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愛國之情。首都高校也在廣泛參與(yu) 中豐(feng) 富了思政載體(ti) 、拓展了思政課堂。
近一年來,行動計劃成績單亮眼:累計舉(ju) 辦1000餘(yu) 場次各類活動,覆蓋首批16所試點高校的20餘(yu) 萬(wan) 名師生,相關(guan) 活動線上傳(chuan) 播量達4億(yi) 多次,開創了文化育人的嶄新格局,打造了立德樹人的“北京樣板”,成為(wei) 首都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
今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升級,《項目指南》是創新之舉(ju) 。一本“總菜單”,囊括“信仰行”“紅色行”“古都行”“文藝行”“誌願行”“園區行”“書(shu) 香行”65項具體(ti) 活動,緊貼學生特點和高校所需,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活動的內(nei) 容簡介、參與(yu) 對象、基本流程、報名方式等。
相較去年,行動計劃的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增設“書(shu) 香行”係列活動、萬(wan) 人走進博物館、大學生走進北京國際電影節等,將首都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源源不斷地轉化為(wei) 思政教育的鮮活教材。
形式更加多樣——新添古籍修複、展覽策劃、廣播電視節目拍攝等參與(yu) 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從(cong) 參觀者、體(ti) 驗者變為(wei) 參與(yu) 者、建設者,在欣賞文化之美中涵養(yang) 文化情懷、厚植文化自信。
經典項目持續深化——“理”讚青春、“生動實踐麵對麵”、“青春拍客秀”等,緊密結合重大時代主題,讓學生在深度參與(yu) 中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蓬勃生機,激發愛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
一係列生動實踐正在開花結果。香山革命紀念館宣傳(chuan) 教育部副主任孟超說,去年“紀念館之星”項目培養(yang) 了120名優(you) 秀大學生講解員,今年,還將培養(yang) 更多的紅色文化傳(chuan) 播者,走進建黨(dang) 、抗戰、新中國成立三大紅色文化片區,通過新時代青年的講述,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下去。
覆蓋麵更加廣泛,是今年行動計劃的又一亮點。社科研究單位、各類文藝院團、百餘(yu) 家文博場館、數十家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廣泛參與(yu) ;參與(yu) 高校由去年的16所拓展至26所,新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均衡覆蓋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等不同學科,實現從(cong) “點”到“麵”的提升。
對標創新項目,行動計劃的工作機製更加健全。市委宣傳(chuan) 部、市委教育工委將持續做好總體(ti) 謀劃、統籌指導,全麵落實項目化管理、清單化供給,進一步明確7大機製牽頭單位,形成各方力量高效協同的工作格局,搭建培育時代新人的廣闊舞台,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不斷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高校師生已經開始為(wei) 今年的行動計劃做準備。“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參與(yu) 行動計劃中接受思想洗禮、感受時代脈搏。”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傳(chuan) 播學院教師袁雪說,行動計劃更加開放的形式,為(wei) 青年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參與(yu) 空間,“同學們(men) 都很期待,迫不及待想報名參與(yu) 今年的項目。相信大家能從(cong) 中收獲更多成長,結出豐(feng) 碩成果。”
文/李祺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