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談老舊小區改造:要更注重節能、創新和實用
(兩(liang) 會(hui) 訪談)全國人大代表談老舊小區改造:要更注重節能、創新和實用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王慶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wan) 個(ge) ,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作為(wei) 一項惠民工程,老舊小區改造順應了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成為(wei) 擴大內(nei) 需、促進就業(ye) 的重要政策工具。
但目前老舊小區改造的項目清單還不夠完善、改造模式創新不足、環保節能和實用功能尚需加強。
全國人大代表、奧潤順達集團總裁倪海瓊調研發現,一些老舊小區建築節能效率低、冬季取暖能耗高,成為(wei) 北方地區冬季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遠遠超出環境容量的原因之一。
“目前多數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清單有待完善,很多改造項目沒有門窗節能改造,但門窗是降低建築能耗的關(guan) 鍵環節,通過門窗流失的建築能耗占比一半以上。”倪海瓊建議,將節能門窗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必選項目清單,設立專(zhuan) 項獎勵資金,鼓勵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優(you) 先采用節能門窗、智能遮陽等環保產(chan) 品;建立健全節能門窗的政策法規,有序提升建築節能標準,加快完善對建築門窗工程的全程監管。
按計劃,2020年改造老舊小區3.9萬(wan) 個(ge) ,涉及居民近700萬(wan) 戶。倪海瓊統計,若在這些小區改造中采用節能門窗,年可節約標煤614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8萬(wan) 噸,將極大利於(yu) 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除了節能環保,老舊小區改造要更注重實用性,建立完善的改造標準體(ti) 係,也是今年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楊善竑直言,老舊小區要在改造中應更注重實用功能,科學精準規劃。要堅持禁止大拆大建,充分節約利用的原則,注重優(you) 化整體(ti) 布局和實用功能。
她認為(wei) ,改造規劃方案既要重點保障小區居民公共服務基本需要,又進一步對小區完善提升,構建具有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健康等為(wei) 一體(ti) 的居住環境。
“當前需要盡快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體(ti) 係”,全國人大代表、山東(dong) 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廳長王玉誌表示,目前應盡快出台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標準,明確改造內(nei) 容、分類和標準,提升改造質量。
對於(yu) 改造完成的小區,王玉誌表示,要構建老舊小區管理長效機製。推動改造後小區物業(ye) 管理全覆蓋,引導利用現代化識別係統和視頻監控、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智慧住區”。
針對當前老舊小區房齡多不超50年就麵臨(lin) 嚴(yan) 重老化問題,倪海瓊建議推廣超低能耗建築,延長住房使用壽命,改善居住環境。
倪海瓊介紹,德國的超低能耗建築“被動房”值得中國借鑒。這一技術無需和外界能源基礎設施相連,通過太陽能光電係統與(yu) 蓄能技術集成應用,保證建築物能源供應。以洛卡恩被動房集成係統為(wei) 例,如果北方地區建築改造成此超低能耗建築,每年可節約3.49億(yi) 噸標煤,極大緩解大氣汙染治理難題的同時將減輕“煤改氣”和“煤改電”引起的能源緊張局麵。
目前,中國城鎮老年人近80%居住在老舊小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已成為(wei) 居家養(yang) 老的基礎保障。但倪海瓊認為(wei) ,應用環保門窗隻是解燃眉之急,深入推廣超低能耗建築才是延緩新住宅快速成為(wei) 老舊小區的有效方法。超低能耗建築不僅(jin) 契合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也能夠顯著改善人居環境,更好地滿足民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