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北美觀察|微笑裏的種族歧視

張森 發布時間:2020-06-11 16:4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自從(cong)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粗暴執法殺害了非裔喬(qiao) 治·弗洛伊德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之後,加拿大各地也暴發了聲援美國非裔,反對歧視非裔和原住民,反對種族主義(yi) 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從(cong) 5月底到6月8日,從(cong) 東(dong) 部的哈利法克斯到西部的溫哥華,從(cong) 首都渥太華到最大城市多倫(lun) 多,從(cong) 法語區最大城市蒙特利爾到草原省中心城市卡爾加裏,加拿大全境所有大城市都爆發過抗議活動,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繼有相關(guan) 的抗議。

  一個(ge) 發生在美國的案件,為(wei) 什麽(me) 會(hui) 在加拿大引起如此強烈的反應?要知道,非裔人口在加拿大所占的比例,按照加拿大統計局迄今最新的2016年的統計,大約是3.5%。以這樣的人口比例,為(wei) 什麽(me) 能掀起如此大的聲浪呢?

  兩(liang) 輪抗議看似相同 實則差異明顯

  總台記者對加拿大兩(liang) 輪的抗議活動中都進行了采訪拍攝,也就是發生在5月30日—31日的第一輪,以及6月5日—7日的第二輪。從(cong) 記者的觀察來看,者兩(liang) 輪抗議活動有著很大不同。

  從(cong) 抗議規模、發起組織等方麵看有明顯不同

  第一輪的抗議活動僅(jin) 限於(yu) 多倫(lun) 多、蒙特利爾、溫哥華等少數幾個(ge) 非裔比較集中的大城市。抗議活動基本上都是由非裔民權組織發起,參加抗議的非裔比例較高,大量其他膚色的民眾(zhong) 雖然也參加,但不是居於(yu) 主導地位。

  而在第二輪的抗議中,首先是發起者已經不是以非裔民權組織為(wei) 主了,參加抗議的人數也明顯增加,非裔民眾(zhong) 的比例甚至不那麽(me) 明顯了,其他膚色的民眾(zhong) 占了多數。參加抗議的城市也遠比第一輪要多,甚至諸如不列顛哥倫(lun) 比亞(ya) 省中部城市基洛納、愛德華王子島省首府夏洛特敦這樣的中小城市也參與(yu) 了進來。

  從(cong) 抗議的訴求上看也不盡相同

  以發生在法語區最大城市蒙特利爾的抗議為(wei) 例,蒙特利爾民眾(zhong) 在第一輪的抗議活動中,充滿對美國非裔的同情,以及對白人警察的憤怒,抗議者的主要訴求除了反對歧視非裔之外,還有很多憤怒的情緒。抗議者甚至最終與(yu) 警方發生了衝(chong) 突。

  而在第二輪抗議活動時,民眾(zhong) 不僅(jin) 平和了許多,訴求重點與(yu) 此前的相比也明顯更為(wei) 豐(feng) 富、更加有加拿大特色了。除了聲援美國非裔、反對歧視非裔之外,還增加了反對歧視原住民,反對種族歧視,反對警方粗暴執法的口號和標語。

  引發兩(liang) 輪抗議的直接原因明顯不同

  在第一輪抗議發生之前,加拿大恰巧也發生了一起警察與(yu) 非裔對峙過程中導致非裔死亡的事件,也就是發生在多倫(lun) 多的“陽台死亡案”。當地時間5月27日下午,29歲的非裔婦女蕾吉斯·科欽斯基-帕奎特(Rigis Korchinski-Paquet)在警察進入她家所在的樓房執法時,她從(cong) 24層樓的陽台上跌落而死。事後,警方稱,是蕾吉斯自己跳樓自殺而死,但蕾吉斯的母親(qin) 等家人通過社交媒體(ti) 表示,是警察把蕾吉斯從(cong) 陽台上推下去的。此事立即在非裔民眾(zhong) 當中引起軒然大波,加上最近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警察暴力執法導致的非裔大規模抗議事件,使得加拿大的非裔民眾(zhong) 也組織了第一輪抗議。

  而第二輪抗議活動發生之前,幾個(ge) 視頻在網上流傳(chuan) 的視頻顯示,原住民在警方執法過程中遭到粗暴對待,警方過度使用暴力逮捕和毆打原住民。其中一個(ge) 案件是,一位來自艾伯塔省麥克默裏堡原住民部落酋長艾倫(lun) ·亞(ya) 當(Allan Adam),他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因為(wei) 機動車的年檢證明過期就遭到白人警察的逮捕和毆打,而類似的情況如果發生在白人身上,可能僅(jin) 僅(jin) 是開罰單而已。

  從(cong) 當時拍攝的手機錄像上看,這位酋長當時對白人警察喊道,“我沒有抵抗, 別這樣”,警察還是粗暴地逮捕了他。酋長在被警察釋放之後拍攝的照片顯示,他的臉上有嚴(yan) 重的傷(shang) 痕。

  類似的視頻還有幾個(ge) ,這是導致第二輪抗議的直接原因。

  如果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兩(liang) 輪抗議活動的差異,可以這麽(me) 說,第一輪是為(wei) 美國抗議,第二輪是為(wei) 加拿大抗議。

  係統性的歧視導致積怨已久

  加拿大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個(ge) 平和的國家。國際上樹敵不多,國內(nei) 矛盾也比較少。對中國人來說,對加拿大的印象普遍不錯。這樣的國家,會(hui) 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嗎?

  現在讓我們(men) 來看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是如何看待加拿大的種族歧視問題的。

  當地時間6月8日上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例行的全國講話中專(zhuan) 門談到了這個(ge) 問題。他承認,最近幾天,發生在多個(ge) 城市的反歧視、反粗暴執法的抗議是因為(wei) 加拿大存在係統性的種族歧視問題,原住民、種族化的加拿大人在執法過程中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

  他說,加拿大的係統性歧視和種族主義(yi) 不僅(jin) 存在於(yu) 警察執法中,也包括一些族群的長期貧困和存在精神健康問題。這些族群常常被警察當作罪犯對待,而不是得到幫助。

  如果用簡單一些的語言來理解特魯多的話,就是不屬於(yu) 主流社會(hui) 的加拿大人長期遭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歧視,警察的粗暴執法就是最明顯的歧視。而這就是加拿大人大規模抗議的原因。

  毫不誇張地說,積怨已久的歧視問題在加拿大民眾(zhong) 當中引起了廣泛的共鳴,這是導致加拿大出現如此大規模抗議活動的主要原因。

  對於(yu) 中國人來說,可能對“係統性歧視”以及“種族化的加拿大人”這兩(liang) 個(ge) 詞比較陌生,但是這個(ge) 詞卻是加拿大人權組織研究的課題之一,可見它在加拿大社會(hui) 一直都是個(ge) 社會(hui) 現象,隻是以前從(cong) 未得到過足夠重視,或者說,被主流社會(hui) 長期忽略了。

  安大略省人權委員會(hui) 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解釋了什麽(me) 是“係統性歧視”,它首先就被定義(yi) 為(wei) 屬於(yu) 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可能是由於(yu) 個(ge) 人的行為(wei) ,也可能是由於(yu) 歧視性製度的意外後果和無意識的後果。 這稱為(wei) 係統性歧視。

  係統性歧視可以被描述為(wei) 一種行為(wei) 模式,政策或實踐,它們(men) 是組織結構的一部分,對種族化的人造成或長期不利。”

  “種族化的加拿大人”,可以簡單理解為(wei) ,所有有色人種,以及不屬於(yu) 歐洲裔且宗教不同的白人,比如阿拉伯人、猶太人、波斯人等等。

  雖然在我們(men) 中國人看來,白人似乎沒有什麽(me) 區別,但實際上,種族歧視的鏈條很長,首先是白人對有色人種的歧視,白人中間同樣存在歧視鏈條,這個(ge) 歧視鏈條的頂端就是西歐裔的白人。

  世界知名的黑人運動員也遭到歧視

  也許有人會(hui) 認為(wei) ,種族歧視與(yu) 社會(hui) 地位有關(guan) ,如果在加拿大的社會(hui) 地位高,或者足夠有錢,就不會(hui) 遭到種族歧視。

  對於(yu) 這種看法,記者隻能說,既自私又無知。

  加拿大媒體(ti) 6月7日采訪了加拿大一位知名的非裔,他就是多諾萬(wan) ·貝利。

  很多年輕聽眾(zhong) 可能對多諾萬(wan) ·貝利(Donovan Bailey)不太熟悉。貝利是加拿大著名的非裔田徑運動員。1996年在第26屆亞(ya) 特蘭(lan) 大奧運會(hui) 上獲得男子100米冠軍(jun) ,並且打破世界記錄,成績是9秒84。他同時還獲得了4×100米接力金牌。

  貝利1996年在參加亞(ya) 特蘭(lan) 大奧運會(hui) 之前就曾抨擊過加拿大存在的種族歧視現象。

  在加拿大,貝利享有很高的聲譽,無疑也是一位成功的非裔。如今,25年過去了,對於(yu) 加拿大和美國的歧視現象,他如何看的呢?

  貝利說,當他看到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跪壓在非裔喬(qiao) 治·弗洛伊德的脖子上超過8分鍾,而非裔則無助地乞求時。他說,“這很惡心。”但是,他對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已經“感到無能為(wei) 力了”。

  “在這個(ge) 時候,我一直在問自己和我的朋友……這兩(liang) 個(ge) 星期的抗議是我們(men) 以前看過的無數次抗議的重複嗎?或者這一次,我們(men) 會(hui) 看到一些結果嗎?”貝利說。

  “種族主義(yi) 者在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公然存在的。一些看起來不像加拿大人的人,比如有色人種,不會(hui) 得到相同的待遇。與(yu) 美國不同的是,加拿大的種族主義(yi) 是帶著微笑的種族主義(yi) ”。

  他舉(ju) 例說,比如找工作,雖然不同膚色的加拿大人都有機會(hui) 申請,但實際上,人家早就決(jue) 定了錄用白人,有色人種的參與(yu) 隻是裝裝樣子。

  貝利說,對付公然的種族主義(yi) 者容易,您可以忽略,可以回擊,可以裝傻,也可以蔑視。但是,對付帶著微笑的種族主義(yi) 很難。

  在文章的最後,記者隻想問一下那些以為(wei) 隻要自己足夠有錢就能獲得加拿大社會(hui) 尊重的華人們(men) :與(yu) 這位國際知名的田徑運動員貝利相比,你有更多的機會(hui) 避免歧視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