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強化法治保障 鞏固脫貧成果

發布時間:2020-06-11 16:40:00來源: 人民日報

  強化法治保障 鞏固脫貧成果(法治頭條·法治保障脫貧攻堅④)

  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實踐中,製度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jin) 保障脫貧方案的精準實施,同時也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必須不斷強化脫貧攻堅的法治保障,用製度規範和促進脫貧攻堅。

  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還需要夯實一些薄弱環節,比如怎樣規範涉農(nong) 資金管理,如何推進扶貧政策更加公開透明,如何引導農(nong) 村群眾(zhong) 移風易俗……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些問題,還是要從(cong) 建章立製著手,著眼長遠推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編 者

  涉農(nong) 資金管理更規範了

  本報記者 汪誌球

  “感謝你們(men) ,要不然我妻子今年的新農(nong) 合醫療款就繳不上了……”前不久,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裏市大風洞鎮紀委同誌到龍井壩村回訪,村民吳仕祥不停致謝。

  今年4月以來,針對涉農(nong) 資金管理和發放等方麵易發多發問題,大風洞鎮開展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基金專(zhuan) 項監察。

  “我通過村幹部繳納了全家6口人的新農(nong) 合醫療款,可是係統裏卻查不到我妻子的繳費記錄,村幹部也支支吾吾說不清楚。”吳仕祥向入戶走訪的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組反映。

  “村幹部代繳新農(nong) 合醫療款,很有可能存在截留風險。”了解到吳仕祥一家的情況後,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組敏銳地發現了問題所在。

  經過調查發現,按照貴州省新型農(nong) 村合作醫療收繳工作要求,大風洞鎮於(yu) 2019年12月起,由各村兩(liang) 委牽頭,在嚴(yan) 格核實參合農(nong) 戶家庭基本信息後,由村幹部按照每人每年250元的標準,代為(wei) 收繳新農(nong) 合醫療款,收繳後的款項統一交由鎮合醫辦錄入係統。結果,龍井壩村村委會(hui) 主任包某某在填報參合人員信息時,漏報了吳仕祥妻子的信息。

  這次調查還發現,龍井壩村個(ge) 別村幹部截留了7位村民新農(nong) 合醫療款共計1750元。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組隨即督促相關(guan) 部門補錄了遺漏人員信息,並對涉案村幹部嚴(yan) 肅問責處理。

  涉農(nong) 資金關(guan) 乎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專(zhuan) 項監督檢查組將問題向鎮黨(dang) 委、政府反饋,督促有關(guan) 部門開展整改,盡快解決(jue) 新農(nong) 合醫療款收繳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大風洞鎮很快建立完善了《大風洞鎮合作醫療收繳管理工作製度》,對資金收繳、信息錄入、公示公開、監督管理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大風洞鎮還積極推行個(ge) 人報繳製度,由村幹部引導參合群眾(zhong) 自行繳費;對個(ge) 人不能自助繳納的,由村會(hui) 計及鎮包村幹部共同入戶收繳,互相監督,並在繳費後10日內(nei) 將群眾(zhong) 參合信息錄入係統,按時公示,從(cong) 源頭上避免村幹部代繳費可能發生的“漏人”和資金截留等問題。

  在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的基礎上,大風洞鎮還整合各方麵力量,成立新農(nong) 合監管小組,對新農(nong) 合收繳、管理及使用等工作進行不定期監督檢查及審核,及時查處集體(ti) 或個(ge) 人截留、擠占、挪用群眾(zhong) 涉農(nong) 資金,對工作中不認真履職、敷衍了事等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行為(wei) 嚴(yan) 肅處理,確保民生資金不受侵害。

  “十大崗”讓增收有保障了

  本報記者 喬(qiao)  棟

  呂梁山上的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武家莊鎮郝家圪墶村,有一條小河在村邊流淌。這條當地居民都叫不上名的小河,是整個(ge) 村莊的“母親(qin) 河”。不久前,小河第一次有了專(zhuan) 職的看護人——趙福生。

  趙福生今年55歲,是郝家圪墶村的貧困戶。2017年,他被查出患了肺癌,依靠國家幫扶政策,十幾萬(wan) 元的治療費用大部分得到了報銷。可患病後的趙福生勞動能力大為(wei) 下降,收入也隨之降低,兩(liang) 口子一年到頭收入才幾千塊錢,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為(wei) 了讓處在脫貧邊緣的群體(ti) 持續穩定增收,今年3月,中陽縣經過調研,提出了“十大崗”的製度設計,精確瞄準邊緣戶,通過新增村裏十方麵的固定崗位設置,提升貧困戶“造血”能力。趙福生這才走上了“護河員”的崗位。

  “‘十大崗’包括保潔員、護河員、護路員、網格員、宣傳(chuan) 員等,但並不意味著隻有10個(ge) 崗位,而是根據每個(ge) 村子貧困人口比例、邊緣戶人數多少、自身意願和工作能力等,確定具體(ti) 崗位數量。”中陽縣縣長田安平說,“在製度設計上,允許一崗多人,且不和原有崗位發生衝(chong) 突。我們(men) 根據資金量,全縣共確定了3000個(ge) 左右的崗位,郝家圪墶村確定了14個(ge) 崗位。”

  有了好政策,還要保證執行公平,村民服氣。“十大崗”的實施難點,就在於(yu) 脫貧之後重新精準測算邊緣戶的收入。“在村裏,這樣一個(ge) 固定崗位大家都盯著,誰都想多一份收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把收入算清楚,誰最困難就優(you) 先照顧誰。”郝家圪墶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高真通過連續入戶走訪、逐一比對,並經過集體(ti) 討論和論證,最終確定了邊緣戶的收入區間。

  “我們(men) 把人均收入精準到了分。”包聯單位負責人、中陽縣財政局長高青山說,“不過,貧困戶的收入情況,僅(jin) 靠入戶了解是不夠的。”比如有一項取暖清潔能源補貼,去年普遍增加了,但平均每人增加了多少、標準是什麽(me) ,老百姓未必清楚。還有就是農(nong) 村的養(yang) 老保險,60歲到64歲每個(ge) 月是一個(ge) 標準,但64歲以上又是另外的標準,金額年年都在變動。為(wei) 了精準測算,駐村工作隊特意從(cong) 撥款單位要來了相關(guan) 數據。

  有了精準測算的收入區間,崗位設置起來就能一碗水端平。“同樣是保潔員,根據收入區間的不同,安排了不同的工作量,每月收入也從(cong) 500元到800元不等。”高真說。

  “脫貧不脫政策,在用製度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的路上,我們(men) 一直在探索。”田安平說,“針對村裏的邊緣戶,‘十大崗’能解決(jue) 不少問題,而對於(yu) 那些沒有評上‘十大崗’的邊緣戶,則通過臨(lin) 時勞務型崗位為(wei) 他們(men) 提供幫助。對於(yu) 常年不在村、易地扶貧搬遷後的邊緣戶,我們(men) 專(zhuan) 門出台了易地型公益崗,形成了解決(jue) 邊緣戶的持續增收的崗位製度辦法。”

  高額彩禮終於(yu) 降下來了

  本報記者 王錦濤

  王福玲是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索羅鎮廟後村村民。4年前,小兒(er) 子娶媳婦,彩禮花了22.5萬(wan) 元。“雖說家裏不富有,可娃的婚姻大事,說啥也不能委屈了。”王福玲說,靠著向親(qin) 朋好友四處借,好歹湊夠了。這幾年,兒(er) 子在外務工,家裏省吃儉(jian) 用,總算今年有望把這筆外債(zhai) 還清。

  “幾年前,幾十萬(wan) 的彩禮太普遍了。”廟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建軍(jun) 說,農(nong) 村老人最憂心的,就是給孩子娶媳婦,願意嫁到村裏的女子本來就少,大家又相互攀比,彩禮錢也逐年水漲船高,“很多人家都是東(dong) 拚西湊,欠下的債(zhai) 好幾年才能還完。”

  為(wei) 了有效治理高價(jia) 彩禮問題,平涼在全市所有行政村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hui) ,依靠村規民約對村內(nei) 婚嫁彩禮“限高”,引導婚嫁雙方逐年降低彩禮數額,鼓勵少要或不要彩禮。

  “我們(men) 村是最早成立紅白理事會(hui) 的村之一,2017年就成立了。”崆峒區四十裏鎮七府村紅白理事會(hui) 會(hui) 長陳維軍(jun) 說,村裏為(wei) 此還專(zhuan) 門修建了兩(liang) 層樓的便民事務用房,專(zhuan) 供村民操辦紅白事,“這裏最多擺10桌,一桌300元,十菜一湯,可以自己買(mai) 自己做,也可以全權委托給理事會(hui) ,都是成本價(jia) 。”自打村裏免費提供場地後,村民大操大辦紅白事的情況不斷減少,花銷也慢慢降下來。

  “彩禮不好降,有一個(ge) 重要原因是不想讓別人背後說閑話。”陳維軍(jun) 說,剛開始大家覺得降低彩禮就等於(yu) 降身價(jia) 、沒麵子,即使彩禮要得不高,也要在其他方麵找補回來。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七府村製定了一份村規民約,出台了婚嫁彩禮報備承諾表。“彩禮數額經雙方確認,簽字登記造冊(ce) ,還要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shu) 。”陳維軍(jun) 拿出厚厚一摞承諾表說,這樣一來,群眾(zhong) 有了參照、少了猜測,大家都一樣,也就沒了相互攀比的心思。

  李建軍(jun) 的兒(er) 子去年結婚,酒席一共才擺了5桌。有些人說風涼話,認為(wei) 不過是幹部裝樣子罷了。可李建軍(jun) 不為(wei) 所動,“幹部帶好頭,才能讓村民沒有心理負擔,破解難題也就沒有想象的那麽(me) 難了。”這兩(liang) 年,平涼市節節攀升的彩禮得到了有效遏製,大辦宴席之風也刹住了。

  “限高”隻是引導,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還是要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近年來,平涼因地製宜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吸納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隻要肯努力,村裏處處能賺錢。”王福玲說,果園經常缺人手,出去幹一天就能掙100多元。“大家收入高了,心態也更加平和了,彩禮錢都是適可而止,家裏不指望這個(ge) 錢生活養(yang) 老。我還有兩(liang) 個(ge) 孫子要結婚,肯定不會(hui) 那麽(me) 費勁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