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藥品帶量采購忙 地方也有好經驗

張曉東 發布時間:2020-06-16 08:55:00來源: 健康報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輕人民群眾(zhong) 醫藥費用負擔問題。2018年,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明確了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台操作的總體(ti) 思路。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目的是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製和以市場為(wei) 主導的藥價(jia) 形成機製,降低群眾(zhong) 藥費負擔,規範藥品流通秩序,提高群眾(zhong) 用藥安全。

  經過兩(liang) 年的探索與(yu) 實踐,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已經發揮出積極效果,藥品費用大幅度降低,人民群眾(zhong) 以比較低廉的價(jia) 格用上了質量更高的藥品。除了國家層麵的藥品統一采購,各省也開始試點省內(nei) 集中采購模式。“花灑效應”、品類管理、不搞一刀切、保留原研藥……各地也湧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為(wei) 醫療機構開展帶量采購提供了借鑒。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管理模式不斷探索及完善,總結出一條“上下聯動、品類管理、智能監管”的VBP-MDT模式,進一步豐(feng) 富了公立醫院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及使用模式。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不一刀切、保留原研、簡化流程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王占祥介紹,該院從(cong) 院長開始,帶領醫院各級領導認真解讀政策,並成立專(zhuan) 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MDT多學科管理模式。為(wei) 了精確解讀政策,該院加強對全體(ti) 醫務人員培訓,多種場合進行“4+7”政策及其重要性的宣講。醫院對第一批執行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藥品目錄,不搞“一刀切”,力爭(zheng) 滿足臨(lin) 床需求,同時又簡化管理流程。

  王占祥說,該院對25個(ge) 帶量品種,每個(ge) 品種隻保留一個(ge) 中選藥物、一個(ge) 原研藥物,供臨(lin) 床選擇,方便管理。其次,淘汰未通過QCE的非中選仿製藥或者其他同品類藥物。醫院製定了“替代方案”,當中選藥品突發供應短缺後,可迅速選取替代用藥,確保了疾病治療的連續性。為(wei) 確保藥品品類管理的執行,對於(yu) 之前使用同一化學名藥品的患者,不允許臨(lin) 床醫師隨意更改處方用藥;實時監測同類藥品的使用情況,包括采購量、處方量、使用量、藥品費用、各科室達標情況等。通過品間藥品使用量變化情況,及時掌握中選品種使用的趨勢性問題,有效防範中選品種使用向其他藥品轉移。

  同時,廈門市第一醫院借助醫院信息係統助力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品類管理。將中選藥品信息納入醫院藥品處方集目錄,並對藥品字典庫進行完善,新增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4+7”標識和國家藥品統一編碼。將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標識關(guan) 聯到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曆係統。如醫生選用非中選藥品,係統會(hui) 自動提示是否替換中選藥品,但不設置強行換藥,以確保平穩過渡。

  結合醫院合理用藥審方軟件,該院加強處方合理性審核,對超劑量、超長處方自動攔截。合理開發醫院BI決(jue) 策支持係統,實現對集中采購和使用的藥品及同藥理作用藥品的采購和臨(lin) 床使用實時監測。臨(lin) 床使用方麵,則重點關(guan) 注中選藥品的實時使用量、完成率、同種藥品實時使用量、中選藥品同種藥品使用占比等,多個(ge) 維度監管中選藥品和同品種藥品、同藥理作用藥品的使用情況。

  為(wei) 了監測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的使用安全性,該院定期監測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換藥人次數。醫院還加入了中國醫院藥物警戒係統,對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藥品設置安全性、有效性指標,係統可智能提取相關(guan) 病例進行分析。

  王占祥表示,自2019年3月開始實施至2020年3月,該院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取得了明顯成效,順利完成帶量采購任務,醫院患者人數、醫療水平也未受影響。

  “我們(men) 運行5個(ge) 月已基本完成采購任務量,試運行一年來,帶量采購超額完成,累計節餘(yu) 醫保金額4706萬(wan) 元,完成率達244.82%。與(yu) 去年同期相比,人均醫保費用降低218.35元,下降2.85%;人均藥品費用降低110.71元,下降2.60%;人均住院費用降低269.77元,下降1.72%。”

  福建省南平市四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結合自身特色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職責,對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VBP)管理模式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得出“關(guan) 注慢性病患者、上下融動、品類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模式。

  福建南平四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關(guan) 注慢性病患者、上下融動、品類管理”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是國家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實行全麵醫改的重要舉(ju) 措。基層醫療機構作為(wei) 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過程中非常龐大的一個(ge) 群體(ti) ,對國家順利完成帶量采購有著深遠的影響。”

  南平市延平區總醫院副院長、四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馮(feng) 建民認為(wei)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慢性病患者管理的主戰場,第一批帶量采購中選藥品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因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政策中,挑戰更大。

  南平市延平區總醫院副院長、四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馮(feng) 建民

  馮(feng) 建民介紹,該中心在實行藥品集中采購中嚴(yan) 格梳理藥品目錄,針對25個(ge) 帶量品種,每個(ge) 品種隻保留1個(ge) 中選藥物、1個(ge) 原研藥物,供臨(lin) 床選擇,淘汰未通過QCE的非中選仿製藥或者其他同品類藥物。同時,該中心用中選藥品替代部分高血壓藥,幫助慢性病患者減輕經濟負擔。

  VBP執行以來,該中心加強對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隨訪及管理。對於(yu) 有藥品替換的患者,增加隨訪頻次,及時登記,如有控製不佳及不良反應現象,及時向上級醫院反饋患者情況。提高義(yi) 診頻次,加強帶量采購和藥品使用宣傳(chuan) 。在本中心醫院VBP管理下,帶量采購不僅(jin) 沒有影響社區慢性病患者管理情況,而且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管理率。據統計,2019年年底共完善健康檔案50622份,管理高血壓患者5324人,其中按照規範管理的高血壓人數5102人,規範管理率達95.83%。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慢性病防控為(wei) 主,以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居多,管理範圍廣,管理患者多,管理難度大,麵臨(lin) 患者依從(cong) 性差、慢性病規範化管理率低、醫生用藥習(xi) 慣難以改變等問題。”馮(feng) 建民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該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加強慢性病患者的跟蹤隨訪,提高患者的就診意識。

  據了解,該中心實行帶量采購和藥品使用政策之後,患者不僅(jin) 沒有流失反而大幅增加,人均處方金額大幅下降,尤其是常見慢性病藥品降幅較大,患者用藥負擔大幅度降低,醫療衛生機構醫保金額節約率與(yu) 去年同期相比達74.14%。

  成都市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藥品之間存在相互替代、此消彼長的“花灑效應”,以及品類管理在增加日均處方量、降低單張處方金額方麵具有明顯優(you) 勢,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

  成都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花灑效應”廣泛存在、造福於(yu) 民

  成都市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羅曉露教授告訴記者,2019年3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印發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成都市正式實施藥品聯合招標采購試點工作。

  成都市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羅曉露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武侯區火車南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cong) 實踐出發,對試點工作落地執行方法進行了多次探索和改進。兼顧患者體(ti) 驗和合理用藥,每個(ge) 階段都以數據為(wei) 驅動,定期監測分析,讓管理人員、藥師以及臨(lin) 床醫師共同參與(yu) 執行方案的討論與(yu) 決(jue) 策,比較平穩地進行了集中帶量采購藥品的更換銜接,如期完成了帶量采購任務。

  他們(men) 針對兩(liang) 大類降壓藥(ARB類和CCB類),分析了2019年3月26日~10月31日的使用量、處方量及費用數據,與(yu) 2018年同期對比分析發現,工作中廣泛存在“花灑效應”,據此進行品類管理,可合理加快完成進度並增加日均處方數,降低單張處方金額,從(cong) 而提高患者藥品可及性,降低其經濟負擔。

  數據顯示,停用中標品A藥的同類原研品時,A藥總體(ti) 的日均使用總量從(cong) 629片/天減少到474片/天,而ARB(血管緊張素受體(ti) 拮抗劑)同類藥B藥和C藥日均使用量卻分別增加了19片/天和7片/天,日均處方數下降1.71張,難以如期完成任務;品類管理後,降壓藥中標品A藥的日均完成進度最快達0.62%/天,可提前4個(ge) 月完成,且單張處方金額環比降幅最大9.64元,日均處方量增加2.53張。

  數據表明,執行帶量采購試點工作後,2019年比2018年同期日均處方數增加13.29張,但單張處方金額降低了68.34元,平均降幅達17.47%;早期隻停用某個(ge) 品種,使得日均處方數下降1.71張,單張處方金額降低卻不太明顯(2.51元);進行品類管理後,日均處方數增加4.26張,且單張處方的金額降低了3.57元。進行品類管理擴大化後,單張處方金額環比降幅達到了最大值9.64元(2.94%),日均處方量也進一步增加了2.53張,惠及更多人群。

  該中心發現,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政策執行過程中,基於(yu) “花灑效應”進行品類管理,有助於(yu) 合理完成帶量采購合同量,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減輕患者藥費負擔,提高患者的藥物可及性。“在‘4+7’擴圍過程中尤其要留意‘花灑效應’的存在,合理進行藥物的品類管理,科學有序地完成帶量采購目標,最終造福患者,減輕醫保負擔。”羅曉露表示。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