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反差!東北人愛吃甜,從熱評菜單就能看出來
啥?說東(dong) 北人愛吃甜?
你可別在那瞎掰了,愛吃鹹我信,你哪隻眼睛看到俺們(men) 愛吃甜了?
一提東(dong) 北人,那絕對是漢子、仗義(yi) 的人設,但與(yu) 之形成顛覆性反差的竟是,東(dong) 北人愛吃甜。
雖然東(dong) 北人不太愛承認,但這確實實在是事實,從(cong) 東(dong) 北熱評的菜單上就能看出。
1
鍋包肉、拔絲(si) 地瓜、鬆仁玉米、柿子拌白糖、甜粽子,甜湯圓……這些東(dong) 北普通人家的日常菜,你就說,甜不甜?
甜!
鍋包肉,酸甜口。鍋裏扔上一把糖,掛漿油炸完的裏脊肉在裏麵翻個(ge) 個(ge) ,裝盤,開吃。
一盤鍋包肉曾是多少背井離鄉(xiang) 青年們(men) 魂牽夢繞的味道,對外號稱愛吃鹹的東(dong) 北人,單單獨戀這一口“甜”。
一道拔絲(si) 地瓜,曾是小時候,歡天喜地去參加婚宴的最大理由。婚宴上,吃完大肘子,獨獨望眼欲穿就等著這道拔絲(si) 菜——金黃的地瓜被焦糖包裹,咬下去,酥脆香甜,撐起了一整個(ge) 童年記憶中的味道。
除了拔絲(si) 地瓜,東(dong) 北人下館子,買(mai) 單的大哥必要問:“你家有什麽(me) ‘女士菜’?來兩(liang) 道。
似乎帶甜的都被劃入了“女士菜”的大範疇,脆皮香蕉、拔絲(si) 芋頭、藍莓山藥、鬆仁玉米、蛋黃焗南瓜、螞蟻上樹、糖衣花生……東(dong) 北人吃飯聚餐,每桌必有甜口的女士菜,如果沒有,就像吃著燒烤沒來點小啤酒,總是缺點啥,聚餐會(hui) 顯得不完整。
說到燒烤,那點完串後,即使是五大三粗的漢子,也會(hui) 對著烤串師傅方向喊上一嗓子:“加糖。”羊肉串、牛肉串烤完後,最後撒把糖,這樣的烤肉透著一股甜絲(si) 絲(si) ,才讓“大哥大”們(men) 覺得,“味正”。
在東(dong) 北點菜有講究,講究就是“有肉有素有家涼”。東(dong) 北大涼菜也是必點菜。東(dong) 北大家涼裏必須得(děi)“撒把糖”。
飯店後廚,拌菜師傅用手到糖罐子裏一抓,手腕一翻,糖已撒到涼菜盆裏,動作快而準,動作之流暢,如行雲(yun) 流水,一氣嗬成,盡顯東(dong) 北廚子的豪放氣概,似乎在說:
別看做得是家常涼菜,但也不能輸了咱做東(dong) 北菜的豪邁氣概。
2
在東(dong) 北,“蘸糖吃”也是尋常百姓家的一種日常吃法。酸菜心蘸白糖、西紅柿蘸白糖、粘豆包蘸白糖,就連端午節時,已經包了兩(liang) 三個(ge) 紅棗、蜜棗的粽子,本身已經夠甜了,那也得蘸著半碗白糖吃。
說到這兒(er) ,東(dong) 北人好好想想,是不是東(dong) 北人愛吃甜?如果你還覺得還不是,那麽(me) ,哥們(men) ,你再好好想想,你到底是不是東(dong) 北銀?
他解釋說,糖自古以來就是奢侈品,比鹽要奢侈,製糖的成本和技術比鹽要高級多了。製糖的技術是北方人先掌握的,因為(wei) 北方連年戰亂(luan) ,中國的權利政治中心往南移,製糖技術也轉移到南方,南方這才慢慢開始習(xi) 慣甜食。
你想,如果北方人不愛吃甜,誰會(hui) 費勁吧啦地發明製糖技術呢?你說是不是這個(ge) 理兒(er) 。
3
無辣不歡四川娘,無甜不爽東(dong) 北仁(yin)。
那四川人吃辣,是為(wei) 了對抗盆地潮濕的天氣。那東(dong) 北人喜甜,又是為(wei) 啥呢?
在我國,生產(chan) 糖的主要作物是甘蔗和甜菜,甘蔗主要生長在南方,而甜菜那曾是東(dong) 北大地裏一片片的存在啊!
在網絡視頻“農(nong) 村小飛陽”的視頻中,他說到,“東(dong) 北三寶”全國都知道,但東(dong) 北“三個(ge) 疙(ga)瘩(da)”隻有東(dong) 北人知道——芥菜疙瘩、甜菜疙瘩和教訓孩子的笤(tiao)帚(zou)疙瘩。
那“甜菜疙瘩”就是做糖的。
80後的東(dong) 北農(nong) 村娃應該都吃過“甜菜疙瘩”吧?在地裏薅個(ge) 大甜菜,切成片,在大鐵鍋裏蒸熟,一口咬下去,那是老甜了。要是火候到了,鍋裏還能烀出糖稀,用筷子一口一口挑著吃,那就是東(dong) 北娃的“糖果”。
中國講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俺大東(dong) 北,漫山遍地的“甜菜疙瘩”,薅一個(ge) 就吃,方便便宜,可能就為(wei) 東(dong) 北人愛吃甜營造了客觀環境。
4
東(dong) 北人吃甜那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不是單吃甜,那有啥吃頭兒(er) ?
那必須得加點鹹或酸調和一下“齁甜”的趕腳,不是純甜,而是“甜鹹”和“酸甜”。
知乎網友“榮醉石”說:東(dong) 北人是默認甜鹹=鹹的,所以你說東(dong) 北人愛吃甜的,才會(hui) 不承認。除非什麽(me) 時候到外地,吃到不加糖,隻有真·鹹的口味,才能明白自己平時吃的是甜鹹。
鹹和酸,加上糖的甜後,這樣菜的味道才有了更為(wei) 豐(feng) 富的層次,鮮香下飯。
知乎上的網友Shout說,東(dong) 北多數吃綿白糖,細碎黏連,味道像蜜甜。和南方吃的白砂糖不同,綿白糖味道濃厚,會(hui) 配合湯汁菜品包裹在舌頭上,咽下去掛在喉嚨上,會(hui) 有回味。讓菜的味道變得有厚度就隻有糖了。
多數時候放糖未必是為(wei) 了要甜味。炒菜時,醬油+糖=鮮而不鹹,冷麵、泡菜裏白醋+糖=清爽而不刺喉。
糖醋的菜、燒烤裏米醋+糖=甜,雙倍的香濃,而且糖能蓋住米醋裏濃重的發酵味道,米醋可以解糖的膩,東(dong) 北的糖醋是吃不出來酸味的。
東(dong) 北人熱情好客,來都來了,最後給你來盤鍋包肉,來個(ge) 大涼菜,配上一碗肉頭兒(er) 的東(dong) 北白米飯,看你是不是兩(liang) 碗打底,吃到肚皮滴流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