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新冠病毒存活能力有多強

發布時間:2020-06-24 17:31:00來源: 北京日報

  新冠病毒存活能力有多強

  張田勘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專(zhuan) 家指出,病毒的來源有可能是汙染的海產(chan) 品或肉類,也有可能是進入市場的人通過分泌物進行傳(chuan) 播。在防止病毒人傳(chuan) 人的同時,也要格外重視物品導致的病毒擴散。

  那麽(me) ,新冠病毒在各種環境下特別是冷凍冷藏環境下到底能存活多久?病毒感染人的能力又有多強?自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科學工作者的相關(guan) 研究和實驗從(cong) 未間斷。

  在5種環境物質中

  存活時長各不相同

  一個(ge) 廣為(wei) 引用的研究結果可以為(wei) 新冠病毒在不同環境下的存活時間提供一些證據。

  2020年3月17日發表於(yu) 美國《新英格蘭(lan) 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比較了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特定溫度下存活於(yu) 環境中多種物質上的時間。實驗設置的環境是,溫度為(wei) 21℃-23℃,濕度為(wei) 40%。環境中有5種物質,分別為(wei) 直徑小於(yu) 5微米的氣溶膠、塑料表麵、不鏽鋼表麵、銅表麵和紙板表麵。

  結果表明,在氣溶膠中,新冠病毒與(yu) SARS病毒的存活時間相似,在3小時內(nei) 都能存活,隨著時間增長感染性略有降低。

  在其他4種環境物質中,新冠病毒存活度和感染性由高到低的是:塑料、不鏽鋼、紙板和銅。在塑料表麵,新冠病毒72小時內(nei) 有活力(感染力)。在不鏽鋼表麵,新冠病毒可以存活48小時,但是有感染力的病毒載量降低很明顯。在紙板上,新冠病毒24小時後就沒有感染力了。在銅表麵,新冠病毒4小時後就檢測不到感染力了。

  不同溫度和濕度下其他病毒的失活試驗

  但是,這個(ge) 研究隻是表明在常溫下(21℃-23℃)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和感染力,並沒有說明在低溫下新冠病毒是否能保持更長時間的活力,以及更具有傳(chuan) 染性。那麽(me) ,新冠病毒在冷凍冷藏環境下到底能生存多久?目前似乎還找不到相關(guan) 文獻記載這方麵的試驗研究。

  過去曾有過對其他病毒的試驗結果。2010年5月發表於(yu) 《應用環境微生物》雜誌上的一個(ge) 試驗研究,原本的研究目標是指向SARS病毒,但由於(yu) SARS病毒的高傳(chuan) 染性和難以獲得,研究人員用兩(liang) 種其他病毒——胃腸炎病毒(TGEV)和小鼠肝炎病毒(MHV)進行了替代試驗,得出了這兩(liang) 種病毒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在不鏽鋼表麵的存活情況。

  總體(ti) 情況是,在4℃和相對濕度20%的環境下,胃腸炎病毒(TGEV)和小鼠肝炎病毒(MHV)可存活28天,並且在相對濕度20%的環境下失活程度最低。在所有濕度水平下,病毒滅活在20℃時比在4℃時更快,在40℃時比在20℃時滅活速度更快。並且,在一定範圍內(nei) 相對濕度越高,病毒失活越快。在相對濕度50%時,病毒失活最快。這個(ge) 研究表明,溫度越高越不利於(yu) 胃腸炎病毒(TGEV)和小鼠肝炎病毒(MHV)生存,相對濕度較高的環境同樣不利於(yu) 這兩(liang) 種病毒生存。

  但是,這個(ge) 研究並非針對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隻是對替代病毒胃腸炎病毒和小鼠肝炎病毒的研究結果,因此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lan) 娟近日也指出,新冠病毒是一個(ge) 新的病毒,從(cong) 出現到現在才8個(ge) 月,對它的認識及耐低溫能力尚需進一步研究。

  夏日高溫未必會(hui) 抑製新冠病毒傳(chuan) 染性

  2003年SARS疫情暴發時,到了6月份SARS病毒銷聲匿跡,SARS疫情也偃旗息鼓。因此很多人都曾抱有一種希望:進入高溫季節,新冠病毒也有可能銷聲匿跡,新冠肺炎也會(hui) 落荒而逃。

  但是,現在新冠肺炎在北京重新抬頭,說明夏日的高溫未必會(hui) 抑製病毒生存和其傳(chuan) 染性。針對新冠病毒的另一項研究也給出了一些科學證據。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王其龍等人,在2020年3月30日的《美國醫學會(hui) 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分析了1月中下旬在江蘇淮安的一個(ge) 公共浴場,一位有武漢接觸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傳(chuan) 染了8人的案例。這家洗浴場所男賓區麵積約300平方米(包含一個(ge) 遊泳池,淋浴和桑拿),溫度高達25℃至41℃,濕度約為(wei) 60%。這個(ge) 浴場確認的第1名患者曾去過武漢,有武漢接觸史,1月15日開始咳嗽,18日去浴場洗澡,19日開始發燒並確診。其餘(yu) 8名患者均沒有武漢接觸史,他們(men) 分別於(yu) 1月19日(患者2,3,4),1月20日(患者5),1月23日(患者6,7),1月24日(患者8)在同一洗浴中心洗澡、桑拿等,患者9在洗浴中心工作,1月30日發病。因此,研究人員認為(wei) ,新冠病毒可以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存活,不會(hui) 隨著高溫消失。

  這一研究的病例數較少,而且傳(chuan) 播過程和機理也有待進一步證實,不過它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夏天和雨季到來之時,新冠病毒仍然有較強的傳(chuan) 染性。

  有案例顯示公共場所物體(ti) 上可以遺留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生存空間大,那麽(me) 其傳(chuan) 染性或感染力如何呢?這分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病人或感染病毒者的分泌物中的病毒載量(滴度)是多還是少,二是新冠病毒在環境物體(ti) 上的載量是多還是少。按病毒傳(chuan) 播的一般規律,如果病毒載量高,傳(chuan) 染性就強,反之則傳(chuan) 染性低。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因為(wei) 即便病人排出的病毒數量多,但如果其中一些病毒的活力不強,就不具有傳(chuan) 染性,感染力也不會(hui) 高;反之,即便病毒載量低,但所有病毒的活性都強,傳(chuan) 染性也會(hui) 變得很強。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對23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患者唾液中的病毒載量在出現發熱、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狀的第一周,就達到了最高峰。這一結果發表在2020年3月23日的《柳葉刀·傳(chuan) 染病》上。這23名患者中有10人是重症,13人是輕症,對23名患者進行唾液檢測發現,有3人未檢出病毒RNA,另外20名患者的唾液病毒載量中位數是10的5.2次方拷貝/毫升。病毒載量會(hui) 在患者出現症狀後第一周達到最高峰後逐漸下降,但重症患者的氣管內(nei) 吸引物如咽拭子檢測,卻沒有這種變化趨勢。

  在6月16日河北雄安新區公布的3例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中,其中一名2歲男童6月11日因接觸了一名確診病人的被子約10分鍾(在被子上玩耍),於(yu) 6月13日發燒,並在醫院檢測核酸陽性,確診為(wei) 新冠肺炎。

  2020年2月25日,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香港新增的第8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曾到訪位於(yu) 北角美輪大廈內(nei) 的“福慧精舍”佛堂,有7例確診病例與(yu) 該佛堂有關(guan) 。衛生防護中心人員在佛堂裏麵檢測到2個(ge) 新冠病毒陽性樣本,其中一個(ge) 樣本在經書(shu) 表麵、蓋經布及跪墊,另一個(ge) 在洗手間水龍頭手柄。

  上述案例意味著,公共場所的物體(ti) 上可以遺留新冠病毒。因此,無論環境中的病毒載量是多還是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講衛生、減少用手觸摸眼睛和嘴等,都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