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迎來候鳥繁殖高峰季 築巢安家創曆年之最

陶拴科 瓦力斯江·烏馬爾江 發布時間:2020-06-24 17: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6月24日電 (陶拴科 瓦力斯江·烏(wu) 馬爾江)眼下正值候鳥育雛季,作為(wei) 世界候鳥遷徙三號線上的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這兩(liang) 天就迎來了候鳥繁殖高峰期,上萬(wan) 隻漁鷗、白鷺、蒼鷺等候鳥已紛紛出殼。今年,在這裏築巢安家的候鳥比往年增加了近1倍。

  夏日初始,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內(nei) 各種候鳥進入育雛季。在濕地公園核心保護區,鳳頭鸊鷉、漁鷗正帶領剛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在湖麵潛水取食,學習(xi) 生存本領。而在另一側(ce) 蘆葦叢(cong) 中,是白鷺、蒼鷺繁衍生息地,經過20多天的孵化,數千隻小白鷺、小蒼鷺,已陸續睜開眼睛,開始打量這個(ge) 世界,它們(men) 有的蹣跚學步,有的交頭接耳,憨態可掬,很是熱鬧。濕地管護員告訴記者,鳥類經過漫長的遷徙、築巢、產(chan) 卵、孵化後,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就會(hui) 進入育雛期,幼鳥再經過1到2個(ge) 月左右的鍛煉便能夠獨立生存。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員張超說:“今年在我們(men) 濕地公園裏麵一共監測到兩(liang) 萬(wan) 多隻候鳥在此繁殖,其中比較常見的是白鷺、蒼鷺、鳳頭鸊鷉、漁鷗、鸕鶿等。今年我們(men) 也是監測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在此築巢繁殖,按照監測統計數據來看,數量已經增加了將近一倍,目前將近有四萬(wan) 多隻候鳥在此進行孵化繁殖,以及成長。”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是鳥類遷徙和繁殖的重要驛站之一,是候鳥翻越天山前最後的一處補給站。近年來,瑪納斯縣通過退耕還濕、退牧還濕、退塘還濕等保護措施,濕地生態環境不斷優(you) 化,為(wei) 候鳥棲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wei) 確保候鳥有安全的棲息繁殖環境和充足的食物,管護員也是加強了巡護力度,加大了生態補水。

  張超表示,為(wei) 了確保在這裏生活的候鳥有個(ge) 良好的棲息環境,當地加大了巡護力度,包括人巡和無人機巡。同時也加大了生態補水的力度,給它們(men) 一個(ge) 寬廣的環境去覓食,讓它們(men) 健康成長。(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