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美麗香巴拉:好風光裏好日子

方莉 周洪雙 發布時間:2020-06-24 17:49:00來源: 光明日報

  高原的風呼嘯千年,在這片土地上雕琢出鬼斧神工的傳(chuan) 奇。

  高山林立、江河縱橫、草原遼闊,這裏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裏描繪的東(dong) 方秘境,這裏被人們(men) 用藏語讚譽為(wei) “香巴拉”,意為(wei) 極樂(le) 世界、人間仙境。

  數不盡的自然遺產(chan) ,道不完的文化積澱,在這裏,在香巴拉深處,留下星羅棋布的印記。

  高原上的橋,每一座都是一段佳話,見證著這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雅礱江上的波日橋,圓木、卵石相間,樹藤相纏,疊砌為(wei) 墩,記錄著藏族建築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保護;大渡河上的瀘定橋,鐵索錚錚、搖晃不止,印刻著紅軍(jun) 長征北上抗日“驚、險、奇、絕”的戰爭(zheng) 奇跡;康定市的若吉大橋,蕩蕩悠悠、疾風獵獵,連接著大渡河流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美好前景。

  原始的自然景觀、古老的民族文化,演變成代代相傳(chuan) 的故事與(yu) 傳(chuan) 奇,在這裏紮根,更在這裏收獲。

  藏族民族英雄格薩爾王的英雄史詩家喻戶曉,在格薩爾文化遺跡遺址集中的甘孜縣,格薩爾王城是文化旅遊新地標,更是當地群眾(zhong) 實現脫貧奔小康的“百村產(chan) 業(ye) 基地”。在壤塘縣的壤巴拉非遺傳(chuan) 習(xi) 創業(ye) 園,從(cong) 藏戲、藏香、藏茶、藏藥到唐卡、石刻、陶藝、覺囊梵音、川西北民歌等,壤巴拉大地上傳(chuan) 承千年的民間技藝通過“生產(chan) 性保護”“活態化傳(chuan) 承”得以傳(chuan) 承和創新,走出一條“文化精準扶貧”的新路。從(cong) 阿壩縣民族寄宿製小學裏的曼陀鈴彈唱,到理塘縣城關(guan) 第四完全小學熱情奔放的“甘孜踢踏”課間操,樂(le) 聲悠悠、書(shu) 聲琅琅的背後是通過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探索和努力。

  人間煙火,生生不息。美輪美奐的自然風光,在時光的打磨下,綻放出更奪目的光彩。

  稻城亞(ya) 丁,“香格裏拉之魂”的魅力,根植於(yu) 用美麗(li) 戰勝貧困的主動作為(wei) ;神奇九寨,“童話世界”的光輝,深藏於(yu) “受傷(shang) ”後科學推進生態環境修複保護的創新實踐;丹巴藏寨,“美人穀”的精彩,源自於(yu) “要幸福就要奮鬥”的執著追求。

  行走在川西高原,處處美不勝收。這美,是自然的饋贈,更是耕耘後的收獲。

  聖潔甘孜、淨土阿壩,這裏是香巴拉深處。紮西德勒。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