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家庭醫生漸成東莞人就醫首選

聶鑫 發布時間:2020-07-20 10:55:00來源: 健康報

  南海之濱的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常住人口超過840萬(wan) 。遍布全市的近400個(ge)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08支家庭醫生團隊,讓市民在步行15分鍾內(nei) 就可找到醫生,享受個(ge) 性化健康服務。

  東(dong) 莞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葉向陽常說:“市民一有頭痛腦熱,第一個(ge) 想到的就是家庭醫生,那就成功了。”作為(wei) “世界工廠”的東(dong) 莞,用12年時間努力打造社區衛生服務,家庭醫生正成為(wei) 越來越多東(dong) 莞人就醫的首選。

  截至去年年底,東(dong) 莞市1108支家庭醫生團隊已累計簽約256萬(wan) 人,其中老年人、孕產(chan) 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累計簽約74萬(wan) 人。2019年,東(dong) 莞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為(wei) 2187萬(wan) 人次,占全市門診量的近三成。

  家庭醫生和簽約者做朋友

  7月13日,東(dong) 莞市寮步鎮社區衛生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張棉球醫生一邊彎腰為(wei) 簽約群眾(zhong) 廖先生量腰圍,一邊叮囑他,“腰圍一定要控製住,否則血糖沒法控製好。”廖先生連連點頭。兩(liang) 人交談就像是多年的老友。

  張棉球團隊是寮步鎮社衛中心53支家庭醫生團隊之一。早在2014年,該鎮率先在廣東(dong) 探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張棉球團隊包括兩(liang) 名全科醫生、兩(liang) 名護士、一名藥劑師和一名公共衛生醫師,服務周邊村莊14000多位居民,已簽約2700多人。他平均每天要接待60多位居民,對常來“報到”的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

  廖先生從(cong) 江西老家來寮步開工廠,六七年前患了糖尿病。“治療糖尿病不僅(jin) 要靠吃藥打針,關(guan) 鍵還在平時控製。張棉球常打電話詢問我血糖情況,該如何飲食、是否加減藥都會(hui) 告訴我。”廖先生說。

  “這就是我們(men) 家庭醫生的優(you) 勢所在。”張棉球說,“醫院的專(zhuan) 科醫生往往需要很多檢查才能找出病因,而我們(men) 長期追蹤照顧病人,能很快作出判斷。很多時候甚至不用開藥,僅(jin) 僅(jin) 是聊聊天,解解心結,指導他們(men) 如何健康生活。”

  而這種健康管理的效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在寮步鎮,糖尿病患者經管理後,截至2018年年底,治療率、控製率分別達70%和52%,遠高於(yu) 廣東(dong) 省平均水平。

  看病更容易,費用還不貴

  “什麽(me) 是家庭醫生?有人以為(wei) 是一打電話就上門的私人醫生,其實不是,它更多的是指一種服務模式。”東(dong) 莞市衛生健康局基層衛生健康科科長袁偉(wei) 芬說,家庭醫生是以全科醫生為(wei) 核心的一個(ge) 團隊,針對社區裏的常見病、慢性病進行全程健康管理。

  較早開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探索的東(dong) 莞,在全國走出了特色。東(dong) 莞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申洪香介紹,其特色首先在於(yu) 靈活的模式。“啟用1+1+N的模式,即一個(ge) 簽約群眾(zhong) 、一個(ge) 家庭醫生團隊加N個(ge) 上級醫院專(zhuan) 科醫生。家庭醫生團隊的構成,除了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和公衛醫師的基本配置,還可根據條件加入專(zhuan) 科醫生、中醫師等。”

  其次是豐(feng) 富的服務內(nei) 涵。東(dong) 莞實施差別化簽約,提供普惠包、健康管理包和個(ge) 性化服務包等3大類11種服務包供居民選取。其中,免費的普惠包可為(wei) 居民建立個(ge) 性化健康檔案,提供量血壓、健康教育、兒(er) 童接種等服務;健康管理包涵蓋體(ti) 檢、家庭巡診、健康谘詢等;個(ge) 性化服務包則推出老年人包、高血壓包、糖尿病包、中醫包等8種類型的服務。

  目前,遍布東(dong) 莞的近400個(ge) 社區衛生站點全都配備了至少一支家庭醫生團隊,簽約者不限戶籍,不論是否參保,基本實現了“村村有站點、站站有團隊、人人都能簽”。參保居民若隻簽約一種服務包,個(ge) 人自付費用僅(jin) 27元至71元,還可享受多重優(you) 惠;如簽約居民健康管理包,每年可免10次診療費等,看病容易,費用低廉。

  特色服務把病人留在社區

  寮步鎮社區衛生中心主任湯鬆濤說:“生病了,去大醫院找專(zhuan) 家是多數人的就醫觀念,也是普及家庭醫生所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如何把患者留住,讓社區衛生服務、讓家庭醫生真正走進居民心裏是個(ge) 難題。

  袁偉(wei) 芬透露,去年東(dong) 莞社區門診量達2187萬(wan) 人次,占全市門診量的近三成。這得益於(yu) 東(dong) 莞製定的社區首診製度。

  東(dong) 莞規定,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必須首診在社區,社區解決(jue) 不了才能轉診上一級醫院。首診在社區,發生符合規定的門診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70%支付,且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簽約家庭醫生並履約良好者報銷更可升至75%;向上轉診則報銷逐級遞減,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50%,三級定點醫療機構35%;不經社區轉診則不能報銷。

  但製度隻解決(jue) “入門”問題,能力建設才是根本。東(dong) 莞家庭醫生團隊可謂各有“絕活兒(er) ”,為(wei) 居民帶去各具特色的服務。如南城社區李必樹團隊在中醫調養(yang) 不孕不育上頗有口碑,收到患者送來的“送子觀音”錦旗;長安鎮霄邊第一社區團隊在慢病精細化管理、心理谘詢方麵備受居民信賴;鬆山湖溫馨之家團隊免費提供的三伏貼、三九貼廣受歡迎……

  “預防投入1元,治療少花100”

  去年12月,東(dong) 莞首家“香港家庭醫生工作室”在石龍鎮社衛中心揭牌。如今,長安、大朗等鎮“香港金牌家庭醫生工作室”也相繼落地生根,香港家庭醫生定期坐診、帶教社區醫生,讓周邊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優(you) 質的港式診療服務。

  葉向陽多次強調,“預防上投入1元,治療中就可少花100元”。引入國際化家庭醫生服務理念,讓香港家庭醫生服務在東(dong) 莞全麵開花,希望借此帶來診療模式、就醫模式的根本性轉變,讓更多的群眾(zhong) 在社區就診、接受健康管理,用心可謂良苦。

  李必樹是接受首期香港金牌家庭醫生培訓的30名東(dong) 莞全科醫生之一。他說:“香港家庭醫生會(hui) 通過對病症的一套縝密量表、評分體(ti) 係支持診斷,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李必樹將所學傳(chuan) 授給其所在的南城社衛中心的其他家庭醫生團隊,惠及了整個(ge) 轄區群眾(zhong) 。

  申洪香說:“今年,已遴選了新一批金牌家庭醫生培訓學員,並探索開展香港金牌護士培訓項目。此外,東(dong) 莞正打造6個(ge) 全科醫生實訓中心,啟動了全科醫生兒(er) 科、眼科等常見病診治能力培訓項目,實施家庭醫生師資團隊‘滾雪球’培訓項目,期待通過一係列培訓,盡快補足人才缺口,打造一支‘接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家庭醫生隊伍,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