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紐約華人商家危中思變 中餐挑戰戶外用餐

劉大琪 發布時間:2020-07-20 11:0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行各業(ye) 遭受重創,經過約三個(ge) 月的居家避疫,社會(hui) 重開、經濟重啟之路走得緩慢又小心。紐約商家業(ye) 者不得不在危機中思變,於(yu) 保持社交距離、嚴(yan) 格管控人流的複工大原則下,摸索和開辟新的生存發展之道。

  “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涉及過戶外用餐這個(ge) 部分,也不是每個(ge) 餐館都有條件做戶外用餐,這對我們(men) 來說必然是個(ge) 挑戰。”紐約市華人聚居地法拉盛有著“美食之城、餐飲天堂”的盛譽,日前市府放寬防疫限製,在經濟重啟的第二階段允許餐館開放戶外用餐,主打川菜的“川山甲”是小區率先推出戶外餐區的店麵之一。

  做足準備 挑戰戶外用餐

  經理徐黎表示,僅(jin) 開放戶外用餐就讓他們(men) 期待已久,並為(wei) 此做了周全的準備和設計,首先是嚴(yan) 格按照規定確保每桌之間保持至少6英尺的安全距離,“我們(men) 甚至比6英尺還多”,客人入座前後都會(hui) 對桌椅進行消毒,還特別在戶外餐區設遮陽傘(san) 、植物和綠化帶,打造更優(you) 美的就餐環境和更完整的用餐體(ti) 驗。

  菜單專(zhuan) 門準備多種,一種是適合年長者和外族裔使用的圖文詳實的傳(chuan) 統硬皮紙質菜單,配有一次性手套,請客人戴上手套後再放心翻看;一種是僅(jin) 有文字的一次性紙質菜單,一桌客人用完之後不會(hui) 再由其他桌的客人重複使用;還有一種則是更受年輕人喜愛的電子菜單,每張餐桌都擺有二維碼,用手機攝像頭掃碼即可看到菜品,實現無接觸掃碼下單。

  徐黎說,服務員一律戴口罩和手套,所有餐具都經過高溫消毒,待客人入座後才從(cong) 消毒櫃中取出,並有獨立包裝,同時提供幹淨透明的袋子讓客人在用餐時存放口罩;傳(chuan) 菜過程是由一名服務員直接從(cong) 廚房取菜送至餐桌,不會(hui) 二次轉手、避免多人接觸;如果客人需要使用餐館內(nei) 部的衛生間,也要戴好口罩再進入。

  除此之外,食物源頭和餐館內(nei) 部的安全也嚴(yan) 格把關(guan) ,比如每名員工在進店前都要量體(ti) 溫並登記,廚師勤洗手,餐具和廚房用具定時消毒,候餐區和廁所每隔一小時都要噴消毒水並記錄;考慮到現階段是戶外用餐、外賣和自取三種服務並存,規定外賣員隻能在戶外專(zhuan) 區等候、由服務員將做好的菜品送出,自取的可入內(nei) 到前台取餐,以分流人群、避免擁擠、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戶外用餐無論是對客人、還是商家都是非常必要的一步,也是心理上的一種過渡,客人可以嚐試走出家門,在戶外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體(ti) 驗用餐氛圍,商家則可在這個(ge) 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提升衛生防疫工作,最終完成向室內(nei) 的轉變。”

  “川山甲”的區域經理劉Jay認為(wei) ,相較飲品類或簡餐類,從(cong) 整體(ti) 看,戶外用餐並非中餐菜品的天然優(you) 勢,且戶外用餐直接受天氣影響,有些餐館還沒有條件開辟戶外餐區,“所以這種運作方式並不會(hui) 給餐館本身帶來巨大的幫助和營利,我們(men) 之所以推出,是把客人放在第一位,為(wei) 客人和小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待了這麽(me) 久,能在戶外舒適的環境中吃飯,這對民眾(zhong) 是一種鼓舞,具有極大的價(jia) 值”。劉Jay說,到目前為(wei) 止,戶外用餐的整體(ti) 情況“比想象中還好”,客人普遍反映“很特別、有新鮮感”。

  加強包裝 維持美食風味

  紐約市原本計劃在經濟重啟的第三階段恢複堂吃,但座位必須拉開距離,用餐人數也必須減半,可全美多地疫情反彈、確診病例猛增,出於(yu) 謹慎最終延後開放堂食,劉Jay對此表示“特別理解、支持決(jue) 定”;他說,雖然業(ye) 者都希望盡早恢複正常營業(ye) ,但也都認為(wei) 隻有疫情徹底過去,大家才能放心走進店裏來用餐,“如果疫情二次暴發,對每個(ge) 人來說都不是好事,眼光要放長遠,做對長遠利益最好的事”。

  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多數餐館都在大力經營外賣業(ye) 務,像從(cong) 未開放過外賣的“川山甲”就借機轉型,並加大對菜品包裝的投入,讓客人在下單後的40分鍾或一小時左右就能收到外賣,享受到在店內(nei) 用餐的相同口感。

  劉Jay舉(ju) 例,像毛血旺或酸湯肥牛,就更換過很多不一樣的包裝,“先是一次性打包塑料盒,體(ti) 驗並不好,後來換成湯罐,效果也不佳,最後重新選購了和店內(nei) 器皿深度、寬度都一樣的餐盒,並且確保包裝的嚴(yan) 密性,客人收到時湯汁不會(hui) 撒、很完整”;這個(ge) 過程極具挑戰性,花了近一個(ge) 月不斷調整和提升,“而每個(ge) 餐館、每個(ge) 菜品所需的包裝都不同”,加上疫情期間資源和物流很緊缺,“隻能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力去做,對我們(men) 來說也是很寶貴的一課”。

  紐約新中餐“江南”的經理薑Jerry表示,很多需要加熱的菜品,在外賣包裝上必須舍得投入,確保食物送到客人手中時依然有優(you) 質的口感。以烤魚為(wei) 例,“不僅(jin) 有錫紙額外包裝,還會(hui) 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加熱酒精爐和支架,收到菜品後方便加熱、讓食物更入味”。

  他說,過去幾個(ge) 月主要依靠外賣經營,與(yu) 店裏合作的外送平台就有近十家,“華人小區市麵上有的外送平台我們(men) 都加入了,也包括外族裔食客常用的”,除此之外,他們(men) 自己還推出了兩(liang) 種二維碼,一種專(zhuan) 門接單、一種專(zhuan) 門送餐,客人需要送餐或者取餐都很方便;未來就算很快允許堂食,也難保有的客人或商家仍然心有餘(yu) 悸,所以之後還會(hui) 大力經營外賣業(ye) 務,同時把戶外用餐作為(wei) 堂食的測試、“為(wei) 堂食做預演……隻要政策一允許,我們(men) 的堂吃馬上可以展開”。

  在美國多個(ge) 大城市都有加盟店的“友情客串”創始人陳磊說,不能堂食期間,外賣生意大好,所加入的送餐平台“平均每三分鍾就能有一單、每單平均營業(ye) 額有30至50元”,但外賣絕對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要保障食物的質量和口感,就必須注重包裝。

  陳磊表示,為(wei) 了讓客人有更好的體(ti) 驗,哪怕包裝盒的成本提高也要選擇最好的,確保每一道菜、甚至小到餐具、手套等都有其獨立的包裝,麵食等菜品更會(hui) 分裝、並且包裝嚴(yan) 實;就算堂食恢複,短時間、甚至一年內(nei) 都可能要靠外賣來支撐生意,所以更要保障食物的質量和包裝的精良,讓客人感到物超所值。

  美甲美容 清潔防護升級

  已經獲得複工許可的美甲業(ye) ,華裔業(ye) 者和員工是主力,歇業(ye) 數月後重新開門,很多客人都迫不及待預約美甲美容放鬆;為(wei) 了確保員工和客人的安全,業(ye) 者在店內(nei) 嚴(yan) 格防護,不僅(jin) 將座位拉開距離,還安裝了防護板等隔離裝置,並提供口罩、消毒液等清潔用品,有的店還要求客人需量體(ti) 溫才能進入。

  遊Tony經營兩(liang) 家美甲店,為(wei) 了迎接複工,他每家店都花費數千元購買(mai) 消毒用品和隔離工具,“員工全部戴口罩、手套和護目鏡,不管是做手部還是足部護理,美甲桌和洗腳台都裝透明防護板,把客人和美甲師隔開”;雖然來店裏的90%的客人都自覺戴口罩,但他還是額外準備了很多口罩,提供給沒有或忘記戴口罩入內(nei) 的客人。

  “我們(men) 現在依然是預約製,要提前打電話約好才能來,入座需保持社交距離,隔一個(ge) 座位才坐一個(ge) 人,等護理結束、客人離開後,馬上就要為(wei) 桌椅和工具消毒。”遊Tony說,消毒是最耗費時間和精力的環節,“每天開門前和關(guan) 門後都要徹底清潔和消毒”,因此不得不更早上班和更晚下班,“好在員工都在店裏做了很長時間,大家有默契、也互相理解和支持,隻有工作環境安全才能保障大家的健康”。

  他還說,目前的客人相較疫情前少了一半,所以在工作時間上也做了調整,“每天提早一小時關(guan) 門,每周根據客人預約的情況選擇休息一天或兩(liang) 天”;他認為(wei) ,美甲業(ye) 恢複正常至少還需半年多的時間,在那之前隻能盡力做好防護,“業(ye) 者、員工、客人三方都要適應現在的新環境,並且不斷來做心理建設,一起堅持下去”。

  中介帶看 鼓勵視訊賞屋

  除了吃飯和休閑,住宿也是一大操心事。隨著防疫限製放寬,華人看房大軍(jun) 又逐漸壯大起來;房地產(chan) 中介表示,受疫情影響,視訊(virtual)看房、在線導覽已經成為(wei) 很多人的新選擇,實地看房者也需嚴(yan) 格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等相關(guan) 規定,戴口罩和手套都成為(wei) 了看房時的“標配”。

  “現在很多客人都選擇視訊看房,我們(men) 用FaceTime為(wei) 他們(men) 實時導覽,或者拍好視頻發給他們(men) 。”紐約百佳地產(chan) 中介廖淑蘋(Phoebe Lin)表示,雖然疫情已經緩和,但目前看房主要還是以預約為(wei) 主,為(wei) 每個(ge) 客人安排好看房時間,避免多人同時看房;所有看房者都需戴口罩和手套,“我們(men) 也都會(hui) 多準備一些,怕客人萬(wan) 一忘記帶來或者不夠用”,如果屋主仍住在房子裏,通常還會(hui) 要求看房者戴鞋套,“也有屋主提出不要帶小孩子來看房,怕他們(men) 會(hui) 觸碰其他物品”。

  有些豪華的房子要求更為(wei) 嚴(yan) 格,比如曼哈頓的一些公寓,會(hui) 登記看房者的名字和電話,也會(hui) 問過去一段時間去過哪裏;還有一些甚至會(hui) 要求準備好證明自己財力的文件等才能看房,確定有經濟實力購買(mai) ,以盡可能減少看房者的數量和不必要的接觸。

  紐約州房地產(chan) 經紀人協會(hui) (New York State Association of Realtors)則鼓勵中介盡可能帶客人視訊看房、在線導覽;如果實地看房,則需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盡可能選擇已經空置的房子參觀;中介或屋主可以要求看房者戴手套和鞋套;看房者隻能觸碰關(guan) 鍵性的物體(ti) 表麵,比如上下樓時的樓梯扶手,而盡量不要觸碰屋內(nei) 其他家具;中介在帶客人看房後,應及時為(wei) 門把手等經常觸碰的部位消毒等。(劉大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