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疫情下的供港副食品運輸:一切如常 餐桌有保障

李莞爾 陳浩南 發布時間:2020-07-28 13: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峻,許多餐廳暫停堂食,市民在家就餐增多,對糧食蔬菜和瓜果生鮮的采購也隨之增加,再加上廣東(dong) 省深圳市和珠海市日前收緊跨境貨車司機的入境要求,有市民擔心市麵上會(hui) 出現食品供應短缺,開始搶購和囤積大米、罐頭和雞蛋等食品。香港食品委員會(hui) 主席吳永恩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食品供應穩定,貨源充足,市民無需恐慌。

  【解說】記者跟隨吳永恩來到他所經營的蔬菜運輸公司,晚上9時許,一輛載有新鮮蔬菜的大貨車緩緩駛入公司店鋪所在的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吳永恩介紹,來自雲(yun) 南、山東(dong) 、福建等地的綠葉菜、土豆、蘿卜和菇類菜品在深圳裝車後,經文錦渡口岸抵達香港。自疫情發生以來,口岸一直運作順暢,內(nei) 地貨源也十分充足。吳永恩說,自己從(cong) 事食品運輸行業(ye) 超過40年,即使內(nei) 地有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都盡力保證香港的食品供應。

  【同期】香港食品委員會(hui) 主席 吳永恩

  就算最近有雨災、水災的影響,蔬菜的供應量沒受到任何影響。內(nei) 地一直都沒改變,不論多麽(me) 困難,都會(hui) 保證香港的食品貨源供應很充足。

  【解說】吳永恩談到,香港每天大約消耗2240噸蔬菜,其中92%來自內(nei) 地。貨品入關(guan) 香港前後都要進行抽樣檢測,安全合格才能運輸進港,自己公司運送的生鮮食品在檢測中從(cong) 來沒有出現過病毒感染的情況。

  【解說】吳永恩告訴記者,當生鮮食品抵達香港後,會(hui) “大車變小車”,一輛輛開往各區的“小車”將貨品送至酒樓、食肆、街市和主題公園等場所。受疫情影響,蔬菜批發量減少,但零售的生意卻在增加,所以到港副食品總量和之前差不多。

  【同期】香港食品委員會(hui) 主席 吳永恩

  由於(yu) 現在疫情的緣故,由下午6點鍾到淩晨5點鍾,(餐廳)不提供堂食,導致批發供應給酒樓、快餐店和茶餐廳,相對貨源少了。但是反過來說,回家吃飯的人多了,所以在零售的層麵,數量同樣增加了,所以兩(liang) 者之間其實就平衡了,整體(ti) 貨源沒少。

  【解說】廣東(dong) 省深圳市和珠海市日前宣布,於(yu) 7月23日起收緊跨境貨車司機的入境要求,他們(men) 入境時須持有72小時內(nei) 病毒檢測的陰性結果證明。有香港市民擔心此舉(ju) 會(hui) 造成食品運輸成本增加,物價(jia) 上漲。吳永恩解釋說,跨境貨車司機的檢測費用由特區政府“買(mai) 單”,並不會(hui) 造成成本增加。

  【同期】香港食品委員會(hui) 主席 吳永恩

  其實不會(hui) (造成成本增加),因為(wei) 核酸檢測由香港特區政府給錢,所以更加頻密對大家有好處,但是不會(hui) 增加我們(men) 本身任何的費用承擔。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