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壩村的“超級農家樂”
【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龍王壩村的“超級農(nong) 家樂(le) ”
驅車沿著寧夏西海固地區的盤山道一路向西,在一處山腰間,裝飾富有現代風格的窯洞一字排開,彩色拱門上掛著文創飾物,窯洞內(nei) 外人流穿梭。“那就是龍王壩村。村裏已建起了一家農(nong) 家樂(le) 。”寧夏西吉縣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馬愛萍介紹,“這裏鄉(xiang) 村旅遊非常火爆,來遊玩的人事先得在網上預約。”
半個(ge) 小時後,我們(men) 見到了39歲的焦建鵬,他遞過來的名片上寫(xie) 著“寧夏瑞慶龍王壩生態文化旅遊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建鵬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介紹,龍王壩村內(nei) 的龍王廟寺廟群及保存完好的古城堡,向人們(men) 展示著龍王壩村的曆史。村子與(yu) 遠山近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畫。
這裏真美,這裏也曾經真窮!除了美景,半山腰上種啥啥不靈。全村404戶、1764口人,前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208戶。
焦建鵬家世代生活在龍王壩,他2010年大學畢業(ye) 後,曾在銀川從(cong) 事文創工作,2013年返鄉(xiang) 創業(ye) 。龍王壩村有發展旅遊的優(you) 勢:地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火石寨和世界第二大地震湖之間,空氣質量好、負離子含量高、飲用水源潔淨。焦建鵬投入600萬(wan) 元發展林下種植養(yang) 殖業(ye) ,到2015年,生態雞出欄達到3萬(wan) 隻,加上幾百畝(mu) 中草藥的收入,年利潤達到300萬(wan) 元。
隨著公司業(ye) 務擴大,林下承載能力成為(wei) 瓶頸。焦建鵬開始轉換思路,“如果讓商販留下來吃頓飯,一隻雞可燉4鍋湯,就賣上了2隻雞的價(jia) 格,配上一桌菜,就可賺到8隻雞的利潤,如果再讓商販住下來,利潤就可增加幾十倍”。2016年,焦建鵬率領他的創業(ye) 團隊租賃幾百畝(mu) 土地,建起4000平方米的窯洞賓館,搞了一個(ge) “超級農(nong) 家樂(le) ”,決(jue) 心把農(nong) 村變景區、農(nong) 民變導遊、民房變客房、產(chan) 品變禮品。
近3年來,西吉縣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累計投入3000多萬(wan) 元,加速完成龍王壩村的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辦起了民俗遊、風情遊、冰雪遊……幾年下來,龍王壩不僅(jin) 遊客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先後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最美休閑鄉(xiang) 村等榮譽。如今龍王壩村的貧困戶,不僅(jin) 可以在家門口致富,還通過村裏“文化融合、農(nong) 旅融合、產(chan) 旅融合”的聯動思路,實現戶均1棟休閑日光溫棚和2畝(mu) 油用牡丹。村子連續3年戶均收入年均增加2400元,今年底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徹底脫貧。
“從(cong) 離開家鄉(xiang) 創業(ye) ,到重返家鄉(xiang) 創新,龍王壩生我養(yang) 我,我必須給父老鄉(xiang) 親(qin) 最豐(feng) 厚的回報!”焦建鵬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許淩 梁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