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疫後重振中謀篇布局
5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作為(wei) 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省份,湖北經濟重振麵臨(lin) 較大困難。同時,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you) 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麵對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湖北全省上下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在切實抓好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的同時,搶抓中央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攬子政策的“搭把手、拉一把”機遇,審時度勢推出“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30條”“擴大有效投資22條”等政策措施,苦練“自己走”的內(nei) 功。目前,湖北經濟複蘇態勢好於(yu) 預期,為(wei) 疫後重振增強了信心。
關(guan) 鍵詞:“搭把手、拉一把” 優(you) 化營商環境 發展新業(ye) 態
珍惜,凝聚“搭把手、拉一把”的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幫助湖北早日全麵步入正常軌道,同全國一道完成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各項任務。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
湖北正搶抓政策機遇窗口,把政策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加快對接匯報,一項一項研究,一條一條落實,推動政策早落地、早見效、早受益。
武漢市政府與(yu) 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東(dong) 風汽車係列項目”合作協議,襄陽市政府與(yu)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簽訂“餘(yu) 家湖工業(ye) 園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項目”合作協議,宜昌市政府與(yu)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中國船舶710研究所海工裝備產(chan) 業(ye) 園項目”合作協議……
6月3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召開中央企業(ye) 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視頻會(hui) 議。34家央企共與(yu) 湖北簽約72個(ge) 項目,投資總額3277.25億(yi) 元,涉及新能源、生態環保、智能製造、信息技術、醫藥健康、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簽約項目中,投資額10億(yi) 元以上的項目48個(ge) ,占比67.61%,其中,100億(yi) 元以上的項目9個(ge) 。
6月12日,國家發改委核準同意黃岡(gang) 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行城市停車場建設專(zhuan) 項債(zhai) 券。債(zhai) 券規模不超過18億(yi) 元,所籌資金10.8億(yi) 元用於(yu) 黃岡(gang) 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建設項目,7.2億(yi) 元用於(yu) 補充營運資金,本期債(zhai) 券期限7年。該債(zhai) 券是黃岡(gang) 市獲批的首隻城市停車場建設專(zhuan) 項債(zhai) 券。
不單是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改委推動重大項目落戶湖北,中國人民銀行為(wei) 湖北新增200億(yi) 元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科技部支持建設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衛健委增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落戶武漢同濟醫院,工信部重點支持湖北穩定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商務部出台支持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發展24條措施……
中央各部委密集出台支持湖北武漢經濟社會(hui) 發展政策舉(ju) 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聯絡組會(hui) 同湖北省多次舉(ju) 辦湖北產(chan) 品產(chan) 銷對接會(hui) ,為(wei) 湖北投資沃土“增色”、興(xing) 業(ye) 寶地“添輝”。
7月11日,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聯絡組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湖北省經信廳承辦的湖北省工業(ye) “穩鏈補鏈強鏈”產(chan) 銷對接會(hui) 舉(ju) 行,主會(hui) 場設在武漢。30多家中央企業(ye) 、湖北省17個(ge) 市州450餘(yu) 家企業(ye) 參加對接活動。其中,23家企業(ye) 在會(hui) 議現場或線上簽約12個(ge) 項目,合同金額約10億(yi) 元。
發展,靠的是創新營造好環境
7月1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粵港澳大灣區專(zhuan) 場招商活動”在深圳舉(ju) 行。這是武漢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赴外地開展的首場大型招商引資活動。
參會(hui) 企業(ye) 家用一個(ge) 個(ge) 簽約項目,展現了真心實意。現場,星河互聯國際創智港、元戎啟行智能網聯汽車、融創武漢經開國際智慧城市文旅總部二期等13個(ge) 項目簽約,總投資達890億(yi) 元。項目涉及下一代汽車、人工智能、科創研發、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ye) 等多個(ge) 領域。
“地區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這已然成為(wei) 湖北疫後重振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打基礎、利長遠,湖北下大力氣做優(you) 本省發展經濟的環境,特別是營商環境。
5月13日,湖北省印發《關(guan) 於(yu) 更大力度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幹措施》,全麵對標國際國內(nei) 一流營商環境,出台30條重點攻堅任務和硬措施。14日下午,湖北首次召開全省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大會(hui) ,部署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工作。15日下午,湖北省召開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一套三連動作壓茬推出,昭示了湖北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決(jue) 心和力度。
由單兵作戰向協同推進轉變,由“分散辦理”向“一網通辦”轉變,由“官本位”向“店小二”轉變……湖北出台促進經濟社會(hui) 加快發展30條,施行《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準”》等政策舉(ju) 措,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you) 、綜合成本最低、企業(ye) 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之一。
5月28日,襄陽市民張萌在一台“營業(ye) 執照自助辦理機”上完成信息登記錄入和申請手續。係統經過大數據比對,瞬間通過了辦證申請。在插入身份證後,張萌現場就拿到了所申辦公司的營業(ye) 執照。
襄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ce) 科工作人員陳樊說:“對完成登記注冊(ce) 的企業(ye) 信息,平台係統自動推送至印章刻製單位、稅務部門、人社部門等,實現企業(ye) 開辦事項辦理‘零排隊’‘零見麵’‘零等候’,企業(ye) 營業(ye) 執照即報、即批、即取。”
2020年1至6月,襄陽網上受理企業(ye) 登記申請7256件,新發展企業(ye) 類市場主體(ti) 7963戶,新增其他市場主體(ti) 18263戶,全市市場主體(ti) 總量突破50萬(wan) 戶。
不斷完善助企紓困措施,湖北讓更多企業(ye) 活下去、留下來、發展好。湖北省財政廳下屬湖北省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有限公司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發揮“店小二”精神,主動派人下到縣市、鄉(xiang) 鎮,進行現場對接、幫扶、放款,實行“容缺受理”機製,執行最高500萬(wan) 元信用擔保額度及0.5%/年的優(you) 惠擔保費率。
戰疫期間,湖北省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有限公司創新推出“農(nong) 擔抗疫信用貸”產(chan) 品,特別在支持荊門、黃岡(gang) 畜禽養(yang) 殖,宜昌、恩施春茶采摘,十堰、鹹寧生豬產(chan) 業(ye) ,荊門、潛江小龍蝦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統計,截至6月底,湖北省農(nong) 擔公司已累計為(wei) 全省8479戶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供貸款擔保總額77.26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28%、134%。
新業(ye) 態,助力湖北新經濟
7月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疫苗研發實驗室和生產(chan) 車間綜合體(ti) 落成活動在武漢舉(ju) 行。該車間設計產(chan) 能為(wei) 1億(yi) 劑次。項目為(wei) 實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科學研究和規模化生產(chan) 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相關(guan) 藥物、疫苗研發生產(chan) 進而推動醫藥行業(ye) 發展,應對疫情也加速了數字經濟、線上消費、直播帶貨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快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湧現。強大的創新賦能正有力激活增長動能,加快釋放發展潛能。
應急性超常規防控期間,在正常經濟活動受到重創之時,數字經濟韌性“補位”,線上經濟、無人經濟、到家經濟、“宅經濟”蓬勃發展,催生出新就業(ye) 形態。雲(yun) 招商、雲(yun) 發布、雲(yun) 直播、雲(yun) 銷售、雲(yun) 互動、雲(yun) 遊覽等雲(yun) 端服務,有力助推複工複產(chan) 、提振經濟。
2020年以來,武漢東(dong) 湖高新區線上教育、線上娛樂(le) 、線上辦公等企業(ye) 順勢而為(wei) 、加快發展,互聯網企業(ye) 發展紅利加快釋放。
“為(wei) 鄂拚單”“買(mai) 光湖北貨”“賣光湖北貨”……為(wei) 拓寬湖北農(nong) 產(chan) 品、工業(ye) 品銷路,當紅主播、人氣明星、部門及地方負責同誌、科研工作者、企業(ye) 家、農(nong) 民朋友等紛紛聯袂直播,線上消費、直播帶貨等新業(ye) 態新模式風起雲(yun) 湧,甚至單次直播就能帶貨數億(yi) 元。
宜昌市秭歸縣,被譽為(wei) “中國臍橙之鄉(xiang) ”。疫情讓秭歸遭遇賣果難。複工以來,秭歸聯合阿裏巴巴、京東(dong) 、蘇寧等開展了一係列直播帶貨活動,多措並舉(ju) 使秭歸臍橙快速擺脫“銷售難”困局。目前,秭歸正進一步啟動電商示範縣“升級版”工作,快速入駐各種短視頻直播平台,做好與(yu) 5G時代接軌的準備,預計2020年線上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有望突破20億(yi) 元。
6月1日,湖北出台《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若幹措施》,這是湖北首次針對數字經濟發展製定的專(zhuan) 項支持政策。
湖北重振,數字賦能。在6月15日湖北省召開的有關(guan) 數字經濟的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湖北省經信廳副廳長呂曉華介紹,湖北將獎補資金重點用於(yu) 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突出揚優(you) 勢;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新技術),重在補短板;支持新型信息消費(新消費),意在領方向;支持融合創新發展(新應用),旨在促融合。
6月18日,武漢市及東(dong) 湖高新區先後與(yu) 小米集團、金山集團簽訂小米、金山(武漢)總部二期項目戰略合作協議。6月20日,由紫光集團參與(yu) 投資建設的國家存儲(chu) 器基地項目二期開工……向“卡脖子”技術進軍(jun) ,湖北正推動更多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研發中心、企業(ye) 總部落戶荊楚大地。
“大戰”還在繼續,“大考”仍在進行。
6100萬(wan) 荊楚兒(er) 女主動作為(wei) 、奮發有為(wei) ,搶抓“搭把手、拉一把”機遇,苦練內(nei) 功,聚勢蓄能,正奮力書(shu) 寫(xie) 疫後重振與(yu) 高質量發展的湖北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