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觀察|2019-20,這一季CBA常規賽將被如何銘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8日電(李赫)28日晚間的3場比賽相繼吹響終場哨後,CBA複賽常規賽階段37天的緊密賽程結束,2019-20賽季為(wei) 期7個(ge) 月的史上最長常規賽也終於(yu) 鳴金收官。而這個(ge) 注定被曆史銘記的常規賽,將會(hui) 以怎樣的方式寫(xie) 入曆史呢?
疫情自是繞不開的話題,而複賽更是占據了不少人對於(yu) 這個(ge) 賽季的絕大部分回憶。確實如此,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CBA在全國性體(ti) 育賽事中率先複賽,這注定是未來回首時,有關(guan) 本賽季最鮮明的注腳。
讓人難忘的除了這些場外的含義(yi) ,複賽以來CBA聯賽為(wei) 適應疫情防控而做出了一係列賽製調整,從(cong) 而引起聯賽競賽環境的變化,這同樣是人們(men) 津津樂(le) 道的話題。
受各國防疫情形不同的影響而最終修改的外援政策,讓本土球員在聯賽中的作用進一步被放大,不少年輕球員在複賽後相繼冒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實際上,這並非賽製被迫調整後才出現的情況。聯賽中斷四個(ge) 多月衝(chong) 淡了人們(men) 的記憶,事實是在中斷前的CBA常規賽中,4節6人次的外援政策下,國內(nei) 球員已經開始承擔更多重任。
整個(ge) 常規賽結束,數據榜上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這5項主要的技術統計中,本土球員在助攻和搶斷兩(liang) 項上都占據榜首,而籃板和蓋帽數據上,周琦都是以微弱的劣勢落後於(yu) 榜首的哈達迪,排在第二位。另外,在三分和扣籃統計上,山西的袁帥和山東(dong) 的陶漢林都力壓外籍球員,成為(wei) 做得最好的球員。
但同時,越來越重的責任帶來的不隻有數據上的爆發。伴隨著更長的賽季,更多的“戲份”,更多的傷(shang) 病出現。
根據CBA最新發布的傷(shang) 停公告,截至7月27日19:30,各隊受傷(shang) 病困擾無法登場的傷(shang) 號已經達到了32人,涉及14支球隊。這當中,在複賽過程中出現的“病號”有18人。
而在中斷前的常規賽中,周琦、阿布都沙拉木、李曉旭等在各自球隊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的國內(nei) 球員,就都曾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傷(shang) 病。其中新疆隊鋒線新星阿布都沙拉木更是膝蓋重傷(shang) ,至今未歸。
某種意義(yi) 上,CBA疫情中斷後的複賽,也讓球隊和球員們(men) 提前體(ti) 驗了更高強度和參與(yu) 度的比賽模式。如果說常規賽前期30輪的比賽節奏和帶給國內(nei) 球員的壓力是對於(yu) 上賽季強度和模式的銜接,那複賽後十餘(yu) 場比賽的“升級”,則讓球隊和球員提前感受了下賽季的對抗水平。
根據此前公布的外援政策,下賽季CBA外援使用規則將繼續緊縮至4節4人次。毫無疑問,這樣的緊縮就是要在聯賽舞台上為(wei) 國內(nei) 球員留出更多的表演空間。
但還是那句“打鐵還需自身硬”,舞台更寬闊了,本土球員們(men) 能否接得住這份大禮,把更寬闊的表現空間攥在手中,變成自己展現能力的機會(hui) ?過去7個(ge) 月的常規賽,尤其是一個(ge) 月以來的兩(liang) 階段複賽,為(wei) 球員和球隊都提供了體(ti) 驗和參考。隨著這兩(liang) 階段比賽的深入而頻繁發生的傷(shang) 病也證明,這樣的強度對不少本土球員來說還是個(ge) 挑戰。
在傷(shang) 病名單中,李曉旭、曾令旭的賽季報銷,或多或少都是因為(wei) 帶傷(shang) 出戰,而最終倒在了賽場上。其原因,無非是遼寧的鋒線問題、新疆的後衛缺失,都在外援無法出戰以後而更顯捉襟見肘。
如此,CBA複賽以後的十幾場常規賽,除卻其帶來的社會(hui) 意義(yi) ,其強度的“被迫”抬升而在競技層麵所提供的參考也是對於(yu) 各隊下賽季備戰和評估的重要依據,球隊和球員們(men) 都有更多的準備工作要做。
在經曆了這般跌宕的一季常規賽後,有過主動的、循序漸進的規則調整,也有過被迫的、突如其來的強度提升。在競技層麵上說,這一來一往,讓這一年的CBA常規賽,有了承上啟下的意味。
都說“殺不死你的,會(hui) 讓你更強大”。經過這一季常規賽的波折體(ti) 驗,或許聯賽、球隊和球員們(men) 反倒收獲了更大的成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