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發改委:支持每個省份改造升級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發布時間:2020-07-28 14: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8日電 針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衛生體(ti) 係存在短板和漏洞等問題,國家發改委社會(hui) 司司長歐曉理28日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將重點通過加強相關(guan) 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強化七項能力,完善三個(ge) 保障。在完善保障方麵,要綜合考慮人口、區域等因素,支持每個(ge) 省份改造升級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醫療設備儲(chu) 備任務。

  國新辦28日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shu) 處副主任王賀勝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深化醫改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hui) 上,有記者問: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的疫情防控形勢總體(ti) 積極向好,但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防控還有救治基礎設施方麵存在一些短板和漏洞,請問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補齊這些短板?

  歐曉理回應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一次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次嚴(yan) 峻的考驗。經過各方麵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重大戰略性成果。

  “一方麵,我們(men) 看到了多年來建立的我國公共衛生體(ti) 係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麵,我們(men) 確實也要看到,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體(ti) 係的一些短板和問題。”歐曉理指出,特別是與(yu) 疫情初期“爆發式”需求相比,發熱門診的收治、傳(chuan) 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醫療設備以及醫療物資等等,在短期內(nei) 都出現了一定的短缺。對此,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專(zhuan) 門作出部署,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和中醫藥局積極貫徹落實,在很短的時間裏就研究製定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在未來一段時間,重點通過加強相關(guan) 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強化七項能力,完善三個(ge) 保障。

  歐曉理提及七項能力:一是要強化發熱門診的接診能力,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重點落實“三區兩(liang) 通道”要求,合理布局診室、留觀室、候診區,擴大等候間距,配齊篩查所需的設施設備。

  二是要強化可轉換傳(chuan) 染病區的收治能力,結合縣城城鎮化補短板,按照不同規模城市人口,明確可轉換集中收治床位數量要求,分級分層配置疫情防控救治資源。

  三是強化可轉換ICU的救治能力,明確各級醫院的ICU中都要設置一定數量負壓病房和負壓手術室,或者預留出負壓改造的條件,按不同規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機、心肺複蘇、體(ti) 外膜肺氧合等醫療設備。

  四是強化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新增一批達到P3水平的實驗室,填補地市級P2實驗室空白點,提升重大傳(chuan) 染病檢測一錘定音的能力。

  五是強化傳(chuan) 染病的檢測能力,所有承擔收治任務的醫院都要具備已知傳(chuan) 染病的常規檢測能力,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科研機構、企業(ye) 等第三方實驗室的作用。

  六是要強化醫療廢棄物的處置能力,支持沒有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設施的地級市以及較大的縣加強建設,支持大城市、特大城市按照現有醫療廢棄物處置能力擴展一倍作為(wei) 應急備用。

  七是應急救援能力,要大幅提升呼叫接聽率,縮短響應的時間。

  歐曉理還表示,要完善三個(ge) 保障:一是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保障,要綜合考慮人口、區域等因素,支持每個(ge) 省份改造升級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醫療設備儲(chu) 備任務。二是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引導醫療機構做好醫用口罩、防護服、防護眼罩等儲(chu) 備,提升有效抵禦第一波需求衝(chong) 擊的能力。三是應急醫療物資啟用預案保障,要求各地全麵掌握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應急設施分布圖和啟用的次序表。

  歐曉理稱,今年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用於(yu) 公共衛生相關(guan) 項目建設的投資總量是去年的兩(liang) 倍,縮減了其他的一些專(zhuan) 項,集中支持公共衛生領域的建設。下一步將繼續積極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引導地方統籌用好抗疫特別國債(zhai) 、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等資金渠道,高質量的完成公共衛生項目的建設,確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為(wei)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chan) 生活秩序全麵恢複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