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
距離發射倒計時28天
在距離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28天時,攝製組仍然隻能隔著海灣,遠遠地看著發射塔架。
由於(yu) 北京疫情突發,所有人員進入發射場之前都要做2次核酸檢測,等待結果。
當紀錄片攝製組獲準進入發射場,才知道很多科研人員已經在這裏守候了好幾個(ge) 月。雖然有諸多不便,但火星探測的發射時間不能延遲。
根據科學演算,每26個(ge) 月是一個(ge) 發射窗口期。如果錯過,就得等到2022年。但更大的壓力還來自於(yu) 中國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特殊性。
整個(ge) 探測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2個(ge) 探測任務同時進行。國外基本上是環繞任務與(yu) 著陸任務分開,而此次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是由著巡器和環繞器同時組成。
在所有難題中,最大的困擾是通信延遲。地火之間的距離以光速飛行都要20多分鍾。
在人類曆史上,火星探測的失敗率高達50%,是風險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也許正因為(wei) 有過太多的失敗和煎熬,讓火星探測活動不僅(jin) 成為(wei) 重大科技事件,更象征著人類的勇氣與(yu) 堅持,夢想和激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