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衝在第一線——記中建三局火神山建設者王國棟
時間已經到了淩晨3點,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安裝公司武漢夢時代項目材料員王國棟還不停地在項目大門口張望。今天晚上還有一批鍍鋅鋼管和鋼板要進場。對於(yu) 王國棟來說,半夜卸材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他甚至開玩笑的說:“這和荒野求生訓練、半夜出緊急任務相比,都是小菜一碟了。”2017年退伍後的王國棟加入了中建三局,3年的材料員工作生涯裏,他始終敢於(yu) 亮劍、勇往直前,用不屈不撓的品格,堅守著他的崗位。
我們(men) 必須衝(chong) 在第一線
2012年12月,17歲的王國棟應征入伍,隻身奔赴千裏之外的廣州韶關(guan) 。2013年8月,台風“尤特”襲擊廣州,連日的強降雨和大風,造成韶關(guan) 多地水位上漲,新豐(feng) 縣上千名群眾(zhong) 被困,王國棟所在的陸軍(jun) 第74集團軍(jun) 某旅接到了前往受災區救災的任務。剛剛在軍(jun) 營過完18歲成人禮的王國棟也參與(yu) 到此次救災任務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次任務是對我們(men) 這些新兵訓練成果的檢驗,也是我獻給自己的18歲禮物。”
台風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王國棟和他的戰友輕裝簡行,帶著衝(chong) 鋒舟、抽水機直奔災區。奔湧的洪水、漂浮的雜物、被吹倒的樹木以及錯綜複雜的電線給救援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王國棟麵對複雜的救災環境,沒有絲(si) 毫退縮,和戰友一起架著衝(chong) 鋒舟一家一家的搜尋被困群眾(zhong) 。“阿姨,來,我背你”“來,您踩著我的肩膀上去,我結實的很。”“不要擔心,我們(men) 來救你們(men) 了。”“娃娃給我抱著。”……這都是掛在王國棟嘴邊的話。在那次救災過程中,他曾跳進齊胸高的洪水中去穩定衝(chong) 鋒舟,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不諳水性;那些被他背過的群眾(zhong) ,被他舉(ju) 著爬上衝(chong) 鋒舟的人也不知道他當時才18歲而已。洪水退過之後,王國棟和他的戰友又幫助受災群眾(zhong) 清淤泥、重建家園,在洪水和淤泥裏連續浸泡幾天幾夜,回到駐地,脫下鞋襪,王國棟的雙腳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顏色,沒有了知覺。由於(yu) 表現優(you) 異,王國棟被提拔為(wei) 班長,獲得旅優(you) 秀士官並嘉獎一次,並在部隊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王國棟說:“在大災大難麵前,我們(men) 必須衝(chong) 在第一線,軍(jun) 人和軍(jun) 隊必須充當救災利器。”
火神山:我不去,誰去?
2019年底,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武漢,1月23日,中建三局臨(lin) 危受命,將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在武漢蔡甸區牽頭建設火神山醫院。
“緊急征召兩(liang) 名材料員,大家自願報名,有誌願來前線的,請與(yu) 我聯係。”1月24日,安裝分公司物資交流群發出了緊急征調材料員的消息,“我在,我報名參加”王國棟都沒來的及思考就第一時間在群裏回複了。
作為(wei) 家裏的“獨苗”,王國棟的父母對他的“火神山之行”充滿了憂慮。“爸媽,我是當過兵的,又是黨(dang) 員,火神山我不去,誰去呢?”沒來得及陪父母過年,1月24日下午,王國棟獨自開著私家車從(cong) 老家一路直奔火神山而去。
抵達火神山的第一時間,王國棟就加入了物資保供小組。火神山醫院建設時間緊迫、現場物資需求量非常大、又因為(wei) 新型肺炎防治對材料要求的特殊性、加上正逢春節假期,導致材料、設備調度、采購難度相當大。王國棟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打電話,材料廠家、供貨商、運貨司機……王國棟每天接打電話接近200個(ge) ,溝通主、輔材料,機具的采購和運輸。
1月25日,項目進場後,機具完全不夠,王國棟和他的同事趕往烽火等多個(ge) 建材市場購買(mai) 機具設備,麵對緊閉的大門,王國棟便找到建材市場值班保安,想方設法與(yu) 機具商戶們(men) 取得聯係,征得同意後,通過“砸鎖撬門”等不得已的方式,為(wei) 項目“謀”到了機具設備,不到1天的時間,300台機具設備迅速到位。
火神山醫院建成交付後,王國棟又報名參加項目後期維保工作,在維保請戰書(shu) 上按下了自己鮮紅的指印。火神山醫院陸陸續續的收治病人,害怕被感染,很多運輸材料的貨車司機說什麽(me) 都隻把材料車停在醫院外的大馬路上,人工運輸材料費時耗力,在部隊有過貨車駕駛經驗的王國棟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把一輛輛運輸材料的貨車開進了火神山醫院的大門。
在火神山的30多個(ge) 日夜裏,王國棟基本每天都隻休息三四個(ge) 小時,他說:“令行禁止、軍(jun) 令如山,是一名軍(jun) 人的本色,我隻是盡我所能做我能做的。”
其實我很平凡
火神山醫院建設結束後,王國棟又投入到他的崗位工作當中,大半夜還在項目上監督組織材料卸貨,拿著遊標卡尺仔細地核查著每一種材料的規格和質量,有時候一忙就到了下半夜,他總說我們(men) 當兵了的從(cong) 來不怕辛苦。
遙想三年前,初入中建三局的王國棟還是一個(ge) “材料小白”,連材料的規格、型號都認不全,對於(yu) 物資材料的工作也是“一頭懵”,用他的話來說:“我這個(ge) 門外漢,要學習(xi) 的東(dong) 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軍(jun) 人總是有頑強的意誌的,不懂那就學,總是會(hui) 弄明白的。”剛入職的那一年,王國棟是項目上的“問題寶寶”,抓著項目上的任何一個(ge) 人都可以提一連串的問題,慢慢地在專(zhuan) 業(ye) 工作上有了自己的心得,麵對難纏的供貨商,王國棟有了一套自己的溝通心得,麵對質量劣質的材料,他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錄了他三年以來的工作心得。每當別人誇獎他時,他都略微靦腆的說:“其實我挺平凡的,沒有讀大學,比不上你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
高中沒有讀完就去參軍(jun) 了,在王國棟的心裏除了一個(ge) 軍(jun) 人夢之外,還有一個(ge) 讀書(shu) 夢,他一邊努力學習(xi) 物資材料管理知識的同時也一邊複習(xi) 參加成人高考,前不久,王國棟收到了國家開放大學的錄取通知書(shu) ,如今每個(ge) 周末他都參加係統的工商管理知識學習(xi) ,他說:“等我具備報考二建的資格了,我也會(hui) 努力複習(xi) ,考個(ge) 建造師證,讓自己成為(wei) 一個(ge) 地地道道的專(zhuan) 業(ye) 人。”
曾經,王國棟手握鋼槍,為(wei) 國站崗;如今,他奔走在建設一線,築夢江城。脫下了綠軍(jun) 裝,穿上了中建藍,變的隻是他的崗位,不變的是那一顆“軍(jun) ”心。
他說:“隻要穿上了軍(jun) 裝,那就是穿上了銘刻在骨子裏的忠誠,隻要祖國需要我,隻要崗位需要我,我都會(hui) 站出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