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蜀道難"到"全球通" 成都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樞紐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支持成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在中歐班列(成都)的帶動下,當地產(chan) 業(ye) 不斷升級,產(chan) 業(ye) 聚集能力越來越強。
成都突破不沿江、不靠海的物流發展困局,以開放發展姿態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助推區域產(chan) 業(ye) 集群式發展。
“今年以來,我們(men) 公司代理的11種進口木材累計向青白江海關(guan) 申報了約2200票報關(guan) 單,總量大概有9萬(wan) 立方米。進口總量與(yu) 去年持平,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比原來壓縮了60%。”四川省成都市尤特物流有限公司關(guan) 務負責人陳熠的這番話透露了兩(liang) 層意思:第一,公司進口貿易並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他很滿意不斷提高的通關(guan) 時效。
陳熠所在企業(ye) 代理的木材來自俄羅斯,“乘坐”的是中歐班列(成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航空和海運幾乎停滯,中歐班列成了串聯全球供應鏈的“寵兒(er) ”。低成本、高時效是其逆勢上揚的主要原因。截至6月30日,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同比去年增長了57.7%。成都位於(yu) “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交會(hui) 點和聯動點,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明星品牌,是亞(ya) 歐各國深化務實合作的重要載體(ti)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資金,支持成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在穩定國際物流通道、助力區域產(chan) 業(ye) 集群式發展方麵,中歐班列(成都)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實現“爆炸式”增長
有幾組與(yu) 中歐班列(成都)相關(guan) 的“打眼”數據都產(chan) 生在今年上半年。
截至3月底,成都國際鐵路港跨境電商交易量首次突破百萬(wan) 大關(guan) ,達到106萬(wan) 單,同比增長近21倍,實現“爆炸式”增長。
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累計監管貨值達80.2億(yi) 元,監管貨值首次躍居全國同類保稅物流中心第一位。
4月17日,全國首批新能源二手車通過成都鐵路口岸報關(guan) 出口至哈薩克斯坦。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累計實現整車進出口超萬(wan) 輛,帶動貿易進出口額超15億(yi) 元,已經形成了一條全產(chan) 業(ye) 鏈汽車進出口服務產(chan) 業(ye) 體(ti) 係。
相對航空和海運等傳(chuan) 統國際運輸方式,中歐班列隻有海運時間的三分之一,航空價(jia) 格的五分之一。
“今年業(ye) 務量激增,我們(men) 每天需要從(cong) 現有車輛裏選擇時速120公裏且車況良好的車輛,以保證運輸時效。”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看來,有需求就有服務,各種與(yu) 之匹配的創新舉(ju) 措應運而生。
比如,為(wei) 了拓展中歐班列(成都)外貿運輸渠道,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與(yu) 成都國際鐵路港在跨境電商、全球業(ye) 務等領域與(yu) 快遞企業(ye) 開展合作,引領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助力跨境直郵商品通過中歐班列從(cong) 成都發往歐洲各國;推出“歐洲通”產(chan) 品,針對按整列組織困難但又有運輸需求的站點實行按箱報價(jia) ,接受整列、多箱、單箱訂艙,滿足了不同客戶群體(ti) 的多種運輸需求,提高了班列運輸的受眾(zhong) 麵;通過深入推進中歐班列寬軌段“三並二”運輸方式,進一步壓縮了國際物流成本,有效緩解了班列擁堵。
如今,複工複產(chan) 進度一天快過一天,供應鏈運轉逐步暢通,中歐班列(成都)的定製化業(ye) 務需求量隨之增加。TCL、戴爾、聯想是中歐班列(成都)的“大客戶”,成都港投集團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點對點”“門對門”或“門到站”“站到門”服務,最大程度節約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班列運行時效,全力保障企業(ye) 進出口貿易業(ye) 務順利開展。
6月份,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達到2020年上半年最高值,月度累計開行179列、7931車。
從(cong) 中歐班列(成都)發送的貨物種類來看,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成都國際班列運輸品類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chan) 品逐步擴展到汽車、機械、食品等40多個(ge) 品類,其中對電子電器、汽車、醫藥等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及跨境電商供應鏈產(chan) 業(ye) 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今年聯想公司通過中歐班列(成都)累計發送近3000國際標準箱電腦外設產(chan) 品,比去年同期增長79%。今年已有26萬(wan) 噸、38萬(wan) 立方米的俄羅斯木材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進口,貨值超4億(yi) 元。
從(cong) 貨源產(chan) 生地來看,已經開行的5000多列中歐班列(成都)拉動進出口貿易額超200億(yi) 美元,其中超65%的貨源來自四川省,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的外貿發展。
今年4月28日,首趟中歐班列(成都)達州專(zhuan) 列從(cong) 達州高新區始發,滿載20車裝有鞋類、玩具和化工產(chan) 品的集裝箱,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駛向歐洲,最終抵達德國漢堡,這些貨物近一半來自達州以外的企業(ye) 。
“可以看出,達州有條件成為(wei) 一個(ge) 貨物集散地,臨(lin) 近市州可以選擇從(cong) 達州就近‘上車’。這20車貨物通過‘喂給班列’的形式,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完成報關(guan) 後直接‘掛’到中歐班列(成都),以‘鐵鐵聯運’的方式發往歐洲。”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開行7年來,中歐班列(成都)已與(yu) 達州、自貢等12個(ge) 市州共建了“亞(ya) 蓉歐國際班列”基地,與(yu) 98個(ge) 縣(市)區推進產(chan) 業(ye) 合作,年均帶動四川省進出口貿易100億(yi) 美元以上。
變“蜀道難”為(wei) “全球通”
距離最近的沿海港口大約1700公裏,成都曾經因為(wei) 不沿江、不靠海而陷入物流發展困局,現在成都正以開放發展姿態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
2019年,成都雙流機場已開通國際航線126條,國際(地區)通航城市70餘(yu) 座。中歐班列(成都)目前已構建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海鐵聯運通道,連接境外30座城市和境內(nei) 15座城市。作為(wei) 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麵積73.2平方公裏的成都國際鐵路港,是全國唯一依托鐵路港設立的自貿片區,已獲批國家綜合保稅區,入列首批國家級陸港型物流樞紐。
“我們(men) 運輸的貨物80%來自華東(dong) 、華南地區,20%來自成渝地區,主要以燈具、機械設備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為(wei) 主。”日郵物流(中國)有限公司中西區銷售經理楊勇告訴記者,公司曾經的業(ye) 務主要是側(ce) 重幫助分公司做貨物落地轉運,自從(cong) 2019年11月份開始利用中歐班列(成都)運輸貨物以來,公司的自攬貨占比已經達到50%。“便利的運輸方式是吸引客戶的一大優(you) 勢,以前是我們(men) 找客戶,現在是客戶‘找上門’。”楊勇說。
從(cong) “蜀道難”到“全球通”,開放的姿態帶動了產(chan) 業(ye) 發展。成都青白江區進口肉類產(chan) 業(ye) 鏈全麵發展、平行進口汽車代理進口、展示展銷一體(ti) 化,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掛牌成立……在中歐班列(成都)帶動下,當地產(chan) 業(ye) 不斷升級,產(chan) 業(ye) 聚集能力越來越強。
“中歐班列成都和重慶地緣相近,有很多合作共贏的機會(hui) 。對企業(ye) 來說,選擇成都還是重慶一定是看中時效,比如四川廣安離重慶近,企業(ye) 就可能選擇到重慶發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隨著成渝經濟圈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兩(liang) 地將通過信息共享、倉(cang) 位共享、線路互補、場站共用等方式全麵提升中歐班列市場化運營水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