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劃破黑夜的星光,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的風塵苦旅

王禹 發布時間:2020-07-30 19: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1908年,《天津青年》雜誌向國人提出了三個(ge) 問題:

  中國什麽(me) 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hui) ?

  我們(men) 的運動員什麽(me) 時候能夠得到一枚奧運金牌?

  我們(men) 的國家什麽(me) 時候舉(ju) 辦奧運會(hui) ?

  一字一句,振聾發聵,但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還無法給予回答。

  直到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誕生36年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侵略,讓中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不得已與(yu) 其產(chan) 生了交集。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控製中國東(dong) 北,扶植成立偽(wei) 滿洲國。為(wei) 了尋求國際認同,偽(wei) 滿洲國政府在報紙上宣稱:劉長春和於(yu) 希渭將代表偽(wei) 滿洲國參加19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

  當時的劉長春已經是中國體(ti) 育界小有名氣的運動健將。1929年舉(ju) 行的第十四屆華北運動會(hui) 中,作為(wei) 東(dong) 北大學代表隊的劉長春,在此創造了百米10秒8的最快紀錄。

  1930年在杭州舉(ju) 辦的全國運動會(hui) 上,劉長春迎來了個(ge) 人運動生涯的高峰,將100米、200米、400米冠軍(jun) 盡屬其下,震驚中國體(ti) 育界。

  當時的杭州政府也因此將通往田徑場的一條道路命名為(wei) “長春路”,以此紀念並激勵這位青年跑向更大的舞台。

  然而在得知被要求代表偽(wei) 滿洲國參加奧運會(hui) 後,劉長春憤然疾呼:“良心尚在,熱血尚流,豈能叛國,做人牛馬!”

  1932年5月,劉長春在《大公報》發表聲明:“本人為(wei) 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中國人絕不代表偽(wei) ‘滿洲國’出席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hui) 。”

  當時的中國政府以“經費不足”為(wei) 由,沒有計劃參與(yu) 此屆奧運,但在各方的關(guan) 切下,中國體(ti) 育組織急電國際奧委會(hui) 為(wei) 劉長春報名。

  中國人首次登上奧運會(hui) 賽場的重任,由此落到了這位23歲的年輕人身上。

  1932年7月8日,上海新關(guan) 碼頭,數千名歡送的人群,擁擠得水泄不通。

  當天上海報紙發了一張關(guan) 羽手持大刀、乘一葉扁舟的圖片,寓意劉長春單刀赴會(hui) 。在人們(men) 的熱烈掌聲和歡呼聲中,劉長春走上美國郵輪“威爾遜總統號”。

  汽笛長鳴,輪船離岸。

  就這樣,中華民族第一位參加奧運會(hui) 的運動員劉長春,滿載著中國人民的希望與(yu) 期盼,向洛杉磯進發。

  從(cong) 1908年在南開操場上,學生們(men) 隻能通過幻燈片觀看倫(lun) 敦奧運會(hui) 的盛況,到1932年劉長春乘上“威爾遜總統號”郵輪隻身赴會(hui) ,奧林匹克的輪廓也愈加清晰的呈現在國人的麵前。

  人口最多的中國,卻成為(wei) 派出選手最少的國家,代表團在諾大的洛杉磯紀念體(ti) 育場內(nei) 顯得勢單力薄。

  於(yu) 是沈嗣良和宋君複決(jue) 定,從(cong) 當地請來華僑(qiao) 及青年會(hui) 幹事劉雪鬆、申國權、托平也一起上場,勉強湊成了6人。

  7月30日,臨(lin) 時拚湊而成的中國代表隊,由劉長春舉(ju) 旗,沈嗣良為(wei) 總代表繼之,隨後代表4人,於(yu) 第八順序步入開幕式現場。奧運會(hui) 的舞台終於(yu) 首次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影。

  但由於(yu) 此前在海上顛簸了整整22天,沒有合適的訓練場地加之暈船、嘔吐,這些讓劉長春的狀態大打折扣。

  開幕式第二天舉(ju) 行的一百米預賽,沒有消除疲勞的劉長春匆忙地走向起跑線。

  從(cong) 起跑到60米處,疾馳如飛的劉長春一直領先,但隨著體(ti) 力下降,70米處,他便落到第二的位置。最後,劉長春隻拿到了第四名,無緣決(jue) 賽。

  200米比賽也是一樣,劉長春又是剛開始時領先,到最後被落下,以第四名的成績再次與(yu) 決(jue) 賽無緣。

  兩(liang) 場預賽失利,讓劉長春頓感有負國人重托,愧疚之情使他在比賽結束後一直鬱鬱寡歡。

  不過為(wei) 了表達對中國人的尊敬,劉長春被破例邀請參加了大會(hui) 舉(ju) 辦的冠軍(jun) 聚餐會(hui) 。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hui) 的正式比賽這一“零的突破”,也被永遠載入中國的奧運史冊(ce) 。

  回答“奧運三問”的第一個(ge) 問題,中國人用了24年,但第一枚奧運金牌的到來卻足足等待了76年。

  劉長春之子劉鴻圖曾回憶說:“父親(qin) 的願望有兩(liang) 個(ge) :一是中國人能在奧運會(hui) 上奪得金獎,讓中國的國旗、國歌通過奧林匹克的運動場傳(chuan) 向全世界;二是中國有朝一日能舉(ju) 辦奧運會(hui) 。”

  而劉長春的第一項遺願,在他逝世的第二年就成功實現。中國第一麵奧運金牌的獲得地,就是他當年初登奧運賽場的地方——洛杉磯。

  1984年奧運會(hui) ,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斬獲一枚寶貴的金牌,讓全世界第一次看到五星紅旗在奧運頒獎儀(yi) 式最高處升起。

  這一槍改寫(xie) 了中國無奧運冠軍(jun) 的曆史,洗刷了百餘(yu) 年來“東(dong) 亞(ya) 病夫”的恥辱。

  時任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的薩馬蘭(lan) 奇親(qin) 自將金牌戴在許海峰胸前,他激動地說,“這是中國體(ti) 育史上偉(wei) 大的一天!”

  但向前的腳步並未因此停下,在同一屆奧運會(hui) 中,郎平領銜的中國女排在決(jue) 賽中直落三局擊敗東(dong) 道主美國隊,奪得中國在奧運會(hui) 上的第一枚三大球金牌。

  以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hui) 為(wei) 裏程碑,中國體(ti) 育奮勇向前的步伐愈發堅定,更多中國健兒(er) 開始嶄露頭角,為(wei) 國爭(zheng) 光。

  直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hui) ,這16年間中國在5屆奧運會(hui) 中共奪得80塊金牌,223塊獎牌。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此時,爭(zheng) 取舉(ju) 辦一屆奧運會(hui) 成為(wei) 所有中國人共同的願望。

  1993年北京首次提出申辦奧運會(hui) ,卻以2票之差惜敗悉尼。8年之後,隨著薩馬蘭(lan) 奇親(qin) 口說出“beijing”,百年奧運,終於(yu) 圓夢中國。

  從(cong) 1908年到2008年,從(cong) “奧運三問”到“北京歡迎你”,中國用了整整一百年,終於(yu) 與(yu) 這個(ge) 星球上最具影響力的體(ti) 育盛會(hui) 緊密聯係在一起。

  “舊中國內(nei) 憂外患,中華民族到處受辱,那時,我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外國人的國旗在奧運會(hui) 上升起,情不自禁地流下痛楚的眼淚。”

  1979年11月間,劉長春在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在國際奧委會(hui) 中合法席位的決(jue) 議時,曾這樣有感而發。

  如今,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運動健兒(er) ,也正秉承前輩之誌,奮發圖強,創造中國體(ti) 育一個(ge) 又一個(ge) 輝煌。(作者 王禹)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