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十年“禁漁”揚州出台方案兜底保障退捕漁民上岸
中新網揚州7月30日電 (記者 崔佳明)“抓好退捕漁民安置工作,讓漁民走上岸、立住腳,是做好禁捕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30日,揚州市民政局出台《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困難漁民社會(hui) 救助工作專(zhuan) 項方案》,全麵部署退捕漁民上岸後的社會(hui) 救助工作。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行10年禁捕。目前,長江沿線各地正加快落實,加強執法、從(cong) 嚴(yan) 監管、精準幫扶,共同做好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據悉,揚州長江岸線有80餘(yu) 公裏,本次退捕禁捕範圍包括長江揚州段幹流和該市管轄範圍內(nei) 8個(ge) 保護區(長江揚州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射陽湖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寶應湖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邵伯湖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高郵湖大銀魚湖鱭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高郵湖河蜆秀麗(li) 白蝦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和高郵湖青蝦國家級水產(chan) 種質資源保護區)。
長江“十年禁漁”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guan) 鍵之舉(ju) 。揚州市委書(shu) 記夏心旻表示,“全麵摸清底數,掌握漁船漁民基本情況,完成分類建檔立卡工作;著力做好上岸漁民生活保障,妥善組織漁民轉產(chan) 轉業(ye) 等工作,確保漁民穩妥‘上岸’;加強綜合執法力度,斬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的地下產(chan) 業(ye) 鏈,建立長效機製,持續鞏固禁捕退捕效果,確保長江流域禁捕退捕目標任務不折不扣完成。”
今天揚州出台的《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困難漁民社會(hui) 救助工作專(zhuan) 項方案》,該方案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ti) 、聚焦群眾(zhong) 關(guan) 切,積極發揮社會(hui) 救助製度在禁捕退捕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尤其對無法通過產(chan) 業(ye) 扶持和就業(ye) 幫助實現脫貧的退捕漁民,加大社會(hui) 救助政策施行力度,確保其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根據走訪排查掌握的數據,對重點困難對象通過線上信息核對和線下入戶核查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掌握需兜底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家庭財產(chan) 和收入狀況,按照有利於(yu) 困難群眾(zhong) 的原則,最大化地用足、用實、用好各項救助政策。”揚州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做好長江流域禁捕後上岸漁民的兜底保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助盡助”,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與(yu) 此同時,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向全市各餐飲企業(ye) 發出通知,要求全市各餐飲企業(ye) 不得提供長江水產(chan) 品(江鮮類);不得售賣江鮮及相關(guan) 菜肴;對采購的水產(chan) 品要嚴(yan) 格落實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製度,確保來源可溯;店堂內(nei) 外廣告招貼和菜單等均不得出現“江鮮”等字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