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隻受想象力限製”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服務全球
北鬥組網,星耀全球。
7月29日,記者從(cong) 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鬥三號係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yu) 近日正式入網。
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這一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將為(wei) 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有何本領,怎樣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發力?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又將如何推動生產(chan) 生活變革、賦能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
身兼五大能力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是由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迄今為(wei) 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係統。
說起北鬥,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導航定位”。實時導航和快速定位是衛星導航係統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北鬥還具有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信三大特色功能。
“北鬥衛星本身是我們(men) 國家的一個(ge) 授時係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說,北鬥三號衛星上的星載銣原子鍾的精度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可以達到每天100億(yi) 分之5秒。目前,這一功能已廣泛應用於(yu) 通信、電力、金融等係統。
位置報告功能,與(yu) 北鬥“有源定位”的特性息息相關(guan) 。有源定位是中國北鬥的一大創舉(ju) ,利用無線電測定技術,通過兩(liang) 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聯手,不僅(jin) 能回答用戶“我在哪”,還能告訴關(guan) 注用戶行蹤的相關(guan) 方“你在哪”,廣泛用於(yu) 搜救、漁業(ye) 等領域,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裏眼”。
短報文通信功能,是北鬥係統的“獨門絕技”。導航衛星和通信衛星是兩(liang) 種類型的衛星,但北鬥導航衛星卻附加了通信功能。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王博介紹稱,北鬥用戶利用終端,不僅(jin) 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還可以通過短報文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他人。這個(ge) 功能在沙漠、遠洋、深山、森林等沒有網絡覆蓋的地區,或者是災害發生、通信受阻時至關(guan) 重要。
“汶川地震以後,所有地麵通信設施已經全中斷了。信息實際上就是靠北鬥一號短報文短信息功能,雖然隻有幾百個(ge) 漢字的能力,但是當時很起作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說。
在北鬥三號係統中,短報文通信的能力顯著提升, 信息發送能力從(cong) 最初一次120個(ge) 漢字提升到1200個(ge) 漢字, 廣泛用於(yu) 遠洋漁業(ye) 、搶險救災、全球搜救等多個(ge) 領域。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會(hui) 長於(yu) 賢成介紹,目前全國7萬(wan) 餘(yu) 艘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累計救助1萬(wan) 餘(yu) 人。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由空間段、地麵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值得一提的是,北鬥空間段采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除了與(yu) 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係統同樣具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外,還具有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qing) 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兩(liang) 類衛星屬於(yu) 高軌衛星,衛星越高,其抗遮擋能力越強,無論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還是在多有遮擋的山區,在其他衛星係統不能定位的情況下,北鬥依然能“堅守崗位”。尤其在低緯度地區,北鬥性能更具優(you) 勢。
惠及國內(nei) 服務全球
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15年前,我國測量珠峰高程時,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衛星測量主要依賴美國的GPS係統。而此次測量,我國同時參考中國北鬥、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四大全球衛星導航係統,並且以北鬥的數據為(wei) 主。其中,由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在測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華測導航總部位於(yu) 上海市青浦區西虹橋北鬥產(chan) 業(ye) 園,這裏聚集了百餘(yu) 家與(yu) 北鬥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企業(ye) ,北鬥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已形成緊密聯係。
從(cong) 應用層麵向上溯源,北鬥產(chan) 業(ye) 鏈是如何劃分的呢?
據了解,“北鬥”產(chan) 業(ye) 鏈主要集中於(yu) 北鬥係統的用戶段,分為(wei) 上遊基礎元器件、中遊終端、下遊運營服務三大環節。其中,上遊基礎元器件主要是芯片、板卡、天線等基礎元器件;中遊終端主要是指能接收“北鬥”信號的導航和定位裝置;下遊運營服務主要是指為(wei) 政企用戶、行業(ye) 用戶、服務商和大眾(zhong) 消費者提供基於(yu) “北鬥”的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通信等各類基礎服務。
從(cong) 為(wei) 亞(ya) 太區域提供服務到為(wei) 全球提供服務,北鬥實現全球組網,不僅(jin) 意味著北鬥服務範圍覆蓋麵更廣,還會(hui) 使全產(chan) 業(ye) 鏈受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就多了一套支持係統,這些產(chan) 品的使用體(ti) 驗、穩定性、可靠性都會(hui) 隨之大幅提升,特別是芯片和終端產(chan) 業(ye) 。
北鬥芯片的研發生產(chan) 技術正在逐步成熟。支持“北鬥三號”係統信號的28納米芯片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2納米雙頻定位芯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全頻一體(ti) 化高精度芯片已投產(chan) ,北鬥芯片性能再上新台階。截至2019年底,國產(chan) 北鬥導航型芯片模塊出貨量已超1億(yi) 片,季度出貨量突破1000萬(wan) 片,北鬥導航型芯片、模塊、高精度板卡和天線已輸出到10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
在終端產(chan) 品方麵,以智能手機為(wei) 例,2019年,國內(nei) 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chan) 品總銷量突破4.6億(yi) 台,其中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yi) 台。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手機有400餘(yu) 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鬥定位的近300款。
北鬥全產(chan) 業(ye) 鏈發力,既惠及國內(nei) ,也服務全球。“2019年北鬥海外應用合作及貿易交往更加頻繁,國產(chan) 北鬥基礎產(chan) 品已出口12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基於(yu) 北鬥的土地確權、精準農(nong) 業(ye) 、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dong) 盟、南亞(ya) 、東(dong) 歐、西亞(ya) 、非洲等地得到成功應用。”於(yu) 賢成說。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恒星公司至今已研發出了千餘(yu) 種衛星應用產(chan) 品,包括北鬥導航手持機、北鬥船載終端、北鬥車載終端等。“2019年,我們(men) 的船載終端產(chan) 品成功進入緬甸漁業(ye) 市場,截止到目前共交付了1000餘(yu) 套船載終端產(chan) 品,既為(wei) 緬甸漁業(ye) 監管部門提供船舶定位監管、禁漁禁航區管理等服務,也為(wei) 漁民提供定位導航、漁獲上報、文本通信及報警救援等功能。”航天恒星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北鬥係統全麵建成,將極大推動我國衛星導航產(chan) 業(ye) 新一輪發展。《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以下簡稱《白皮書(shu) 》)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yu) 位置服務產(chan) 業(ye) 總體(ti) 產(chan) 值達到3450億(yi) 元人民幣,較2018年增長14.4%,預計2020年產(chan) 業(ye) 總體(ti) 產(chan) 值將超過4000億(yi) 元。
應用隻受想象力限製
信號在天邊,應用在身邊。
從(cong) 衣、食、住、行到水、電、氣、熱,從(cong) 農(nong) 林漁業(ye) 到救災減災……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與(yu) 社會(hui) 生活深度融入,滲透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方方麵麵。
開車上路,走哪條路更順暢?公交出行,汽車還有多久到站?共享騎行,怎樣才能快速找到單車?無論你選擇什麽(me) 交通方式,都離不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交通運輸行業(ye) 是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最大的用戶之一。北鬥係統廣泛應用於(yu) 重點運輸過程監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港口高精度實時調度監控等領域。據《白皮書(shu) 》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國內(nei) 超過650萬(wan) 輛運營車輛、4萬(wan) 輛快遞和郵政車輛、36個(ge) 城市的約8萬(wan) 台公交車、3200餘(yu) 座內(nei) 河導航設施、2900餘(yu) 座海上導航設施都已應用北鬥係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係統。
“在哪裏”和“什麽(me) 時間”構成了我們(men) 日常工作生活的衡量坐標。看不見摸不著的時空信息,既是人們(men)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證,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
智能化港口建設,被視為(wei) 提升港口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手段。此前,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發布《關(guan) 於(yu)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設基於(yu)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港區內(nei) 部集卡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集卡自動駕駛示範。
在武漢花山港,一排排橋吊、船吊、軌道吊依次排開,一輛輛約15米長、最高載重75噸的“平板車”自主行駛,停車、裝箱、駛離、停車、卸箱等一係列操作完全自主完成。
這是利用北鬥定位的5G智能無人集裝箱轉運卡車。相比於(yu) 傳(chuan) 統集裝箱無人集卡依靠地上的“磁釘”定位移動,北鬥導航係統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時空信息,通過5G網絡傳(chuan) 輸數據,使車能夠感知200米以內(nei) 的各類物體(ti) ,停車定位精度控製在5厘米內(nei) 。
精度控製在5厘米內(nei) ——這還不是北鬥的“極限”。高精度服務是北鬥的一大特色,傳(chuan) 統導航係統的服務精度都是“米級”甚至“10米級”,更高精度的服務很少開放給民用市場。而北鬥“全國一張網”,借助超過2000個(ge) 地基增強站,北鬥係統具備為(wei) 用戶提供分米級、厘米級甚至是毫米級定位精度的能力。
當農(nong) 業(ye) 遇見北鬥,播種更省力,出苗更省心,勞動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升。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wu) 拉特前旗大佘太鎮的農(nong) 田裏,無人駕駛播種機正在從(cong) “稀罕物”變得日益“尋常”。基於(yu) 北鬥定位功能,播種機沿預設路線自行作業(ye) 。有了這種精準科學的方法,每千米播種偏差不超過2厘米,每畝(mu) 地出苗率能提高10%。
據統計,基於(yu) 北鬥係統的農(nong) 機自動駕駛係統已有超過2萬(wan) 台套,節約50%的用工成本;基於(yu) 北鬥係統的農(nong) 機作業(ye) 監管平台和物聯網平台為(wei) 10萬(wan) 餘(yu) 台套農(nong) 機設備提供服務,極大提高了作業(ye) 管理效率。
當災害預警遇見北鬥,人身更安全,財產(chan) 有保障。前不久,在湖南省石門縣雷家山,多虧(kui) 了“北鬥衛星高精度地災監測預警係統”及時發出預警,位於(yu) 滑坡危險區的村民及時轉移,無一傷(shang) 亡。通過對山體(ti) 、水庫、河流的形變、位移等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北鬥對可能發生的滑坡、沉降、裂縫、水庫遇險、河流水位暴漲等險情進行預警,守護生命、減小損失。
特殊戰場上,北鬥同樣快速響應、盡銳出戰。2020年初,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在神州大地打響,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平地而起,為(wei) 複雜地形地貌實現高精度定位、精確標繪的,正是北鬥;麵向全國的“千尋位置”網上無人機平台,可以實現無人機精準噴灑等防疫作業(ye) ,為(wei) 其提供高精度數據的,也是北鬥;物資運輸車輛實時監管調控,智能機器人將各地送達的醫療物資快速送往醫院隔離區,背後的支持係統,還是北鬥……
北鬥係統與(yu) 新一代5G移動通信、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碰撞融合,構建以北鬥時空信息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生態鏈,推動生產(chan) 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ye) 模式不斷創新,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未來,北鬥擁有無限可能。正如首任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曾說的那樣,“北鬥的應用隻受人類想象力的限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