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脊柱手術精準“植釘” 醫生省時省力專注切除腫瘤
中新網上海8月9日電 (陳靜 胡楊)骨骼是人體(ti) 內(nei) 除牙齒之外最堅硬的組織,骨科手術則是外科手術中最“費力”的手術。
記者9日獲悉,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團隊率先在MAZOR脊柱手術機器人的精準定位下,成功完成一例脊椎腫瘤切除手術。
據了解,MAZOR手術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手術智能設備之一。在機器人的輔助下,醫生們(men) 將椎弓根螺釘準確植入堅硬的脊柱,毫厘不差,在縮短了手術時間的同時,降低並發症發生率。這台通常需要5小時左右才能完成的手術,在3個(ge) 小時後即順利結束。術後第二天,患者劉先生恢複良好,相關(guan) 症狀消失,沒有出現並發症。
據了解,在開放性脊柱手術中,手術團隊一般需要先在椎弓根部植入螺釘進行固定,才能開展後續操作,置釘過程中一旦有所偏差,就容易引起神經、血管的損傷(shang) 。“植釘”需要經驗豐(feng) 富的脊柱外科醫生耗費很多精力才能完成,這使得手術耗時長,並發症風險增大。
劉先生的脊椎腫瘤與(yu) 馬尾神經黏連嚴(yan) 重,極大妨礙手術視野,既要把腫瘤完整切除,又要保護脊髓神經免受損傷(shang) ,手術難度非常高。上海市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付強教授當日告訴記者,如果馬尾神經受損,可能導致下肢感覺異常和活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等。
付強團隊決(jue) 定在MAZOR脊柱手術機器人輔助下,為(wei) 劉先生施行腫瘤切除手術。手術中,醫生們(men) 按照三維模型設計的最優(you) 手術路徑操作手術機器人,在椎弓根部位精準打入螺釘,為(wei) 腫瘤完整切除環節節省了時間,保存了醫生的精力和專(zhuan) 注力。
付強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手術機器人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完成一些機械性、重複性、費時費力的工作,其優(you) 勢在於(yu) 精準度更高、不存在疲勞問題,讓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手術的關(guan) 鍵性操作上。除了脊椎腫瘤和複雜脊柱畸形之外,手術機器人對於(yu) 普通的脊柱外科手術也同具優(you) 勢。
醫院方麵表示,將不斷拓展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方向,脊柱手術機器人還將更多應用於(yu) 脊柱微創手術,真正實現脊柱手術的數字化、微創化、精準化和智能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