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開門問策,“中國式民主”的生動樣本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十四五”規劃編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yu) 民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製好。目前,規劃編製工作已開展網上意見征求。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頁麵已開設相關(guan) 專(zhuan) 欄,歡迎廣大網民建言獻策,有關(guan) 意見建議將匯總整理後提供中央作決(jue) 策參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意義(yi) 重大。政之所興(xing) 在順民心。編製“十四五”規劃,事關(guan) 國家發展與(yu) 民生福祉,必須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能講話、敢講話、出真招、獻良謀,畫出最大同心圓。借助“領導留言板”等互聯網渠道廣開言路,汲取群眾(zhong) 智慧,為(wei) “十四五”規劃編製匯集民意、傾(qing) 聽民情、贏得民心,將成為(wei) “中國式民主”的又一次生動體(ti) 現。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是我國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勢之一。人民群眾(zhong) 既是政策落實的親(qin) 曆者與(yu) 評判者,也是政策製定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從(cong) 信訪接待、信件投訴,到民情熱線、市長熱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不斷拓寬。進入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絡成了各種聲音的“集散地”;而網絡即時、開放的特征,更為(wei) 傾(qing) 聽群眾(zhong) 聲音提供了便利。時下,中國網民人數已超過9億(yi) ,在他們(men) 背後,凝聚著中國最深厚的民意基礎。發展網絡問政,成為(wei) 健全民主製度、豐(feng) 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作為(wei) 覆蓋全國的網絡問政平台,“領導留言板”開辦14年來,影響力不斷擴大。以疫情防控為(wei) 例,通過“領導留言板”的民意直通車、幹群連心橋,藥品緊缺、物流受困的難題及時得到解決(jue) ,一個(ge) 個(ge) 民生問號被拉直;另一方麵,通過“戰疫情 抓複產(chan) ——意見建議與(yu) 問題線索征集”了解群眾(zhong) 所思所想,很多建議成為(wei) 地方決(jue) 策的重要參考,一條條真知灼見被采納。互動頻繁、決(jue) 策透明,這個(ge) 群眾(zhong) 口中“最受矚目的幹群互動平台”,不僅(jin) 成為(wei) 各級政府優(you) 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正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廣泛、真實、有效的一扇窗口。
線上察民意、匯民智的最終目的是線下惠民生、暖民心。“領導留言板”開通網民留言辦理工作以來,絕大多數省份就留言辦理的“時度效”作出硬性規定。2019年,網民留言總量近50萬(wan) 件,各級領導幹部回應落實近40萬(wan) 件。正是因為(wei)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領導留言板”才能成為(wei) 政府依靠、群眾(zhong) 信賴的網絡平台。對於(yu) “十四五”規劃編製的意見征集,相關(guan) 部門也應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的工作方法,了解民意更回應民意,匯集民智更反映民智,從(cong) 而推動形成引領未來發展的好方案,造福祖國和人民。
共築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共創美好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征程上,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大家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為(wei) 規劃編製貢獻好想法與(yu) 金點子,讓“十四五”規劃成為(wei) 科學可行、催人奮進的綱領,帶領中國人民再創輝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