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國為世界共同發展創造新機遇

和音 發布時間:2020-08-27 11:23: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為(wei) 世界共同發展創造新機遇(和音)

  中國以腳踏實地推進發展的實踐回答著時代課題,為(wei) 世界共同發展創造新機遇

  “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係會(hui) 更加緊密,為(wei) 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hui) 將更加廣闊,成為(wei) 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近日主持召開經濟社會(hui) 領域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時如是強調。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備受世界矚目。

  關(guan) 注後疫情時代中國發展走向的國際觀察人士普遍感到,中國宣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立場對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而言是彌足珍貴的積極信息。“任何表明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立場都將受到密切關(guan) 注”“會(hui) 議釋放出中國願意參與(yu) 全球貿易和經濟治理方麵國際合作的信號”“中國將加強技術創新以推動增長”……國際社會(hui) 積極探尋中國未來發展的密碼,期待分享中國新發展格局帶給世界的紅利。

  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堅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國內(nei) 國際經濟形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中國順勢而為(wei) 、因時而動的戰略抉擇。中國以腳踏實地推進發展的實踐回答著時代課題,為(wei) 世界共同發展創造新機遇。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經濟將繼續是世界經濟的“穩定錨”。當前,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麵臨(lin) 衝(chong) 擊。中國率先控製住新冠肺炎疫情,全麵推進複工複產(chan) ,是世界上首個(ge) 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ti) 。國際觀察人士普遍認為(wei) ,中國國內(nei) 循環係統穩定了,更有利於(yu) 全球經濟循環穩定;中國經濟複蘇發展的穩定預期,為(wei) 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正如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主席吉姆·奧尼爾所評價(jia) ,中國深挖內(nei) 需潛力將為(wei) 全球企業(ye) 開拓新機遇。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經濟將繼續是全球增長的主要動力源。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變,傳(chuan) 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緊迫性增強。中國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努力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nei) 涵型增長,不僅(jin) 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而且順應國際社會(hui) 對推動全球增長的期待。正如美國國際問題專(zhuan) 家、《全球策略信息》雜誌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所言,創造力是推動當下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國注重高質量發展,實質上是關(guan) 注未來創造財富的源泉,不僅(jin) 其自身將從(cong) 中獲益,而且必將惠及世界其他國家。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經濟將繼續創造世界共同發展的新機遇。國際經濟聯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對外開放依然是中國基本國策。新發展格局決(jue) 不是封閉的國內(nei) 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即使麵對疫情衝(chong) 擊,中國依然堅持在擴大開放中推動互利共贏的大國擔當。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進一步縮減,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雲(yun) 路演活動吸引全球數千家企業(ye) 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不少展區“一位難求”……正如阿根廷學者聖地亞(ya) 哥·布斯特羅所言,中國多項務實理念和倡議表明向世界開放的決(jue) 心,這些舉(ju) 措對世界經濟複蘇至關(guan) 重要。

  中國新發展格局迸發著活力、蘊蓄著潛力。中國始終保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的定力,即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是中國與(yu) 世界共同發展的美好篇章,昭示著中國與(yu) 全球夥(huo) 伴攜手共創合作共贏的宏大願景。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