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重慶北碚區對縉雲山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環境變好了 日子紅火了

劉新吾 劉書文 金歆 發布時間:2020-08-27 13:45:00來源: 人民日報

  重慶北碚區對縉雲(yun) 山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環境變好了 日子紅火了(走向我們(men) 的小康生活)

  群山合抱,綠波蕩漾,薄霧輕籠,一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這裏風景真美,拍照都不需要美圖!”新娘雷婷說。

  就在兩(liang) 年前,新人們(men) 還不會(hui) 來重慶市北碚區縉雲(yun) 山拍照。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起,縉雲(yun) 山裏建了不少酒店、農(nong) 家樂(le) ,一些居民亂(luan) 搭亂(luan) 建,生活汙水、廚餘(yu) 垃圾未經處理直接傾(qing) 倒,環境不斷惡化……

  2018年6月以來,北碚區對縉雲(yun) 山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拆除多年違建,實施生態搬遷,修複自然生態,謀劃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走出了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

  拆除違建 力保綠水青山

  “要提醒進山的人,千萬(wan) 不能野外用火。”66歲的縉雲(yun) 村村民、護林員李星華叮囑其他護林員。作為(wei) 村林業(ye) 隊長,他管理全村40多名護林員,每天都帶隊“巡山”。

  李星華家就在縉雲(yun) 山後山,2012年通過危舊房改造項目擴建了新房。相關(guan) 部門批準建設不到100平方米,他偷偷增高樓層、擴大麵積,建了900多平方米,成為(wei) 全村最大的違法建築。

  北碚區探索自然保護區生態搬遷,將核心區、緩衝(chong) 區的村民先搬出安置。可好事卻不好辦,很多村民世代在這裏居住,不舍得離開;有的村民農(nong) 房已改造成農(nong) 家樂(le) ,收入不少。搬遷工作不好開展。

  一方麵要做群眾(zhong) 思想工作,幹部們(men) 挨家挨戶講法律、擺道理,還組織村民到外地觀摩學習(xi) 。另一方麵,要真正能解決(jue)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下山之後怎麽(me) 辦”的問題。北碚區多次召開院壩會(hui) 、座談會(hui) ,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和訴求,現場辦公解決(jue) 問題。區裏整合資金,對搬遷村民作補償(chang) ,還在山下規劃安置點,解決(jue) 自願易地遷建的村民子女就學、社保等問題。同時,積極開發環衛、綠化、護林等公益性就業(ye) 服務崗位,保障村民生計。

  既有保障,又無後顧之憂,李星華這才動了心,“搬下山畢竟生活更方便,再說也保護了山裏的環境!”他主動拆除自家違建房,還動員哥哥李星庸拆除違建。經過核算,李星華家裏6口人,每人獲得20萬(wan) 元補償(chang) ,李星華當上護林員,每月可拿到2000元左右工資。

  和李星華一樣,村民們(men) 紛紛配合工作,生態搬遷順利完成。目前,北碚區累計投入資金15.8億(yi) 元,拆除各類建築物53.2萬(wan) 平方米,核心區、緩衝(chong) 區實施生態搬遷520人,同步引導實驗區地質滑坡隱患和生態脆弱區域162人搬遷。

  修複生態 再現山水美景

  “現在風景好,環境美,我們(men) 經常來。”縉雲(yun) 山深處,黛湖碧綠如畫,音樂(le) 聲裏,一群老年人跳起交際舞。今年5月,黛湖景區對外開放,越來越多市民前來觀光遊玩。前些年湖麵上垃圾漂浮、湖水呈黑褐色的情景一去不返。

  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以來,黛湖周圍違建全部拆除,北碚區還啟動黛湖綠化修複工程。2019年3月實施黛湖清淤,一個(ge) 月清除淤泥3600多立方米。

  清淤剛完,北碚區緊接著美化周邊環境,建起沿湖步道、生態展覽館、生態廁所等,步道兩(liang) 旁栽上了紅葉李、紅楓、紫薇。在樹種的選擇上,區裏特別注意突出縉雲(yun) 山本土植物,種下楓楊、木槿、蒲葦等植物132種,市民們(men) 可以“春觀花、夏納涼、秋賞葉、冬辨形”。

  如今的黛湖清亮明淨,湖麵碧波蕩漾,湖底綠藻參差,周圍綠樹成蔭。“在這樣的路上走一走,令人心曠神怡。”遊客們(men) 對升級改造後的縉雲(yun) 山稱讚連連。

  “縉雲(yun) 山生態環道項目將通過線型、標示、標誌等技術手段,對縉雲(yun) 山保護區進行劃界,形成一道生態屏障,沿線將設置驛站、露營基地等配套服務設施。”北碚區委辦副主任李俊介紹,全長64.52公裏的縉雲(yun) 山生態環道建設又開始了,目前示範段500米已基本完工,今年底示範段將建成投用,明年可望全線貫通。

  提檔升級 收獲金山銀山

  眼前,白牆黛瓦,綠樹掩映;遠處,群山連綿,綠意盎然。音樂(le) 聲裏,幾位客人在陽台上一邊品茶,一邊插花。

  “住在這裏,安逸得很!”客人李女士已在清歡渡民宿住了兩(liang) 天,仍然滿是新鮮感。清歡渡民宿已成為(wei) 當地網紅打卡地,客人們(men) 紛紛慕名前來,每到周末一房難求。

  “現在的民宿是升級版!”民宿老板孫德紅說,她以前也經營農(nong) 家樂(le) ,但設施低端,環境簡陋,夏天被子潮濕,得用電熱毯烘。每天跑景區門口攬客,生意也不多。

  北碚區啟動綜合整治拆違建,她的農(nong) 家樂(le) 也被拆了一層。生意還怎麽(me) 做?孫德紅參加了區裏組織的農(nong) 家樂(le) 老板到浙江參觀考察活動,對農(nong) 家樂(le) 怎麽(me) 提檔升級有了底。現在,房間裏安裝地暖和中央空調,再也不用擔心潮濕。每天都為(wei) 客人房間換鮮花,一樓設立古樸典雅的閱讀室。民宿垃圾嚴(yan) 格分類,一些餐廚垃圾變成有機肥為(wei) 菜地施肥。

  現在,孫德紅的民宿房間比原先少了,收入卻多了,去年利潤突破100萬(wan) 元,增長約4倍。“民宿改造裝修還是一方麵原因,更重要的是縉雲(yun) 山環境好了,大家更願意來玩來住了!”孫德紅說。

  如今,縉雲(yun) 山又恢複了從(cong) 前的鬱鬱蔥蔥。旅遊度假區內(nei) ,共有511人從(cong) 事民宿旅遊業(ye) ,更多的村民像孫德紅一樣吃上了生態飯。綠水青山裏,日子越過越紅火。(記者 劉新吾 劉書(shu) 文 金 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