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活動愈加誘惑隱蔽 網絡傳銷蹭熱點混淆視聽須警惕
網絡傳(chuan) 銷蹭熱點混淆視聽須警惕
在境外種植醫用大麻,網上匯款買(mai) 賣即可獲得高額利潤,依靠這樣的話術手段,一個(ge) 傳(chuan) 銷團夥(huo) 開展傳(chuan) 銷活動獲利3347萬(wan) 餘(yu) 元。案發時,這一傳(chuan) 銷團夥(huo) 已通過網絡平台發展下線5萬(wan) 餘(yu) 人,人員涉及湖南、湖北、北京、天津等地。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公安局成功偵(zhen) 破一起特大網絡傳(chuan) 銷案件,警方從(cong) 1000多個(ge) 賬戶數十萬(wan) 條信息中,梳理出該網絡傳(chuan) 銷組織的層級架構、工作分工、人員分布、獲利情況等,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金額達12億(yi) 元。
《法治日報》記者從(cong) 河北省公安廳獲悉,網絡傳(chuan) 銷違法活動涉及地域廣、參與(yu) 人員多、涉案金額大,與(yu) 直銷涉傳(chuan) 、跨境傳(chuan) 銷、非法集資等問題交織疊加,依附冒用熱點概念,不斷變換犯罪手法,較以往傳(chuan) 銷方式更具欺騙性、隱蔽性和誘惑性,危害更加嚴(yan) 重。
傳(chuan) 銷活動愈加誘惑隱蔽
聽到學妹介紹的工作“管吃管住,花2900元買(mai) 一套化妝品就能當老板,一個(ge) 假期就能掙一個(ge) 學期的生活費”,想要打工掙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張某會(hui) 欣然前往,結果陷入“水玲瓏”傳(chuan) 銷組織無法自拔。
此時,張某會(hui) 以貴州省某縣高考第一名的成績就讀於(yu) 西安某大學還沒多久,成績突出又努力的她經過傳(chuan) 銷組織上課洗腦,對所謂的“賺錢之道”深信不疑,開始打電話向家裏要錢,拉親(qin) 戚、同學入夥(huo) ,先後投入10多萬(wan) 元。2015年6月,張某會(hui) “升職”為(wei) “經理”,成為(wei) 傳(chuan) 銷組織的骨幹人員,返回貴州以收取下線人員入門費獲利。
今年6月,在河北滄州警方打掉“水玲瓏”傳(chuan) 銷犯罪組織過程中,包括張某會(hui) 在內(nei) 的2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該案涉案金額1500多萬(wan) 元。據了解,這是一起在無任何產(chan) 品銷售的情況下,以銷售化妝品為(wei) 名,拉人頭收取入門費,以發展人員數量為(wei) 計酬依據的傳(chuan) 銷案件。
記者從(cong) 滄州市公安局獲悉,該案中,組織成員反偵(zhen) 查意識極強,每名成員持有多個(ge) 手機號碼,且不定期更換宿舍地點,宿舍人員不定時打亂(luan) ;組織內(nei) 部製度嚴(yan) 謹,上層經理禁止各條線人員相互交流,組織底層人員流動性較大;組織底層業(ye) 務員盤踞在滄州,高層長期在外地遙控指揮,這些都給警方辦案造成一定難度。
警方偵(zhen) 查發現,“水玲瓏”傳(chuan) 銷組織絕大多數參與(yu) 人員年齡在30歲以下,文化程度較低,以介紹工作、交友的名義(yi) 拉攏同鄉(xiang) 、同學來滄州發展,授課洗腦。近年來,由於(yu) 打擊傳(chuan) 銷力度加大,該組織傳(chuan) 銷活動變得更加隱蔽,經理級以上骨幹人員均在貴州等地遙控指揮在滄州代理人員進行日常運營,不定期來滄州指導傳(chuan) 銷人員工作。
今年7月以來,河北省公安廳會(hui) 同省打擊傳(chuan) 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2020年“維護穩定守護幸福”打擊整治傳(chuan) 銷專(zhuan) 項行動,依法查處了一批涉案金額巨大、涉及人員眾(zhong) 多的傳(chuan) 銷違法犯罪案件。
河北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zhen) 查總隊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河北公安機關(guan) 將始終保持對傳(chuan) 銷違法犯罪活動的嚴(yan) 打高壓態勢,並會(hui) 同市場監管等有關(guan) 部門持續開展源頭管控和綜合治理。
網絡傳(chuan) 銷犯罪三種表現
“隨著打擊整治聚集型傳(chuan) 銷力度的不斷增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傳(chuan) 銷窩點、傳(chuan) 銷人員的全麵清查,網絡傳(chuan) 銷違法犯罪活動呈現上升趨勢。”河北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zhen) 查總隊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網絡傳(chuan) 銷違法犯罪主要表現為(wei) 傳(chuan) 統型、純網絡化運作型、線上線下同時運作型3種類型。
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曾長期盤踞在京津冀遼四省(市)交界區域的“中國商會(hui) 商務”“中國夢”“中綠”等傳(chuan) 銷組織,屬於(yu) 傳(chuan) 統型網絡傳(chuan) 銷,以互聯網為(wei) 平台,借助網絡來推銷道具商品或拉人頭發展下線營利。相關(guan) 傳(chuan) 銷組織一般通過在“BOSS直聘”“58同城”等網站發布招聘信息,或在QQ、微信群中以交友、介紹工作等為(wei) 名誘騙參與(yu) 人參加傳(chuan) 銷。這種方式屬於(yu) 較低級的網絡傳(chuan) 銷,嚴(yan) 格說仍屬於(yu) 傳(chuan) 統聚集型傳(chuan) 銷。
而純網絡化運作的網絡傳(chuan) 銷的入會(hui) 、發展下線、信息傳(chuan) 遞、消費返利等,均在網上進行,多以“虛擬貨幣”“互聯網金融”等虛擬商品或純概念運作為(wei) 幌子,會(hui) 員上下線之間往往互不相識,例如公安部統一部署偵(zhen) 破的“善心匯”“雲(yun) 聯惠”網絡傳(chuan) 銷案。
線上線下同時運作的網絡傳(chuan) 銷通常都有實物商品,組織者通過線上捆綁線下的方式,將線上網絡平台或電子商務網站與(yu) 線下實體(ti) 店銜接,既利用新型網絡擴散,又采取傳(chuan) 統的方式落地推廣宣傳(chuan) ,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河北警方此次開展的打擊整治傳(chuan) 銷專(zhuan) 項行動中,著力打擊網絡傳(chuan) 銷違法犯罪活動,尤其將以“消費返利”“資金互助”“虛擬貨幣”“投資理財”“網絡遊戲”等為(wei) 幌子的網絡傳(chuan) 銷違法犯罪活動作為(wei) 專(zhuan) 項行動的打擊重點。
傳(chuan) 銷組織形成職業(ye) 群體(ti)
據了解,今年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校園畢業(ye) 季之際,一些傳(chuan) 銷組織以高額報酬為(wei) 誘餌,打著企業(ye) 招聘、介紹工作、合夥(huo) 做生意的幌子,通過親(qin) 人、朋友、同學、戰友等社會(hui) 關(guan) 係引誘他人參加傳(chuan) 銷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
值得注意的是,為(wei) 了達到誘騙新人、混淆視聽、逃避打擊的目的,傳(chuan) 銷組織者往往編織“扶貧攻堅工程”“創業(ye) 創新”等合法外衣,傳(chuan) 銷組織形式日趨完善,組織嚴(yan) 密、分工明確、管理嚴(yan) 格,傳(chuan) 銷方式也從(cong) 口口相傳(chuan) “殺熟”式趨於(yu) 信息化、網絡化。
“網絡傳(chuan) 銷的組織領導者形成職業(ye) 犯罪群體(ti) ,傳(chuan) 銷人員利用互聯網平台進行拉人頭的方式日趨普遍,常常依托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就業(ye) 、談戀愛、旅遊等名義(yi) 誘騙不知情人員深陷其中。”河北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zhen) 查總隊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警方提醒,要警惕傳(chuan) 銷組織借助虛擬網絡,以“網賺”“網頁遊戲”“金錢遊戲”“上市融資”“購買(mai) 原始股”“理財投資”“互聯網購物和電子商務”“免費獲利”“免費購買(mai) 商品”“消費多少返利多少”“互助投資”“慈善”等為(wei) 幌子,通過網銀繳納入門費、網上注冊(ce) 會(hui) 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cong) 事傳(chuan) 銷。
此外,還要警惕傳(chuan) 銷組織以政府支持、項目投資為(wei) 名,打著“光伏發電工程”“資本運作”“西部大開發”“防洪蓄水工程”“市政建設”“國家暗中支持的秘密工程”等旗號,以高額回報為(wei) 誘餌,要求申購份額取得資格,發展下線牟利的“拉人頭”式傳(chuan) 銷。
正在找工作的高校畢業(ye) 生、年輕人尤其要注意,參與(yu) 傳(chuan) 銷活動不僅(jin) 會(hui) 造成財產(chan) 損失,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切勿相信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陷阱。我國刑法、禁止傳(chuan) 銷條例均對組織策劃傳(chuan) 銷、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chuan) 銷、為(wei) 傳(chuan) 銷行為(wei) 提供場所等行為(wei) 作出明確規定。如果被他人引誘到異地,遭遇上課“洗腦”、限製人身自由等,或者在網上懷疑陷入傳(chuan) 銷陷阱,一定要及時報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