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共同體要合作不要分裂
7月31日,特朗普在其專(zhuan) 機“空軍(jun) 一號”上對記者首次表示,他將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作為(wei) 對華科技遏製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特朗普政府對華為(wei) 5G、TikTok連下“黑手”,炮製“清潔網絡”計劃,不惜通過建立數字屏障,將全球互聯網引向碎片化,以期實現損人利己的幻想。
人類科技從(cong) 來都是一脈相承的共同體(ti) ,在時間上與(yu) 前人的功績無法割裂,在空間上依賴跨國界、跨地域、跨學科的開放合作。
100年前,英國科學家首次提出恒星源源不斷的能量來自於(yu) 氫聚變。這一理論在20年後被德國科學家進一步證實。差不多同一時期,新西蘭(lan) 和澳大利亞(ya) 的科學家實現了氘聚變為(wei) 氦的反應,就此打開了現代核聚變研究的大門。60多年前,為(wei) 實現可控熱核核聚變,第一個(ge) 托卡馬克裝置在蘇聯建成。
也就是在今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工程安裝在法國南部啟動,這一肩負著解決(jue) 人類終極能源問題的重大工程進入了新的階段。ITER計劃得益於(yu) 百年來全球科學家的不斷探索,就像牛頓說的那樣,隻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人類科學的重大問題和主題須通過國際合作方可解決(jue) 。ITER計劃由包括中美在內(nei) 的35個(ge) 國家共同參與(yu) ,巨額的投資和大量設備讓任何單一國家都無法承擔。亦如去年問世的黑洞照片,隻有跨越大洲調集全球相隔最遠的天文台,才可能實現上一代人未曾實現的壯舉(ju) 。
當前的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在人類共同的威脅前不存在“獨善其身”。美國肆意退群、製造分裂,乃至企圖通過分裂來實現的數字霸權及科技霸權,破壞了人類科學共同體(ti) ,不利於(yu) 全球科技的發展,嚴(yan) 重損害全人類的利益。
全球麵臨(lin) 的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共同挑戰日益嚴(yan) 峻,隻有通過全球緊密合作,隻有依靠科技重大進步,才有可能走出威脅全人類的潛在重大危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5∶0!人工智能大勝美軍頂尖飛行員
AI在狗鬥中的勝利並不代表其已經可以在空戰中取代人類,相反隻是其嵌入空戰的漫長旅程的第一步。[詳細] -
172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全球新冠疫苗計劃
譚德塞表示,COVAX計劃的目標是2021年年底前向全球提供至少20億劑疫苗,許多疫苗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我們希望能有多種既安全又有效的成功候選疫苗”。[詳細] -
以色列研發的新冠新藥具有雙重作用
以色列瑞德希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吉利德·拉迪日前表示,公司希望正在試驗的新藥物能成為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遊戲規則改變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