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建電力於皓偉:“皓”瀚沙漠藍海中的“光能使者”

發布時間:2020-09-14 15: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4日電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迤邐的塞外風光中,一位年輕人剛剛告別了妻子和女兒(er) ,在零下20多度的大風中,義(yi) 無反顧地一頭“紮”進了庫布齊沙漠之中。

  十年之前,他走出校門就投身參與(yu) 設計當時全國容量最大的地麵光伏電站;十年之中,他參與(yu) 了中建集團首個(ge) 自投自建、自主持有的光伏發電站等多個(ge) 光伏項目的設計施工,累計了約500MW的光伏項目的設計施工經驗;十年之後,作為(wei) 中央企業(ye) 青年崗位能手的他,又開始了大沙漠的攻堅之旅,帶領團隊設計施工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他就是中建二局第九屆“十佳道德模範”暨攻堅榜樣、中建電力中建中環達拉特光伏項目的項目經理於(yu) 皓偉(wei) 。

  優(you) 化設計做光伏行業(ye) “領跑者”

  據了解,達拉特光伏發電項目位於(yu) 內(nei) 蒙古達拉特旗,是內(nei) 蒙古達拉特光伏發電領跑獎勵基地的二期項目,建成後與(yu) 一期基地連城一片,占地麵積約120萬(wan) 平方米,產(chan) 值6.2億(yi) 元,將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電站。

  作為(wei) 國家光伏發電領跑獎勵基地,該項目從(cong) 發電技術、施工技術都必須保持行業(ye) 領先水平。“從(cong) 項目設計開始就要優(you) 化,做到全國領先水平。”這是出身光伏設計領域的於(yu) 皓偉(wei) 在接到項目建設的任務後的第一個(ge) 念頭。

  於(yu) 是,從(cong) 發電組件的選擇設計上,於(yu) 皓偉(wei) 通過計算價(jia) 格和發電數據的對比分析說服了業(ye) 主,項目選用了國內(nei) 最先進的雙麵雙玻光伏板。傳(chuan) 統的光伏發電板隻有一麵能夠吸收太陽能進行轉化發電,而雙麵雙玻光伏板除了正麵發電,背麵也能吸收沙漠地麵反射的太陽光,同樣也能夠發電。

  太陽光與(yu) 光伏板角度垂直的時候發電效率最高,可是太陽每一天都在東(dong) 升西落,會(hui) 有180度的角度變化。如何讓太陽光和光伏板的角度保持盡可能垂直?這個(ge) 問題一直困擾著於(yu) 皓偉(wei) 。

  如果讓光伏板像向日葵一樣跟著太陽轉呢?於(yu) 皓偉(wei) 拋出了一個(ge) 大膽的想法。於(yu) 是,在光伏板的支架下麵安裝傳(chuan) 動軸,計算好太陽光的角度和運動時間軌跡,設定自動程序控製傳(chuan) 動軸,讓光伏板能夠“追著太陽走”。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光伏板向著東(dong) 邊,黃昏日落的時候,光伏板就向著西邊了,始終保持與(yu) 太陽光形成盡可能的垂直角度,保證最大的發電效率

  通過設計的優(you) 化,該項目的發電效率提高了20%左右,太陽能的轉化效率也高出了行業(ye) 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鏖戰沙漠做清潔能源“攻堅者”

  “於(yu) 總,剛才試挖的灌注樁又沒成孔,再不想辦法真的要影響進度了。”剛解決(jue) 完沙漠場平問題的於(yu) 皓偉(wei) 再一次眉頭緊鎖。

  他帶著團隊雖已南征北戰,卻還是第一次在沙漠中建電站——沙子,成了繞不開的難題。原來,安裝光伏發電板要先在地麵做支架,首先需要打好樁基,3米深的樁基孔洞如果在普通地麵施工輕而易舉(ju) ,可是在沙漠中,哪怕是挖個(ge) 0.3米深的孔洞都做不到,因為(wei) 旁邊的沙子會(hui) 塌流下來。

  “關(guan) 鍵是要先讓沙子固定成型,就不會(hui) 塌陷和流動。”於(yu) 皓偉(wei) 召集項目團隊連夜開會(hui) 討論,同時聯係專(zhuan) 家谘詢、查閱資料。一晚上過去了,可是卻沒有一個(ge) 可行的方案。於(yu) 皓偉(wei) 一臉疲憊,眼裏布滿了血絲(si) ,一個(ge) 人不知深淺的走向了那片剛做完場平的沙漠,走到一個(ge) 成孔失敗的點位前蹲了下來,一動不動的盯著地上的沙子。

  不知過了多久,他拿起手中帶著的礦泉水澆在臉上,讓自己清醒清醒,收拾好了準備回辦公室去。他剛抬腳走了兩(liang) 步就愣住了,腳下那塊被“洗臉水”澆過的沙子,固定成型了!。他欣喜若狂地跑回項目,喊了幾個(ge) 人拉著一車水就去沙漠做試驗了。

  當第一個(ge) 灌注樁打孔成功之後,他高興(xing) 的像個(ge) 小孩一樣蹦了起來。隨著一次次打孔、澆築成功,23256根灌注樁穩穩地立在沙漠之中,17萬(wan) 多塊光伏板安裝在支架之上,於(yu) 皓偉(wei) 欣慰的笑了。

  不去到沙漠之中親(qin) 身體(ti) 驗,根本不知道項目團隊在那荒無人煙的地方經曆過的困難。團隊剛進場時恰逢冬日,零下20多攝氏度的沙漠中,連個(ge) 小蟲子都見不到。夏日炎炎,太陽一曬,沙漠表麵的溫度瞬間就接近50度,連雞蛋都能煎熟。強烈的紫外線把項目員工都曬成了“沙漠黑”,手腕處有一道非常明顯的“膚色分割線”,讓安全帽帶在臉上的印痕格外突出。項目能夠順利建設,於(yu) 皓偉(wei) 和團隊一起攻堅克難、一起征服沙漠的付出和奮鬥就沒有白費。

  逆行而上做項目團隊“守護者”

  2月21日,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yan) 重的時候。為(wei) 了能讓項目準好前期準備工作,順利開工,於(yu) 皓偉(wei) 毅然隻身奔赴庫布齊沙漠,成為(wei) 項目團隊第一個(ge) 抵達“戰場”的人。

  一到場,他便著手采買(mai) 防疫物資,達拉特、包頭甚至是呼和浩特,他幾乎聯係了方圓200公裏以內(nei) 所有的生產(chan) 廠家,聯絡購買(mai) 消毒液、口罩等,為(wei) 後續到來的項目團隊做好“健康保障”。

  項目專(zhuan) 業(ye) 分包隊伍多,勞務工人流動性大,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使得人員管理的問題難上加難。於(yu) 皓偉(wei) 研究製定出一套“軍(jun) 事化封閉管理”方案:“出入必備通行證,層層檢測關(guan) 關(guan) 查;隻認證來不認人,嚴(yan) 格管控進與(yu) 出”。

  每天清晨六點,於(yu) 皓偉(wei) 準時到崗,“帶頭幹、親(qin) 自上”,帶著疫情防控小組的成員進行廠區消毒、逐一排查人員活動軌跡、測溫登記。最多的一天,他們(men) 逐一排查了項目上近一千四百名農(nong) 民工的身體(ti) 情況和活動軌跡,項目無一感染或疑似病例,項目建設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

  項目地處距離最近的城區有70多公裏的沙漠之中,快遞都不通暢,沒有娛樂(le) 活動,隻有一望無際的漫天黃沙。於(yu) 皓偉(wei) 這個(ge) 年僅(jin) 32歲的“帶頭人”還要做好“守護者”,帶著團隊成員在營地種起了小麥,為(wei) 生活增添一點“綠色生機”;他購置了一架小型無人機,帶著大家一起拍攝沙漠風光,增加生活的樂(le) 趣。

  十年磨一劍,從(cong) 項目設計到施工建設,於(yu) 皓偉(wei) 在光伏發電行業(ye) 綻放自己的青春,一路攻堅克難,因為(wei) 他始終不忘初心使命,立誌將清潔能源點亮萬(wan) 家燈火。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