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湖南發展加速度 “湘”當有力
【中部崛起勢正勁·湖南篇】“數說”湖南發展加速度 “湘”當有力
央視網消息: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瀟湘大地,風華正茂。
湖廣熟,天下足。雜交水稻從(cong) 這裏的實驗田走向全國,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從(cong) 一家家製造企業(ye) 到一個(ge) 個(ge) 工業(ye) 園區,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先進製造業(ye) 嘹亮的號角已吹響。
三湘大地上高質量發展故事持續書(shu) 寫(xie) ,打造新高地,擘畫新藍圖,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湖南新篇章。
經濟運行穩中有升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堅決(jue) 打好三大攻堅戰,繼續推進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9年,湖南地區生產(chan) 總值接近4萬(wan) 億(yi) 元,達39752.12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6%,符合7.5%—8%的預期目標。
圖1:2015—2019年湖南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經濟發展更趨協調
近年來,湖南從(cong) 農(nong) 業(ye) 大省走向新興(xing) 工業(ye) 大省,全省產(chan) 業(ye) 結構由典型的農(nong) 業(ye) 經濟逐步發展為(wei) 以農(nong) 業(ye) 為(wei) 基礎,第二、三產(chan) 業(ye) 共同帶動經濟發展的格局,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從(cong) “一三二”到“三二一”的轉變。
圖2:2014—2018年湖南省三次產(chan) 業(ye) 增加值
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
隨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持續實施和開放水平的全麵提升,湖南外向型經濟呈現出生機勃勃、碩果累累的景象。有著堅實基礎和巨大潛力的湖南外貿前景更好,內(nei) 陸湖南“開放崛起”可期。
2019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4千億(yi) 元,達4342.19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262.69億(yi) 元,同比增長41.2%。其中,進口總額1266.07億(yi) 元,增長20.4%;出口總額3076.12億(yi) 元,增長51.9%。
圖3:2015—2019年湖南省進出口商品總值
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給側(ce) 結構調整加快
近年來,湖南著力推進現代化農(nong) 業(ye) “百千萬(wan) ”工程,全麵推進高檔優(you) 質稻產(chan) 業(ye) 化開發,積極開展果菜茶綠色高質高效示範創建,農(nong) 業(ye) 發展質量穩定提升。
2019年,全省大力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按照穩糧食、強特色、優(you) 結構、拓功能的發展思路,通過調精調優(you) 種植結構帶動了糧食產(chan) 品質量和種糧效益的提升,全省主要經濟作物生產(chan) 繼續保持向好增長。農(nong) 林牧漁業(ye) 增加值增長3.5%。糧食總產(chan) 量2974.8萬(wan) 噸,下降1.6%;蔬菜及食用菌產(chan) 量增長3.9%,油料產(chan) 量增長2%。
展望“十四五”的湖南,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推動農(nong) 業(ye) 規模發展、綠色發展、高效發展,將豐(feng) 富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形成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實在在地給農(nong) 民帶來“金色”未來。
圖4:2019年湖南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情況
森林質量提升紮實推進
水清了,天藍了,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ti) ,湖南省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擦亮綠水青山的生態底色。
2019年全省共完成森林撫育709萬(wan) 畝(mu) ,占700萬(wan) 畝(mu) 計劃任務的101.3%;完成退化林修複321萬(wan) 畝(mu) ,占320萬(wan) 畝(mu) 計劃任務的100.3%。
圖5:2017—2019年湖南省造林完成情況
專(zhuan) 利布局為(wei) 創新“加油”
雜交稻畝(mu) 產(chan) 創新高,“海水稻”研發震驚世界,“鯤龍”深海采礦寫(xie) 新篇,“海牛”鑽探世界一流,長沙磁浮亮相國家博物館……近年來,“創新”成為(wei) 湖南最熱的“硬核”詞匯。
自主創新的種子在三湘大地開花結果,科技發展日新月異。2019年,專(zhuan) 利申請量106113件,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發明專(zhuan) 利申請量39104件,增長10.4%。專(zhuan) 利授權量54685件,增長11.7%。其中,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8479件,增長2.6%。工礦企業(ye) 、大專(zhuan) 院校和科研單位專(zhuan) 利申請量分別為(wei) 56251件、19157件和963件,專(zhuan) 利授權量分別為(wei) 30344件、9142件和577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9472.9億(yi) 元,增長14.3%。
圖6:2015—2019年湖南省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授權量
向北,融入長江經濟帶;往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地處“一帶一部”的湖南,從(cong) 更高站位、更寬視角謀劃和推動發展。長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湘南湘西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示範區……各大板塊優(you) 勢互補、協同發展,邁上新台階。
“時”與(yu) “勢”已聚集,奮勇爭(zheng) 先、力爭(zheng) 上遊,湖南在推動中部崛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優(you) 勢、有條件,更有信心、有行動、有作為(wei) ,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彰顯新擔當。(圖文:弟辰晨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