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學習對不上,取水對不上,治汙還對不上

童克難 發布時間:2020-09-23 14:30: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2019年6月出台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這家公司為(wei) 何在2019年5月就已經開始學習(xi) ?”在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某四川企業(ye) ,督察人員發現了其提供材料中存在的問題。

  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至四川省現場檢查期間,憑借豐(feng) 富的工作經驗和對細節的敏銳觀察,發現企業(ye) 提供的匯報材料多處造假,生產(chan) 和治汙環節涉嫌違法。

  仔細對照時間節點:企業(ye) 多處造假“現出原形”

  “公司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19年-2020年組織開展了9期環保培訓,學習(xi) 了應該怎樣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培訓主要人員為(wei) 公司班子成員和中層管理人員。”這家企業(ye) 在與(yu) 督察組交流時表示。

  學習(xi) 培訓次數並不算少,督察組卻在企業(ye) 提供的材料裏發現了問題,這就出現了本文開頭提到的一幕。

  “2019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的《工作規定》,對於(yu) 做督察工作的人來說,記得非常清楚。時間對不上,說明提供的材料可能存在造假問題。”督察組工作人員對企業(ye) 的情況首先進行了判斷。

  現場檢查,也從(cong) 辨別材料的真偽(wei) 開始。

  “13次召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guan) 會(hui) 議的紀要,簽字一模一樣。”

  “2月的會(hui) 議紀要,最後的落款時間是1月。”

  “電腦中原始材料的最終修改日期是2020年7月到9月之間。”

  現場檢查過程中,督察組工作人員不時交流著發現的新線索。

  在大量事實逐漸清楚的情況下,企業(ye) 終於(yu) 承認:2019年-2020年,公司隻組織了一次關(guan) 於(yu) 環保方麵的學習(xi) 。

  學習(xi) 材料造假,其他材料是否也有問題?

  “要仔細核對並檢查企業(ye) 的危廢處置情況,廢礦物油的去向一定要弄清楚。”在了解了其生產(chan) 工藝和汙染排放的情況之後,督察組負責人要求馬上成立臨(lin) 時調查小組,並調集負責其他區域的督察人員趕赴企業(ye) 。

  這一次,督察組又找準了方向。

  “之前對《危廢管理辦法》學習(xi) 不夠,2017年、2018年的危廢延遲到了2019年清運。”在交流中,企業(ye) 負責人這樣解釋。

  “危廢的台賬字跡還能用手擦拭,顯然時間還不太久。”“2018年到2019年與(yu) 你公司簽訂危廢處置協議的單位已經注銷,這是怎麽(me) 回事?”通過督察組與(yu) 當地生態環境部門核實信息以及現場檢查,企業(ye) 不得不再次承認,其2018年、2019年危廢管理台賬為(wei) 2020年8月底補填,提供給督察組的2018年至2019年危廢處置協議為(wei) 虛假協議。

  據企業(ye) 介紹,2017年以前,企業(ye) 每年產(chan) 生危險廢物廢礦物油約0.3噸,部分用於(yu) 潤滑回用,部分以75元/100千克的價(jia) 格出售給了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個(ge) 體(ti) 戶。

  不放過任何一個(ge) 細節:前後說法不符,涉嫌違規取水

  “企業(ye) 有沒有補充水?補充用水從(cong) 哪裏來?有沒有獲得取水許可?”交流匯報會(hui) 的最後,督察人員再次向企業(ye) 發問。

  在此之前,企業(ye) 負責人介紹情況時表示,其生產(chan) 用水經循環水池循環後重複利用,廢水不外排。

  最後一個(ge) 看似不經意的問題,實際上是另有深意。“如果企業(ye) 生產(chan) 用水成本較低,其循環用水的驅動就不大,就可能存在廢水外排的現象。”督察人員解釋說。

  先從(cong) 用水情況查起。

  按照企業(ye) 提供的材料,這家公司2008年投產(chan) 後與(yu) 某河道管理機構(企業(ye) 取水井距該河約200米)簽訂用水合同,2016年以前取水和棄水費為(wei) 1.2萬(wan) 元/年,2016年之後調整為(wei) 1.4萬(wan) 元/年。

  雖然簽訂了相關(guan) 合同,但企業(ye) 也承認其在2020年前沒有安裝水表,2020年7月起開始辦理取水許可等相關(guan) 手續。

  到底有沒有汙水外排?督察組開始就企業(ye) 生產(chan) 和排放情況進行檢查。

  “過來看一下這個(ge) 外排口。”在廠區一側(ce) ,督察組的一名工作人員招呼同事進行拍照取證。

  在現場督察組發現,這個(ge) 名稱為(wei) “汙水排放口”的排口,其標誌牌寫(xie) 明的汙染物為(wei) “汙水”。排口一直有不明廢水向廠區外的河道內(nei) 排放。

  “咱們(men) 一起把井蓋打開,找一根長竹竿來。”距離外排口不遠的溢流井,再次引起了督察人員的注意。

  “有40公分深的淤泥,這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的,是怎麽(me) 回事?還有沒有別的溢流井?”一邊打開井蓋,將長竹竿伸向井底,用手搓拭粘在竿頭的泥漿,督察人員一邊對企業(ye) 相關(guan) 工作人員說。

  在企業(ye) 負責人的帶領下,督察人員又現場檢查了其他兩(liang) 處溢流井,均發現了相似的情況。

  “督察組來我公司檢查時,我公司介紹廢水不外排的情況不屬實。”企業(ye) 最終承認,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沉降沉澱循環池沒有及時清理,沉澱池容量不足,造成了部分廢水直接外排總排口。

  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企業(ye) 在2017年對沉澱池進行了改造,2019年對生產(chan) 車間循環水路進行改造,目前循環水池無廢水外排,但在清理磨具和衝(chong) 刷車間場地時產(chan) 生的磨漿水通過總排口外排。

  再次現場核實檢查:一腳下去全是灰,治理設施形同虛設

  “明天再派兩(liang) 名同誌,去企業(ye) 現場核實檢查相關(guan) 情況。” 在企業(ye) 現場工作7個(ge) 小時之後,督察組決(jue) 定暫回駐地,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梳理,並臨(lin) 時調整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從(cong) 生產(chan) 工藝來看,這家企業(ye) 在破碎、篩分、澆築等工藝環節都可能有廢氣排放。除了廢水和危廢,廢氣有沒有問題?第二天的現場檢查,廢氣治理成為(wei) 督察組關(guan) 注的重點。

  “一腳下去全是灰塵。”這是督察組在企業(ye) 生產(chan) 車間檢查時最深的感受。

  每一個(ge) 工藝都仔細詢問,每一個(ge) 環節都認真檢查,在回收及廢砂回收破碎車間,督察組首先發現了問題。

  “粉塵產(chan) 生點設置半密閉罩,收集後再經袋式除塵器除塵後由排氣筒排放,但是排氣口明顯不符合要求。”在現場,督察人員發現其排氣筒根本沒有伸出廠房之外,高度與(yu) 除塵器的高度基本持平。

  “對照企業(ye) 2019年12月編製的《環境影響後評價(jia) 》,其要求是排氣筒的高度是15米,但這個(ge) 排氣筒隻有5米左右。”督察人員表示。

  之後,督察組又現場檢查了企業(ye) 其他生產(chan) 車間和治理設置,發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從(cong) 現場檢查情況來看,企業(ye) 的收塵設施可以用“形同虛設”來形容。那檢測數據結果又怎樣呢?

  現場檢查之後,督察組又調閱了企業(ye) 的檢測報告。資料顯示,企業(ye) 共有8個(ge) 廢氣排放口,但隻對兩(liang) 個(ge) 電爐廢氣排口進行委托檢測。

  “我們(men) 了解到,企業(ye) 廢氣、廢水等所有汙染治理設施均無專(zhuan) 業(ye) 人員運維,這也是設備效果差的一個(ge) 原因。”督察人員表示,對於(yu) 發現的問題線索,督察組將交予地方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