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內蒙古走出能耗困境需加快轉型步伐

劉秀鳳 發布時間:2020-09-23 14:26: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因為(wei) 節能工作存在嚴(yan) 重問題,內(nei) 蒙古自治區節能主管部門日前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約談。內(nei) 蒙古經濟總量僅(jin) 占全國的1.7%,但消耗了全國5.2%的能源。能源消費總量大幅增長,能源結構調整緩慢,能源資源豐(feng) 富的內(nei) 蒙古,正在為(wei) “能”所困。

  內(nei) 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產(chan) 煤地區,煤炭消耗量同樣驚人,煤炭在內(nei) 蒙古的經濟發展中占據了舉(ju) 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為(wei) 385723萬(wan) 噸標準煤,而同年內(nei) 蒙古全區的煤炭消費量達到38595萬(wan) 噸標準煤,約占全國的1/10。在內(nei) 蒙古的產(chan) 業(ye) 結構中,煤電、煤化工等都是煤炭消耗大戶。

  高耗能產(chan) 業(ye) 比例過大,是內(nei) 蒙古節能工作形勢嚴(yan) 峻的重要原因。2018年,內(nei) 蒙古全區規模以上工業(ye) 綜合能源消費量18727萬(wan) 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電力、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等在內(nei) 的七大高耗能產(chan) 業(ye) 占全區綜合能源消費量的95.5%。分地區來看,位居前兩(liang) 位的鄂爾多斯市和包頭市能源消費量共占全區總消費量的74.5%,其能源消費量分別為(wei) 5394萬(wan) 噸標準煤和3196萬(wan) 噸標準煤。煤化工、鋼鐵、稀土、煤電等高耗能產(chan) 業(ye) 在這兩(liang) 個(ge) 城市占據了舉(ju) 足輕重的地位。

  彼時因煤而興(xing) ,此時因煤而困。依托煤炭資源發展起來的產(chan) 業(ye) 經濟,如今給內(nei) 蒙古的節能工作帶來巨大壓力。根據要求,“十三五”期間,內(nei) 蒙古要實現能耗強度降低14%的目標,能耗增量控製目標為(wei) 3570萬(wan) 噸標準煤。但實際上,在“十三五”前4年,能耗強度累計上升9.5%,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較2015年增長6562萬(wan) 噸標準煤,已達到“十三五”增量目標的184%。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和多數地區能源消費負增長的情況下,內(nei) 蒙古能源消費同比增長6.3%,能耗強度同比上升10.56%,要想實現“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形勢十分嚴(yan) 峻。

  雖然非煤產(chan) 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發展勢頭良好,但以初級產(chan) 品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仍是當前內(nei) 蒙古工業(ye) 發展的主導,產(chan) 業(ye) 鏈短、主要產(chan) 品附加值低、一煤獨大的局麵仍未改變,工業(ye) 增長對能源工業(ye) 的依賴程度仍然較高。內(nei) 蒙古的問題,在不少資源依賴型地區同樣存在。

  直麵問題、高度警醒、深刻反思、有所做為(wei) ,此次約談對內(nei) 蒙古節能主管部門提出了明確要求。要走出能源消費困境,內(nei) 蒙古必須調整和改變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的思路和重點,減輕對能源的依賴,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子。一方麵,下決(jue) 心壓縮傳(chuan) 統重化工業(ye) 等高耗能產(chan) 業(ye) ,淘汰落後、過剩的產(chan) 能;另一方麵,壯大以裝備製造為(wei) 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ye) 和以新能源、新材料為(wei) 主的戰略性新興(xing) 工業(ye) ,培育增長新引擎。轉變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需要相應轉變金融、投資、財政、土地等政策的扶持方向和重點,使其切實向非資源型產(chan) 業(ye) 轉移。地域遼闊、能源豐(feng) 富是內(nei) 蒙古的優(you) 勢,但不能因此忽視對能耗問題的管控,更不能為(wei) 了招商引資而降低標準。

  控製增量、減少存量,不僅(jin) 要借助科技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要積極發揮市場機製的調節作用和經濟政策的引導作用。去年12月,《內(nei) 蒙古自治區新建高耗能項目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對高耗能行業(ye)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wan) 噸及以上標準煤的新建及改擴建項目實行用能指標管理,項目辦理節能審查時,須通過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獲取項目用能指標。這一文件的發布有助於(yu) 借助市場化手段,調動企業(ye) 節能積極性,抑製高耗能產(chan) 業(ye) 的過快增長。

  其實,除了煤炭,內(nei) 蒙古的風能、光能資源同樣豐(feng) 富,但因為(wei) 外送通道、儲(chu) 能、電力調峰等問題,前幾年棄風、棄光問題嚴(yan) 重。如何將清潔能源切實利用起來,增加就地利用比例,提高能源結構中的非化石能源比重,也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能耗問題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解決(jue) 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將工作做在平時、抓細抓實。“十三五”即將收官,內(nei) 蒙古完成能耗雙控目標任務更需要科學謀劃、對症施策,而不能病急亂(luan) 投醫,甚至粗暴地搞“一刀切”。尤其隨著天氣轉涼,北方供暖季即將來臨(lin) ,保障居民供暖需求是硬杠杠,決(jue) 不能為(wei) 了“數據達標”而損害群眾(zhong) 利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